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裏死後不久,買了阿裏農場的人牽著駱駝到花園裏飲水。園裏的小溪很淺,當駱駝將鼻子伸到水裏的時候,阿裏的後繼人發現:小溪底部的白沙子裏有一道奇異的光芒。順著這道光芒,他挖出了一塊黑色的石頭,隻見它熠熠發光,如彩虹般燦爛。他把這個石頭拿進屋裏,放在中央的壁爐架上,隨後就把它忘了。
幾天後,那位僧侶來拜訪阿裏的後繼人,一開客廳的門,就看到了壁爐架上的那道閃光,他衝過去,喊道:“這是鑽石!是阿裏?哈菲德回來了嗎?”
“啊,沒有,阿裏?哈菲德沒有回來,那也不是鑽石,不過是塊石頭,就在我們家的花園裏找到的。”
“但是,”僧人說,“我告訴你,我認識鑽石,我可以肯定它是鑽石。”
然後,他們一塊衝到花園裏,用手將白沙子挖起來,天啊!他們發現了一塊更美麗、更有價值的寶石。
戈爾康達鑽石礦就是這樣發現的,這是人類曆史上價值最大的鑽石礦,勝過金伯利。俄羅斯沙皇皇冠上的奧爾洛夫鑽石,世界上最大的鑽石,就是從這個鑽石礦挖掘出來的。
如果阿裏待在家裏,挖一挖自己的地窖、麥田、花園,而不是曆盡艱難困苦,在陌生的土地上盲目地尋尋覓覓,以致最後自殺身亡,他就會擁有自己的鑽石寶地。他的農場每一英畝,後來都挖出了鑽石,這些鑽石鑲嵌在了國王和王後們的冠冕上。這好比千千萬萬的世人,身上具有巨大的潛能,卻置之不理,而對別的東西孜孜以求,這多少有些舍本逐末的味道。
無數事實和許多專家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每個人身上都蘊藏著巨大的潛能。美國學者詹姆斯根據她的研究成果說:“普通人隻發展了他蘊藏能力的十分之一。與應當取得的成就相比較,我們不過是在沉睡。我們隻利用了我們身心資源的很小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說一直在荒廢……”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指出:“實際上絕大多數人一定有可能比現實中的自己更偉大些,隻是缺乏一種不懈努力的自信。”正因為缺乏這種最基本的自信,許多人像故事中的阿裏一樣,放棄花園中的鑽石,最終在遺憾中沉淪。
發現它,最偉大的力量
你擁有一種偉大而令人驚歎的力量。這種力量,一旦引爆出來,將帶給你信心和無窮的能量。
在法國一個位於野外的軍用飛機場上,一位名叫桑尼耳的飛行員正在專心致誌地用自來水槍清洗戰鬥機。突然,他感到有人用手拍了一下他的後背。回頭一看,他嚇得大叫一聲,一隻碩大的狗熊正舉著兩隻前爪站在他的背後!桑尼耳急中生智,迅速把自來水槍轉向狗熊。也許是用力太猛,在這萬分緊急的時刻,自來水槍竟從他手上滑了下來,而狗熊已朝他撲了過去……他閉上雙眼,用盡吃奶的力氣縱身一躍,跳上了機翼,然後大聲呼救。警戒哨裏的哨兵聽見了呼救聲,急忙端著衝鋒槍跑了出來。兩分鍾後,狗熊被擊斃了。
事後,許多人都大惑不解:機翼離地麵最起碼有25米的高度,桑尼耳在沒有助跑的情況下居然跳了上去,這可能嗎?如果真是這樣,桑尼耳不必再當飛行員了,而應當做一名跳高運動員,去創造世界紀錄。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後來桑尼耳做了無數次試驗,再也沒能跳上機翼。
