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個性的塑造(4)(1 / 2)

我們曾見過這樣一些人,他們為自己的無拘無束、魯莽直率而得意忘形,他們認為這是個性力量的一種象征,是率真的一種表現,在他們眼中那些委婉的表達方式和人際交往中常用的外交辭令都是懦弱和虛偽的表現。“有什麼說什麼,”“任何時候都直言不諱”是他們所奉行的成功原則。

雖然,他們在人們眼中是誠實友善的,但是這樣的人也許都難成大事,因為他們缺乏機智,不善於隨機應變,所以大有成功希望的事情也很容易被他們搞得混亂不堪。他們缺乏有效的影響和駕馭他人的能力,所以在紛繁複雜的大千世界中,他們顯得是那樣的格格不入,總是處於非常尷尬的境地。

交際是一種藝術,人們都願意受到細致入微、溫柔體貼的對待,都希望與機智靈活的人交朋友,都希望對方能夠因豐富的社交經驗而善解人意。因此和善機智的人會贏得人們的歡迎,而粗魯放肆是人們不喜歡也不欣賞的一種品質。具有這種品質的人往往說話做事毫無顧忌,不注意說話的方式方法,因此他們很難在社會上交到朋友,也不會在事業或職業上取得成功。很多時候,真相還是不說為妙,因為它會對人的精神和感情造成傷害。

馬克·吐溫說:“真相非常重要,所以,我們在對待真相時必須小心謹慎。”

愛迪生曾經說:“如果一個人具備基本的常識,並且在其行為舉止中表現出寬容友善,即使他沒有淵博的學識、超群的才能,跟那些學識淵博卻缺少基本的常識和友善的人相比,他們的身心能夠得到更全麵的發展。”關於這個問題,愛迪生還有更精辟的論述,他說:“如果一個人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他所了解的一切事物,而且能夠巧妙地利用許多他所不了解的事物,通過熟練圓滑的技巧,聰明地掩飾他的無知,那麼他會比一個博學的老學究更讓人尊敬。”

在法國大革命的高潮時期,狂熱的市民都蜂擁至巴黎街頭聲援如火如荼的大革命。這時,有一隊士兵接到命令堵住某一條街道。正當指揮官即將命令阻住激動的人群時,一個年輕的中尉請求發表一個演說。他走到隊伍的最前麵,摘下帽子向人們表示敬意,然後說:“女士們,先生們,請你們協助我們工作,立刻撒退,因為我們接到命令要向聚眾鬧事的不法分子開槍阻擊。”他的話剛一出口,人群立即平靜下來,接著又是一陣騷亂,但是幾分鍾後狂熱的人群立刻疏散開了,就這樣,士兵們出色地完成了清場的任務,而且沒有使用一發子彈。

在世界曆史上,借助機智成就的大事數不勝數,在美國的南北戰爭時期,林肯就借助自己的機智得以從惡劣的處境中解脫出來。事實上,如果缺乏這一重要因素很可能完全改變美國南北戰爭的結果。

幽默能夠滋養我們的心靈,能夠在運用機智和謀略過程中自始至終發生著作用。有時候,那些靈巧高明的技巧在我們的頭腦中閃現時,我們情不自禁地想笑,因為這些技巧在實際生活中總被證明是正確的。在巧妙地運用謀略時,我們隻需展示一種正確的誘導,從而最大限度地吸引和說服那些尚在猶豫不決的人,並不需要使用任何欺騙的手段和方法,應該說,這種運用機智和謀略的藝術就是在恰當的時間內把應該完成的事情處理好的技巧。

當我們具備了足夠的機智,就可以在任何人身上找到突破的地方,從而接近他們,無論他們多麼乖戾,多麼難靠近,正如一位先哲所說的,每一條魚都有它的鉤耳一樣。

在一所公立學校,一個8歲的愛爾蘭男孩因太調皮而被教師批評,開始他不承認自己犯了錯誤,但當教師剛開口說:“傑裏,我看到你……”機智聰明的小男孩立即飛快地回答:“是的,先生,我早就告訴過他們沒有什麼東西能夠逃過您的那雙雪亮的眼睛。”

富於機智的人懂得吸引別人並誘導他們展示其最優秀的一麵,所以他們能夠很快地交到朋友。

威廉·佩恩是貴格會的信徒,所以他在見任何人時都沒有脫帽致意這一禮節習慣,當他去參見查理二世時仍然堅持了這一原則,但是查理二世並沒有生氣,反而恭敬地脫下自己的帽子。“國王陛下,您還是戴上帽子吧。”威廉·佩恩誠懇地說。“不,佩恩,”國王微笑幽默地回答說,“在這裏,通常隻能有一個人戴帽子。”

在大英帝國,愛德華王子有非凡的機智和文明高雅的舉止,因此被譽為最受歡迎的人物。

機智使你暢通無阻

拿破侖有時在八點用早餐,有時候又一直推遲到十一點,早餐時間毫無規律可循,有一件事情讓他感到十分奇怪,無論什麼時候需要早餐,他愛吃的燒雞總能隨時送上。終於有一天,他忍不住將廚師叫到跟前,問他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廚師回答:“閣下,因為我每隔分鍾就將一隻新鮮的小雞放在火上燒烤。這樣,我就可以隨時準備好您需要的早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