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 之 葉2

第5節 放飛想像: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包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社會的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

想像,是人腦在改造記憶表象基礎上創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也是以往經驗中已經形成的形象的暫時聯係和重新組合的過程。心理學家根據想像內容的新穎性、獨創性不同,把想像分為再造想像和創造想像。所謂再造想像,就是一個人依據一定的描寫說明、圖案等在頭腦中形成有關事物形象的過程。創造想像則是一個人按照自己的創意形成某種獨創性形象的過程。二者都是人類智能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包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社會的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黑格爾也斷言:“如果談到本領,最傑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像。”

納克?昌德是印度一個公路巡查工,這是一個很低下的工作。他負責管理的一條公路附近有一個占地兩英畝的垃圾場,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這個垃圾場漸漸成了一座肮髒不堪的垃圾山。

如何改變這座垃圾山呢?他苦思冥想,但總沒有好的辦法。有一天,他忽然想到:“人人都希望有個漂亮的地方,但像我這個兩手空空的普通人,又能搞個什麼名堂呢?可是我有愛美的天性,愛創造點美的東西,就讓我在人們棄之不要的東西中創造我的美夢吧!”

他說幹就幹,不怕別人說他異想天開,開始在這個垃圾場中建造花園。他認為這個垃圾場完全具有建成一個理想的岩石花園的先天條件。在這塊七高八低的垃圾場地下,有一股注入蘇卡納湖的暗流。地上的小股水流朝著一個方向彙成一條小溪。他就用碎玻璃、陶瓷片及五顏六色的鵝卵石和石塊為原料,拚成鑲嵌的圖案把這塊地方打扮起來。

建造的這座花園包括了許多層次,按照古希臘廳堂的式樣建成的拱廊和彎曲的通道縱橫交錯,每拐一個彎就迎麵給人一種新奇的感覺。巧妙的構思和完美布局,使這些無生命的石塊仿佛充滿了活力,凡參觀過這個垃圾場花園的人,無不驚歎。他一下子就出名了,從一名最普通的公路工,搖身一變而成為一名推銷商,經常應邀到外國去舉辦廢品藝術展覽。

正是納克?昌德的“異想天開”才成就了他一生的事業。

有人說,如果把知識比作空氣,那麼智慧是雄鷹,想像力就是雄鷹飛翔的翅膀。沒有翅膀,雄鷹難以淩空飛翔。同樣地,沒有想像,偉大的智慧之神也無法翱翔。狄德羅說過:“想像是一種特質,沒有它,一個人既不能成為詩人,也不能成為哲學家,自然就不是一個機智的、有理性的生物,也就不成其為人。”

沒有想像力,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充滿智慧的人,自古智者都具有豐富的想像力。

想像力豐富的人,對於同一問題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從多方麵去思考。一個缺乏豐富想像力的人,他的思想內容是貧乏、平淡無奇的,往往隻能從單一的方麵去展開想像,也隻能喚起極少的表象。

想像力的豐富程度取決於思想表象的儲備。一個人的思想表象儲備得越多,他的想像就越豐富;反之,一個人的表象儲備得越少,則他的想像就越貧乏。因此,要成為一個真正的成功者,就必須具有豐富的想像,也就是要充分利用各種感知,以便獲得視覺、聽覺、味覺、觸覺的表象。

許多人在想像某一事物時,往往能夠如見其形,如聞其聲,曆曆在目,這就是所謂想像的生動性。想像的生動性是與表象直覺性直接相聯係的。比如,一個視覺表象直覺性突出的人,就好像在內心或頭腦裏“看到了”某種事物;一個聽覺表象直覺性突出的人,就好像在內心或頭腦裏“聽到了”某種聲音;其他如嗅覺表象、味覺表象、觸覺表象,等等,都是如此。總之,表象的直覺性越突出,則想像越生動和鮮明。

法國作家福樓拜說,當他描寫包法利夫人自殺時,就曾生動地感覺到了自己口中砒霜的味道。世界大文豪托爾斯泰的想像生動性更是發展到了極致,以至於他有時會把過去經曆的事情和想像的東西混淆起來。俄國著名作家岡察洛夫說:“小說中的人物常常使我不能安靜,他們緊緊跟著我。我聽到談話的片斷,常常認為這不是自己想像出來的,而就發生在身邊。”

其實,並非作家和藝術家如此,對於每個渴望獲得成功的人,保持一定的想像空間就能夠擁有更多的機會,能夠對未來充滿信心。許多成功人士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想像力很豐富。房地產巨富克尼?法基先生的說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對自己有信心是獲得成功的源泉,但我所有的信心都來自我的想像力。很小的時候,我就對自己的未來產生了美好的想像,它一直鼓勵我不斷前進。”

從現在開始,請放飛你的想像吧!它將會帶你到更加成功的領域中去。

閱讀思考題 

1你認為想像力和知識哪個更重要?

