第二部分 用對方法做對事,實現工作高效能2-2(3 / 3)

而其他的50分鍾,你是不是什麼事情也不幹,隻是眼睛瞪得大大的,一味望著複印機發呆。而時間就是這樣悄無聲息地流逝了,你就白白將這寶貴的50分鍾給浪費了。一天有多少個50分鍾?你的人生有多少個50分鍾可以讓你揮灑?其實,你隻要留心一下,就可以讓這一段空當時間得到利用。你可以在這50分鍾內看看文件,搜集、整理一下資料,或者打打電話聯係有關的客戶。

也許你會覺得,節約時間到如此挖空心思的地步實在太累人了。但是比起白白浪費時間,無法在上班時間內做完工作,你覺得哪個劃算點呢?其實為了提高日常工作的效率,統籌安排多項工作並進是很重要的。國內外的成功人士在利用和支配時間上常常運用“雙管齊下”法,巨大成就的產生往往緣於靈活運用有限的時間。因此,不妨在工作中學會使用“雙管齊下法”,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每一項工作。

林和憶起自己的中學生活,他認為當時的課業安排就是一個統籌策略的好例子。林和關於“雙管齊下法”,這裏有一個很好的實例。他曾在國內一家知名的中學就讀,這所學校素以音樂聞名,每年全國高中音樂比賽都名列前三名。高中三年裏,喜愛音樂的他也一直是混聲合唱團的成員之一。

合唱團練習的時間是每天下午三點到六點,天天如此,即使到了高三,高考迫在眉睫的時候也沒有間斷過,每到全國合唱比賽之前辛苦練唱到七點的情形,林和至今仍然記憶猶新。

大家可能會有疑問,這樣練習不會耽誤功課嗎?然而在合唱團指導老師獨特訓練法的引導下,參加合唱團的學生的成績並沒有因此而下滑。因為在每次訓練前,指導老師都會提醒他們在練唱時務必記得把功課帶過來。

由於是混聲合唱,所以練唱有一起合音的時候,也有部分練習的時候。合唱分三部,所以其中唱一部的同學練習時,唱其他兩部的同學就可以休息,他們就利用休息的時間看書,做功課。

在這個時間段內,既可以寫作業,也可以準備考試。如果連續練唱三小時的話,嗓子一定會啞,所以間斷地休息是非常合理的。就算是讀書三小時,其間也是需要休息的,因為人的精力有限,完全不休息的話,效果肯定會打折扣。因此,在同一時間內,讓音樂與讀書並進,一點兒痛苦也沒有。甚至,就讀書的立場而言,音樂還可調節心情。這樣的讀書效果,比起三小時死釘在書桌前念書的效果,絲毫不遜色。

也許最好的合唱練習法是當某一部在練唱時其他幾部也應該專心聽才對,但至少就效果而言,音樂與讀書並進術的成功,是絕對可以確認的。

如果不把功課帶到練習場所,高三的同學恐怕都會因為擔心功課而坐立不安,無法進入狀態進行練習。而指導老師的安排卻使同學們能兩者兼顧。從當時的經驗裏,可以深深體會到同時處理一件以上的事情,也就是“雙管齊下法”的可行性與重要性。

例如有一天,部門主管讓你起草一份報告,並要求你一天時間內完成。其中查閱資料需要2小時;找3個人了解情況共需2小時,事前各需準備1小時;找兩個人統計數據各需3小時;草擬報告需4小時左右。接到這項任務後,你不停埋怨:2+2+1+1+3+3+4=16(小時),而一天的工作時間才8小時。

怎麼可能做得完?主管不是不會運算,就是故意為難你。

其實你的想法錯了,你上司的用意就是想考考你,看你的工作效率是否高。如果你是一名善於利用“雙管齊下法”統籌安排工作的人,達到目的就不是難事。

最合適的操作方法是:

1.上班後通知有關人統計數據,同時通知要向其了解情況的人做好準備。

2.用兩小時查閱資料。

3.找被訪者了解情況。

4.中午之前將上報的統計數據進行審查,若發現缺漏,再行補充。

5.利用下午時間草擬報告。

具體安排如下圖所示:

本章要義

1.剝洋蔥法:將目標層層分解,逐步接近終極目標。

2.PDCA循環法:計劃、執行、檢查、修正再執行。

3.OEC管理法:日事日畢,日清日高。

4.一頁備忘錄:請將你的報告核心內容精簡為一頁。

5.決策:合適、認可、可行、持久。

6.提升組織活力:點一把柴火,或者放一條鯰魚。但火候要恰當,且並非總是“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7.有效溝通:讓組織溝通層麵透明化,非決策者的意見不可輕視。

8.時間統籌:合理安排時間,雙管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