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何種潛能,一旦你開始運用,就會如同啟動開關按鈕般,立刻在心底湧起某方麵的自信,為什麼呢?因為所謂自信,大部分都是在覺得自己擁有某種特殊潛能後產生的。
為煩惱的人打氣是一種特殊本領,能夠強記數字也是一種特殊潛能。
所以從現在起,不要丟棄那些曾經以為是無聊的小玩意兒,不妨試著思索出如何運用這些小玩意兒,來提升自己的身價,使自己更加接近成功。以下幾點方法供參考:
(1)任何人都有某種特殊潛能,有某種特別關心的事物,把握這些,將對自己的人生大有助益。
⑺重新估價自己的某些“長處”。
(3)“鬼主意或小才能不重要”的觀念,是大錯特錯的。
(4)不要鑽牛角尖,去探求潛能是從哪裏來的。
(5)剛開始利用這些潛能時,可能需要相當的勇氣,一旦取得突破,就易如反掌了。
你不妨自己好好審視一番。你所具有的任何潛能,都是你身價即將大漲的前兆,所以你必須仔細地考慮如何運用,這些都是使你擁有自信以及邁向成功的契機。
學會利用你的潛能
每個人都具有某種特殊的潛能。但是許多人並不認為這些特殊潛能會對現在的工作有所幫助,或者並不知道如何運用這項才能,以至於將屬於自己的這項潛能白白浪費了。
每個人應該在各方麵都能盡量靈活運用自己的這項特殊潛能。事實上,有很多人以為自己所具有的這項潛能,隻是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小玩意兒”,根本不曾想過利用這項“小玩意兒”來提高身價。正因為我們怠於思考自己所擁有的潛能,所以也懶得活用上天賜予的最佳禮物。
下麵是某廣告公司總經理當年初入廣告界的經過。
在20歲以前,他渴望成為一名技師。在學校時,他很努力地充實自己有關這方麵的知識。有一次,他想賣掉手邊的一架唱機和唱片,於是選出了幾位對這方麵有興趣的朋友,分別寫信問他們,看誰願意買。其中一位朋友看了信之後非常願意購買,於是立刻回信,在這封回函裏,這位朋友不斷地誇讚他文筆流暢,頗具說服力,因此建議他,既然能寫出這麼有魅力的推銷信函,為什麼不投入廣告界從事撰寫廣告的工作呢?
朋友的這封信,就像一粒小石頭丟入水中,激起了陣陣漣漪一樣,“投入廣告界做個出色的廣告人”的思想就此整日盤旋在他腦中。如果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他立誌要在廣告界一展身手時,事實上,他已經成功了。
有一個人,參加同學聚會時,突然被要求談一些有關最近盛行的海外旅遊話題。由於這是他頭一次在眾人麵前講話,所以話中常有斷斷續續的情況出現。但是同學聚會結束後,有一位老同學跑來跟他說:“你所講的內容非常有趣,希望今後有機會能再聽你演講。”在被這位老同學恭維之前,他從未想過在公眾麵前講話。於是他開始覺得自己並不是那麼差勁,對自己的演講才能又多了一份信心。現在,這個人已經成為企業經營問題的專門演說家了。
愛迪生並未受過正規的教育,卻在科學界有極為傑出的成就。
有一次他談到發明電燈的經過,有人問他,“如果你到現在還沒有成功,你會怎麼辦?”他的眼中閃著愉悅的光彩說:“我一定還在實驗室裏工作,沒有時間和你聊天。”
愛迪生堅信沒有所謂的“失敗”。有人曾經做過一項實驗,考驗人們在麵對失敗或打擊時的耐性,測試一般人能忍受幾次失敗而不會灰心。大多數的人隻遭遇一次挫折之後就不想再嚐試,極少數的人嚐試第二次,有很多人還沒有真正遇到挫折就放棄了,因為他們預期會失敗。不用說,在這群人之中找不到福特或愛迪生。
一個人不論目前身價如何,工作如何,隻要有心改變,都能將其獨具的“特殊潛能”發揮出來。
隻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借口
