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封信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
親愛的孩子,很欣慰地看到,你開始注意起自己的健康狀況了,一連幾天,你的起居飲食都有了一些好的變化,整個人的精神麵貌也煥然一新,昔日的疲憊也一掃而光,你在信中也談到自己對健康生活的感觸,這說明你已經轉變了一些觀念。那麼,今天我要利用這個機會,繼續跟你討論什麼是樂觀的生活態度問題。
孩子,在人的一生中,健康占據很重要的地位,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我幾十年的生活中,我所見到的最偉大的成功者,往往是一些永遠快樂且充滿希望的人。他們無論遇到什麼情況,臉上總是帶著微笑,心平氣和地接受人生的變故和挫折。這就是樂觀的生活態度。樂觀對人就像太陽對植物一樣重要,樂觀就是人心中的太陽,這種心靈中的陽光構築生命、美麗,促進它範圍所及的一切事情的發展。人們的心靈能在這種心靈陽光的照射下茁壯成長,正如花草樹木在太陽的照射下茁壯成長一樣。
那些總是隻看到事物陰沉黑暗一麵的人,那些總是預測自己可能不順和失敗的人,那些隻看到生命中醜惡肮髒和令人不快的一麵的人,將受到致命的懲罰。他們會使自己一步一步接近他們看到和他們期待與擔心的那些東西。
一群因地震被埋在廢墟下的人們,各人的心態決定了他們是否能在困境中頑強地生存下去。那些將困境視為絕境的人因意誌崩潰而導致體內能量係統不能有效地工作,身體各個機能逐漸喪失。在缺少水和食物的情況下,這將是把他們迅速推向死亡的死神之手;而那些意誌堅強,堅信光明終究到來的人,體內會製造出永不枯竭的生命能量,幫助他們渡過難關。這就是樂觀給人們提供的力量,它大到足以支撐整個生命。
人生的成功實際上在於追求成功的過程,而不是結果。樂觀是個人信心的表現。凡事有利就有弊,樂觀的人就會重視利,忽略弊,這樣人生就會輕鬆很多。一個瓶子中裝了半瓶水,樂觀的人會說,太好了,瓶子裏還有一半的水呢;而悲觀的人則說,太糟糕了,隻有半瓶水了。人的一生基本上都隻有相對的成功,就如同瓶子中裝了半瓶水,就看你怎麼看了。
樂觀是一種精神,是處於困境時對未來的希望和信心。擺脫困境,靠的就是樂觀的精神,在樂觀精神的感召下不斷努力拚搏。沒有樂觀精神,處於困境的企業就無法起死回生;沒有樂觀精神,懷才不遇的人一生隻會抱怨,而失去任何施展才華的機會。有些人被困難擊垮,就是由於缺乏樂觀精神。
你為人樂觀還是悲觀,也許是天生的,但隻要肯努力練習,悲觀的人也能學會開朗的思考。心理學家的研究證明,如果你一發現自己有消極、自暴自棄的思想就把它控製住,你便能把情況重新來評斷,覺得還不至於太糟糕。生命中所有最大與最困難的問題,其實基本上都是解決不了的。有些人在苦悶當中能保持相當的樂觀,這並不是因為他們解決了問題,而是他們找到了更強的、更新的生命目的,來取代了那種苦悶。
人生最大的苦惱,不在於自己擁有的太少,而在於自己向往的太多。向往不是壞事,但向往的太多,而自己的能力又不能達到,就會構成長久的失望與不滿。一個人的欲望越小,人生就會越幸福。有一個人想得到一塊土地,智者就對他說,從明天早晨開始,你從這裏往外跑,跑一段插個旗杆,隻要你在太陽落山之前趕回來,插上旗杆的地都歸你。第二天,天還沒有亮,那個人就拚命地跑,太陽偏西了還不知足。太陽落山前,他雖然跑了回來,但已經精疲力竭了,摔個跟頭就再也沒有起來。於是有人就挖了個坑,把他的遺體給埋了。牧師在給這個人做祈禱的時候說:“一個人要多少土地呢?就這麼大。”
貪婪的人,總是想得到更多的東西,卻把現在所有的都失去了。其實,我們每一個人所擁有的財物,無論是房子、車子、金錢……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沒有一樣是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這些東西隻是暫時歸屬於我們而已,等我們將來化為塵土的時候,一切都是帶不走的,所以心態平和的人會把這些財富統統都視為身外之物。
如果你得不到你希望擁有的東西,最好不要讓憂慮和悔恨來苦惱你的生活。把一切看得平淡一些,看得輕鬆些,不要期望太高,也不要過分地苛刻求全,讓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永遠記在心裏。
每天利用幾分鍾的時間,想象明天、下個星期或是明年,都可能發生許多愉快的事情,不要對未來煩惱或憂慮。多想想美好的事情,你會在不知不覺中實現它們。如此一來,你就養成了樂觀的習慣。
然而,盲目地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並不是樂觀,而是無知。樂觀是一種堅定的信念,使你具有前瞻性的遠見,根據合理的判斷,做出適當的決定,因此每一件事情才能水到渠成。
孩子,你完全可以成為真正樂觀的人,麵對未來,理智地分析與評估各種因素,然後決定你的行動,讓一切如你所預期。如果未來都在你的掌握中,你還有什麼好畏懼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