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你不可不知的職場工作細節3
學會換位思考
?經典提示:
在辦公室中與同事相處,要學會換位思考。凡是自己的言行與同事的利益相關,付諸實踐前應認真思考一下,你的言行是否構成對同事利益的侵害?如果你自己都接受不了,是絕對不能強加給別人的。
小政原來工作的那家公司不算小,部門分得也很細。他們屬於業務部門,是公司裏最前線的部門,因為在最前線,所以就對後勤輔助部門不是很在意。有一次,後勤來修電話,小政桌上的內線電話總是有點小毛病,動不動撥不出去。師傅修了半天,總算給修好了。小政那天挺忙,心情也不是特別好,對師傅有點冷淡,但師傅倒沒表現出不高興。過了一星期,小政正好有事到後勤部門去領東西,又是那位師傅在,小政說她要領什麼什麼,領完就急著走了。過了很久,突然有一天上司找她談話,問她為什麼上班時間打信息台電話。她當時就愣了,因為她是在中午大家都不在的時候打的,而且僅僅打過一次,怎麼就被領導知道了呢?領導出示了後勤部門對內線電話的記錄!小政這才明白,原來是那位師傅舉報的!
小政被批評了不算,當月還被扣了獎金。後來,有人拐彎抹角地告訴她,那位師傅曾跟別人說起過,說業務部門的小丫頭們傲得不得了,你給她幹半天活,她連理你都不理,要說是忙也就算了,可是求你辦事,一樣不買賬。這種人,還不教訓教訓她!
小政之所以無意中得罪了那位師傅,根本原因是她沒有表示對他勞動的尊重,忽略了他人的內心感受。
在辦公室中與同事相處,要學會換位思考。凡是自己的言行與同事的利益相關,付諸實踐前應認真思考一下,你的言行是否構成對同事利益的侵害?如果你自己都接受不了,是絕對不能強加給別人的。
反過來說,有利有益的事情,也要讓同事分享,這是同事間相處的較高禮儀要求,做到了這一點就達到了較高的思想境界。
在施予別人恩惠時,不要在心理上產生驕傲感。如果別人接受了你的恩惠,你產生了自滿之心,即使未說出口,而心中暗想:“你現在能那麼得意,都是我的功勞,如果不是我幫助你,你哪有現在的地位。”自然而然,你就會對同事的態度開始傲慢起來。同事也會暗想:“雖然他的提案不錯,但如果不是我極力向上級推薦,怎麼會采用?”於是這個同事也逐漸忘卻了提案為他帶來的好處,而疏遠了你。
不管什麼情形,我們不應將幫助別人的事牢記在心,最好把它忘掉。若能很快地忘掉自己曾經施予別人的幫助,仍然很認真做事的人,其人品足以感動他人,也將令人難以忘懷。
一個人最大的毛病,莫過於隻知有己,不知有人,處處都不肯為別人著想,一舉一動都招致別人的反感。這樣的人,成功肯定不會降臨到他身上,他的人際關係也會非常的糟糕,沒有一個人會對他滿意。
然而許多人總是關懷自己的時候多,關懷他人的時候少。尤其是在得意忘形的時候,隻知道海闊天空地吹噓自己,而忘記他人。就算心目中還有他人存在,但一心想抬高自己,麵孔上總不免有些傲態,別人看見了,以為你在向他示威,心裏就要產生一種反感。更壞的是別人感覺不如你,從而妒忌你,那你就要大大地吃虧了。
一個人不應該隻顧自己,必須處處都為他人著想,最好把別人也當作你自己一樣看待。這樣,別人一定都樂於和你親近。
與別人相處最忌諱的就是私心太重,一個人如果時時刻刻隻關心自己,對他人的事情不聞不問,那麼這個人肯定不會受大家歡迎的。例如,單位裏發物品、領獎金等,你先知道了,或者已經領了,一聲不響地坐在那裏,像沒事似的,不向大家通報一下,有些東西可以代領的,也從不幫人領一下。這樣幾次下來,別人自然會有想法,覺得你不太合群,缺乏共同意識和協作精神。以後他們有事先知道了,或有東西先領了,也就有可能不告訴你。如此下去,彼此的關係就不會和諧了。因此,你一定記住,把自己融入到大家中,把別人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
如果你已經走完了人生的一大半,卻沒有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係的話,你不要認為一切都不可改變。你應該采取明確的步驟去解決這一問題。隻要你願意為此付出努力,你完全可以改變自己,成為一個受人喜愛、受人尊敬的人。或許可以用下麵這句話來讓我們共同警醒:一個人的最大悲劇是用一生的時間來為自己的過錯掩飾和開脫。我們本來是做錯了,卻為它辯護,文過飾非,死不認賬,死不改悔。就像一台電唱機上放置了一張有缺陷的唱片,當電唱機的指針陷入唱片的凹槽時,它會反複播放同一音調。你必須把指針從唱片的凹槽中拿出,這樣,你就不會再聽到不和諧的音調,而會聽到旋律優美的歌曲。不要再浪費時間去為你在人際關係方麵的失誤作辯解,而要把這些時間用於多為別人著想,去贏得同事的友誼上。
?自檢:
請認真思考後回答以下問題:
1、你是否總是認為自己的同事有很多事情做得和你的想法不一致,甚至有嚴重分歧?
2、麵對不同的意見,你是否總想讓別人服從你的決定?
3、當同事對你的意見表示否定時,你有何感想?
4、你是否經常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替別人著想?你打算以後該怎樣做?
盡快記住他人的名字
?經典提示:
心理學家發現,當許多人坐在一起討論某個問題時,如果在你發言中提到了多個同事的名字及他們說過的話時,那麼,被提到的那幾個同事就會對你的發言重視一些,也容易接受一些。為什麼一個稱呼會引起這麼大魔力呢?那就是“被重視”這個因素在起作用。我們應該從記住別人的姓名做起,重視身邊的每一個人,才能得到其他人的重視和尊重。
安德魯?卡內基被稱為“鋼鐵大王”,但他自己對鋼鐵的製造懂得很少。他手下有好幾百個人,都比他了解鋼鐵。
但是他知道怎樣做人處世,這就是他發大財的原因。他小時候,就表現出超常的組織才華和領導天才。當他十歲的時候,他發現人們對自己的姓名看得驚人的重要,而他利用這項發現,去贏得別人的合作。例如,他孩提時代在蘇格蘭的時候,有一次抓到一隻兔子,那是一隻母兔。他很快發現了一整窩小兔子,但沒有東西喂它們。可是他有一個很妙的想法。他對附近的孩子們說,如果他們找到足夠的苜蓿和蒲公英,喂飽那些兔子,他就以他們的名字來替那些兔子命名。
這個方法靈驗了,卡內基一直忘不了。
好幾年之後,他在商業界利用這個同樣的方法,賺了好幾百萬元。例如,他希望把鋼鐵軌道賣給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而艾格?湯姆森正擔任該公司的董事長。因此,安德魯?卡內基在匹茲堡建立了一座巨大的鋼鐵工廠,取名為“艾格?湯姆森鋼鐵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