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個性的塑造(4)(2 / 2)

在美國的南北戰爭時期,一個北方黑人士兵俘虜了一個南方聯邦軍的軍官,軍官了為保持自己的尊嚴,對黑人士兵說:“我決不向黑人投降。”這時,黑人士兵舉起槍對準他說:“那隻好向您說抱歉了。現在我可沒有時間去找一個白人來接受你的投降了。”黑人士兵機智的話語終於使白人軍官屈服了。

法國思想家蒙田曾經說:“上帝賜給人類大腦,但並沒有保證每個人都能充分利用好它。”

在第一次競選議員時,林肯的主要競選綱領涉及到桑格蒙河的開發問題。為了爭取選票,他來到一個小村莊,那裏有30個選民正在麥地裏拾麥穗。但這些選民對他的內陸開發計劃並不感興趣,一個問題也沒有問,他們更感興趣的,也是更想看到的,似乎是他的肌肉是否有足夠的力量,可以在議會裏擔任他們的真正代表。於是,林肯來到他們中間,與他們一起勞作。林肯的這一舉動為他贏得了這30名選民的選票。

當今時代,才華會四處碰壁,而機智卻可以暢通無阻,因此,才華的作用已經遠不能和機智相媲美了。其實,一個人如果擁有機智,即使他的才華很有限,他也可以利用空餘的時間,慢慢地發展他在某些方麵所欠缺的才華。相反,如果他毫無機智,即使他才華橫溢,也不可能做到這一點。俗語說得好:“有才華的人蒙頭大睡,有機智的人起早貪黑。”才華是一種能力,讓你知道該做什麼,而機智是一種技巧,讓你知道怎麼去做。

機智能夠統帥三軍,而才華隻能衝鋒陷陣。機智雖然不是第六感官,卻是其他五種感官的生命所在,使我們的視覺、聽覺、味覺和嗅覺都更加敏銳。一切困難、一切阻礙、一切疑惑都會在機智麵前迎刃而解。

不能適應現實生活的高材生

在當今社會,許多片麵發展的人被人們稱作“跛腳的天才”。他們偏愛理論,卻輕視實踐,他們把畢生的精力都集中用於發展某一種能力,但是最終卻以犧牲其他能力為代價,成為一個畸形的人,而不是一個全麵均衡發展的人。他們在某一方麵有特殊的能力,能完成他人無法做到的事情,因此即使他們對生活常識不知曉,即使他們在很多方麵的行為荒謬可笑,我們也常常會原諒他們。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告訴世人經濟學奧秘,但他自己卻不知道如何有效地管理自己家庭的財政。對於一個商人來說,隻要他是個生意方麵的奇才,哪怕他在客廳裏顯得很木訥,我們也不會在意。

許多偉大人物都對生活常識知之甚少。拿破侖手下的一個將領,對軍事謀略的精通決不亞於拿破侖,但是他並不懂得人到底是怎麼回事,與拿破侖相比,他缺乏做人的技巧和處世的經驗。拿破侖也會遇險,但即使是遇險,他也能像貓一樣靈巧地化險為夷。

伊薩克·牛頓能夠解讀大自然的奧秘,但是在生活方麵他卻顯得十分笨拙。一次,由於身體疲勞,不願起來為一隻母貓和一隻小貓開門,於是他決定在門上開洞。牛頓考慮到兩貓一大一小,就索性開了一大一小兩個洞。這件事被傳開後,成了人們茶餘飯後取笑的話題。

美國政治家丹尼爾·韋伯斯特正坐在書房中看書,這時,有人將幾張嶄新的大麵額支票交給了他,他隨手就收下了。這筆錢是他在佛羅裏達一個案件中做辯護律師所得的酬勞。第二天,他想用這筆錢去辦一些事情,可是找來找去,他連一張支票也沒有找到。許多年後,他偶爾翻開一本書,突然發現一張嶄新的,沒有一點褶皺的銀行支票,再翻一頁又是一張,最後他把那筆遺忘已久的錢又都找了出來。原來是他在看書時不知不覺地把它們夾在了書裏。

著名牧師威夫特在鄉村教區的時候,經常饑寒交迫,掙紮在生死邊緣,而他的同班同學斯塔福德卻是一個務實的人,不久就成了腰纏萬貫的富翁。

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每次請裁縫做衣服時,總是事先付清全部費用,而他自己常常陷於窘境,隻能靠一片麵包、一杯水艱難度日。一次,他買了6件襯衣和一打手帕,竟然付了三百弗羅林。

許多大人物對於生活瑣事總是心不在焉,甚至日常生活的基本常識都十分缺乏。一次,德國劇作家萊辛的仆人聽到有人敲門,由於天色已晚,仆人沒有認出敲門的人就是萊辛,於是隨口答道:“教授不在家。”萊辛當時並沒有在意,就回答道:“哦,那我下次再來吧。”然後轉身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