2請分析想像力與知識之間的關係。

第6節 打破常規:感受金燦燦的豐收韻味

常規是我們解決問題的一般性思維,它能憑經驗輕車熟路地完成一些工作,解決平常的一些問題,但是超常的思維會讓我們做得別開生麵,教我們創造和發明,教我們從容地麵對困難,欣然地麵對未來。 

打破常規,實際上就是要求我們有一種創新思維。創新就像一棵樹的成長,它分為三個階段:種子、孕育和結果。種子階段,指新創意、新構思的形成;孕育指種子從周圍環境吸收養分,如陽光,空氣和水等促進生長,它依靠種子內在的動力和外部的環境相結合,達到自然的生長,最後長成大樹即成果。所以如果你想感受金燦燦的豐收韻味就打破常規,發揮你的創新思維吧!

在一般情況下,人們總是慣用常規的思考方式,因為它可以使我們在思考同類或相似問題的時候,能省去許多摸索和試探的步驟,能不走或少走彎路,從而可以縮短思考的時間,減少精力的消耗,又可以提高思考的質量和成功率。但是,這樣的思維定式往往會起一種妨礙和束縛的作用,它會使人陷在舊的思維模式的無形框框中,難以進行新的探索和嚐試。因此。我們應當敢於打破常規的想法,擺脫束縛思維的固有模式。

拿破侖在滑鐵盧戰役失敗之後,被終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他在島上過著十分艱苦而無聊的生活。後來,拿破侖的一位密友聽說此事,通過秘密方式贈給他一件珍貴的禮物——一副象棋。這是用象牙和軟玉製成的國際象棋。拿破侖對這副精製而珍貴的象棋愛不釋手,後來就一個人默默地下起象棋來,從而解除了被流放的孤獨和寂寞。這位有名的囚犯在島上用那副象棋不厭其煩地打發著時光,最終慢慢地死去。

拿破侖死後,那副象棋多次以高價轉手拍賣。最後,象棋的所有者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發現,其中一個象棋的底部可以打開,當那人打開後,他驚呆了。裏麵竟密密麻麻地寫著如何從這個島上逃出的詳細計劃。隨後,便成為世界的一大新聞。可見,拿破侖沒有在玩樂中領悟到朋友的良苦用心。所以,他到死也沒有逃出聖赫勒拿島。這恐怕是拿破侖一生中最大的失敗。

拿破侖一生征戰南北心機算盡,幾乎要稱霸歐洲,用許多別人想不到的方法,征服了一個個國家,但是,他沒有想到最後竟然死在了常規思維上。如果,他用征戰的方法思考一下象棋解除寂寞之外的用意,很可能上帝會向他微笑。

常規是我們解決問題的一般性思維,它能憑經驗輕車熟路地完成一些工作,解決平常的一些問題,但是超常的思維會讓我們做得別開生麵,教我們創造和發明,教我們從容地麵對困難,欣然地麵對未來。

亨利?蘭德平日非常喜歡為女兒拍照,而每一次女兒都想立刻得到父親為她拍攝的照片。於是有一次他就告訴女兒,照片必須全部拍完,等底片卷回,從照相機裏拿下來後,再送到暗房用特殊的藥品顯影。而且,在副片完成之後,還要照射強光使之映在別的像紙上麵,同時必須再經過藥品處理,一張照片才告完成。他向女兒做說明的同時,內心卻問自己:“等等,難道沒有可能製造出‘同時顯影’的照相機嗎?”對攝影稍有常識的人,在聽了他的想法後都異口同聲地說:“哪兒會有可能。”並列舉一打以上的理由說:“簡直是一個異想天開的夢。”但他卻沒有因受此批評而退縮,最後,他終於不畏艱難地完成了“拍立得相機”。這種相機的作用完全依照女兒的希望,因而,蘭德企業就此誕生了。