人們越來越懷疑此事的真實性。一位研究人體潛能的專家說:“此事完全有可能發生。人在遇到危急情況時,體能會分泌一種奇異的激素,此激素能激發出人體所潛藏的超常能力。情況越危急,潛能越易發揮,而在平常情況下,潛能皆處於沉寂狀態。”
一個體力平常的人,在被催眠以後,有人把他的頭和腳擱在兩隻椅子的邊上,而身體懸空著,這時讓六七個人站在他身上,而他竟能支持得住。然後在他的身上擱了一塊木板,讓一頭牛站上去,他竟然也能支持得住。這都是由於人心靈深處的潛能被激發所造成的奇跡,正常情況下,一個人是絕不能支持一千多磅的重量的,但是在催眠狀態下,他竟然毫無困難地做到了。
那麼這種力量來源於什麼呢?當然不是來自於催眠家,催眠家的作用僅在於把被催眠者的力量從其身體裏激發出來。這力量不是來自於外部,它潛伏在人的身體裏麵。
在人們的身體裏麵,有著極大的內在力量。比如,有人遇到某種意外事件時,一般人都會奮不顧身地去救他。實際上,每個人都具有潛在的英雄品格,而意外事件不過是催化劑,使人有了顯露這種品格的機會。我們常常看到,一個人在大難臨頭時能做出的事情是令人驚歎的。
有人讀了一本富有感染力的書,或者受到朋友們的真摯鼓勵,也能發現自己的內在力量。但無論用何種方法,通過何種途徑,在激起內在力量後,你的行為都會大異於從前,你就會變成一個大有作為的人。
其實,在我們每一個人的潛意識裏都有一股強大的洪流,這股洪流時刻為我們補充著無限的力量,如果我們能夠充分地利用這一洪流,如果我們能夠和這一洪流和平相處,那麼我們就有無窮無盡的力量,無論我們遇到什麼困難的事情,我們都能迎難而上,並最終取得勝利。
很多人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在自己潛意識裏存在的那股無形的力量,也就是說他們根本就沒有找到自己生命中奔流不息的生命之源,所以他們的生命才會幹涸。但是隻要我們願意挖掘我們的生命之源,我們就一定能找到那股奔流不息的泉水,隻要我們的生命之泉時刻滋潤著我們,我們的生命就不會貧乏,就不會枯竭。
充分挖掘你的潛能
千百萬人都在抱怨他們時運不濟,他們厭倦生活……卻沒有意識到:在他們身上有一種力量,這種力量會使他們獲得新生。
當生命不斷前行的時候,一個人可能會一次又一次地處於逆境中。不久,他便形成了這樣一種生活態度:人生是艱難的,人生就是戰鬥,生活所發的牌總是跟他過不去……那麼,做這樣那樣的事情有什麼用呢……“你不可能成為贏家”。這個人就會灰心喪氣,認準無論自己怎麼做,都“不會有什麼好事”。自己想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夢想破滅之後,他便將注意力轉移到子女身上,希望他們的人生會是另外一種樣子。有時,這會成為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然而孩子們又會陷入和父輩們相同的生活方式中。最後,這個人得出結論:隻有一個辦法能解決問題,那就是用自己的雙手結束自己的生命——自殺。
自始至終,這個人都沒有能夠發現那種可能改變他的人生的巨大的力量。他沒有能夠分辨出這種力量……他甚至並不知道這種力量的存在……他看見成千上萬的人在以和他相同的方式與命運抗爭,然後他認為那就是生活。
殊不知,在每個人的身體裏麵,都潛伏著巨大的力量。這些力量,隻要你能夠發現並加以利用,便可以幫你成就你的事業。
但令人遺憾的是,有史以來,僅有極少數的人能夠充分發展自己的潛能,這實在是一件可悲的事。真的,幾乎所有的人都具有充沛而未經開發的潛能。
我們應如何才能將潛能正確引導出來呢?