亨利?福特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直到40歲,他的生意才獲得成功。他沒有受過多少正規的教育。在建立了他的事業王國之後,他把目光轉向了製造八缸引擎。他把設計人員召集到一起說:“先生們,我需要你們造一個八缸引擎。”這些聰明的、受過良好教育的工程師們深諳數學、物理、工程學,他們知道什麼是可做的、什麼是行不通的。他們以一種寬容的態度看著福特,好似在說:“讓我們遷就一下這位老人吧,怎麼說他都是老板。”他們非常耐心地向福特解釋說八缸引擎從經濟方麵考慮是多麼不合適,並解釋了為什麼不合適。福特並不聽取,隻是一味強調:“先生們,我必須擁有八缸引擎,請你們造一個。”

工程師們心不在焉地幹了一段時間後向福特彙報:“我們越來越覺得造八缸引擎是不可能的事。”然而,福特先生可不是輕易就能被說服的人,他堅持說:“先生們,我必須有一個八缸引擎,讓我們加快速度去做吧。”於是,工程師們再次行動了。這次,他們比以前工作得努力一些了,也投入了更多的時間和資金。但他們對福特的彙報與上次一樣:“先生,八缸引擎的製造完全不可能。”

然而對於福特,在這位用裝配線、每天5美元薪水、T型與A型改良了工業的人的字典裏,根本不存在“不可能”之說。亨利?福特炯炯有神地注視著大家說:“先生們,你們不了解,我必須有八缸引擎,你們要為我做一個,現在就做吧。”猜猜接下來如何?他們製造出了八缸引擎。

老觀念不一定對,新想法不一定錯,隻要打破常規,突破思維定式,你也會像蘭德、福特一樣成功。 閱讀思考題 

1你經常被常規思維所限製嗎?

2簡述打破常規的重要性。

第八章 財商:個人與組織的盈利之源

財商,是指一個人在財務方麵的智力,是理財的智慧。財商的高低是測算你如何運用自己的金錢和財富為自己帶來幸福的生活。個人需要運用財商指數把小錢變成大錢,企業需要運用財商指數創造利潤。所以,財商是個人與組織的盈利之源。也正基於此,我們把財商作為九商樹之葉,因為有了高財商,自己的職業之樹才會更加繁茂昌盛。 

第1節 財商:個人與組織的盈利之源

財商,是指理財能力,特別是投資收益能力。這是由美國房地產和投資公司羅伯特?清崎和谘詢專家沙倫?L?萊希特在兩人合著的《窮爸爸?富爸爸》一書中提出來的。

先看一個故事,從中我們會得到一些關於財商的啟迪:

從前有個奇異的小村莊,村裏除了雨水沒有任何水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村裏的人決定對外簽訂一份送水合同,以便每天都能有人把水送到村子裏。有兩個人願意接受這份工作,於是村裏的長者把這份合同同時給了這兩個人。

得到合同的兩個人中有一個叫艾德,他立刻行動了起來。每日奔波於1裏外的湖泊和村莊之間,用他的兩隻桶從湖中打水並運回村子,並把打來的水倒在由村民們修建的一個結實的大蓄水池中。每天早晨他都比其他村民起得早,以便當村民需要用水時,蓄水池中已有足夠的水供他們使用。由於起早貪黑地工作,艾德很快就開始掙錢了。盡管這是一項相當艱苦的工作,但是艾德很高興,因為他能不斷地掙錢,並且他對能夠擁有兩份專營合同中的一份而感到滿意。

另外一個獲得合同的人叫比爾。令人奇怪的是自從簽訂合同後比爾就消失了,幾個月來,人們一直沒有看見過比爾。這點令艾德興奮不已,由於沒人與他競爭,他掙到了所有的水錢。

比爾幹什麼去了?他做了一份詳細的商業計劃書,並憑借這份計劃書找到了4位投資者,一起開了一家公司。6個月後,比爾帶著一個施工隊和一筆投資回到了村莊。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比爾的施工隊修建了一條從村莊通往湖泊的大容量的不鏽鋼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