(1)在使用中挖掘潛能。要挖掘潛能,必須使用已有的能力。隻有使用能力,能力才能產生實際作用。哪怕你已經具有某種能力,可是擱置一旁,廢棄不用,嚴格地說也隻算潛在能量,對現實毫無作用。很多沒上過專門學校的推銷員比那些專門學營銷專業的大學生的推銷能力強得多,正是他們在“使用中開發潛能”的緣故。
(2)選準最容易突破的一點。麵對五花八門、種類繁多的各種潛能,並不需要對每一種潛能都投入完全一樣的時間成本、精力成本去大力開發。那不僅會分散有限的精力,而且也很不現實。我們在全麵了解、重視整體潛能的同時,應根據自己的優勢,集中力量,選準一種關鍵潛能進行開發,取得突破,這樣就能激活整體潛能。開發潛能一定要選準最容易突破的一點,以求盡快突破。
(3)充分考慮自身的天賦、資質等客觀條件。要根據自身的天賦和資質,特別是根據自身的優勢和特長來確定應當著重開發的潛能。隻有這樣,才能使潛能的挖掘事半功倍。人人都有自己的優勢才能,人人都有自己的最佳發展區。開發潛能一定要根據自身的天賦、資質等客觀條件,大力開發優勢潛能,否則,費時費力還討不到好。最新教育觀提出:由於每個人的特點不同,“每個人都應當有自己的課程”。每個人開發潛能,也一定要根據自身特點,設計出自己的開發、利用潛能的藍圖。
(4)承受適當的壓力。人往往都有惰性,隻有在一定的壓力下,才能最大限度地開發自身的潛能。壓力是促使進步的最好動力。著名科學家貝弗裏奇說:“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逆境中做出的,思想上的壓力,甚至肉體上的痛苦,都可能成為精神上的興奮劑。很多作家、畫家平時靈感難尋,隻有在交稿時間非常迫近造成的壓力下,大腦裏才容易湧現出靈感。”創造學之父奧斯本說:“多數有創造力的人,其實都是在期限的逼迫下從事工作的。決定了期限,就會產生對失敗的恐懼感,因此,工作時加上情感的力量,會使得工作更加完美。”他還說:“誰被逼到角落裏,誰就會有出奇的想象。”當然,壓力不能過大,壓力過大,就會把人給壓怕了,壓趴了。壓力適度,不僅是行動的最好保障,而且往往能把潛能發揮到極點,創造出令人震驚的奇跡。
有位人壽保險公司的業務員,過著極為平凡的生活。他一直努力工作,每個月訪問100位客人,每個月裏也總有一兩次的機會接觸到大人物——大多是公司總經理級人物。雖然他每次在拜訪這些大人物前,多少有些神經緊張,然而當他和這些大人物會麵時,卻往往比與那些微不足道的小客戶更容易溝通。更令人驚奇的是,每次訪問這些大人物之後,締結契約率總是比與那些小客戶的締約率要高得多。
究其原因,原來每當他和大人物見麵交談時,他神經緊張的毛病立刻消失,而且總是盡量投其所好,尋找對方有興趣的話題,大人物們最討厭那種阿諛奉承的人,而這位業務員絕對避免如此,因此談話始終輕鬆愉快。盡管他有能力說服這些大人物購買他的保險,但由於他並不常拜訪這種大人物級的客戶,所以一年內隻有兩三筆大生意而已。
實際上,在這裏我們已經可以明顯地看到他的“潛能”都被隱藏起來了。“就在這裏”的信號閃個不停,但是他從不曾注意到,更不用說活用這項潛能了。因此,縱使他具有富如金礦的特殊潛能,而老是幹坐在上麵,也隻是空有財富罷了。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數年之後,他的上司換了。新上任的業務經理知道他具有開發大客戶市場的能力,更想了解為什麼他不能好好利用這項潛在的能力呢?
經過一番會談,他告訴業務經理:“我每次想要拜訪大人物時,精神總是非常緊張,所以我並不真的很想去拜訪他們。”業務經理聽完他的話後分析,如果感覺到自己具有一種和大人物交談時會產生積極作用的能力,神經緊張馬上就會消失。業務經理就對他說,所謂自信其實就是覺得自己有能力去完成該完成的事。又過了數年,這個業務員成為保險界數一數二的業務高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