成功人士都富有開拓和創新精神,他絕不會在沒有努力的情況下,就事先找好借口。他會想盡一切辦法完成自己的工作。條件再困難,他們也會創造條件;希望再渺茫,也能找出許多方法去解決。
聞名遐邇的美國西點軍校,長期以來傳承著這樣一個規定:
學員遇到學長或軍官問話,隻能用四種簡潔語言回答——
“報告長官,是。”
“報告長官,不是。”
“報告長官,沒有任何借口。”
“報告長官,不知道。”
除此之外,不能有任何其他回答,也不能多說一個字。
“沒有任何借口”是美國西點軍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為準則。它強調的是,要為成功找理由
,而不要為失敗找借口。一個人做任何事,如果失敗了,隻要他願意找借口,總能找到完美
的借口,但借口和成功不在同一屋簷下。喬治?華盛頓?卡佛說:“99%的人之所以做事失
敗,是因為他們有找借口的惡習。”就長遠看來,找借口的代價非常大,因為你昧於事實,
不去尋求失敗的真正原因。一個令我們心安理得的借口,往往是我們失去改正錯誤的機會,
更使我們錯失成功的機會。
任何一位成功的人,都會負起責任,掌握一切,永遠不會找出借口為自己辯護。不要任何借
口,你才能爆發出一種驅使你努力追求成功的力量,你的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你的生命可
以像旭日中天,輝煌無比。
要成功,就不要給自己找借口
“要成功,就不要給自己尋找借口”,不要抱怨外在的一些條件,當我們抱怨的時候
,實際上是在為自己找借口。而找借口的唯一好處就是安慰自己:我做不到是有原因的。
但這種安慰是致命的,它暗示自己:我克服不了這個客觀條件造成的困難。在這種心理暗示
的引導下,就不再去思考克服困難、完成任務的方法,哪怕是隻要改變一下角度就可以輕易
達到目的。
不尋找借口,就是永不放棄;不尋找借口,就是銳意進取……要成功,就要保持一顆積極、
絕不輕易放棄的心,盡量發掘出周圍人或事物最好的一麵,從中尋求正麵的看法,讓自己能
有向前走的力量。即使終究還是失敗了,也能汲取教訓,把失敗視為向目標前進的踏腳石,
而不要讓借口成為我們成功路上的絆腳石!所以,千萬不要找借口!把尋找借口的時間和精力
用到努力工作中來,因為工作中沒有借口,人生中沒有借口,失敗沒有借口,成功屬於那些
不尋找借口的人!
對於企業來說,這更應該是始終堅守的理念。企業需要沒有借口的員工,有多少人把寶貴的
時間和精力放在了如何尋找一個合適借口上,而忘記了自己的職責和責任?尋找借口隻是
把屬於自己的過失掩飾掉,把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轉嫁給社會或他人。這樣
的人,在企業裏不會成為稱職的員工,也不是企業可以期待和信任的員工;在社會上不是大
家可信賴和尊重的人。這樣的人,注定隻能是一事無成的失敗者。
當自己犯下錯誤,或者自己毫無過錯,而上司、同仁、家人、朋友、客戶卻有抱怨的時候,
不需要去爭辯,應當用心去聽取,認真去反思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反求諸己,有則改
之,無則加勉。
失敗了,不要把過多的時間花費在尋找借口上。再美妙的借口對事情的改變又有什麼用呢?
不如仔細想一想,下一步究竟該怎樣去做。反過來說,麵對失敗,如果將下一步的工作做好
了,轉敗為勝也不是沒有可能,這樣一來,借口也就沒有意義了。在實際的工作中,我們每
一個人都應當貫徹這種“沒有借口”
的思想。
借口是一種不好的習慣,一旦養成了找借口的習慣,你的工作就會拖遝、沒有效率。拋
棄找借口的習慣,你就不會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而沮喪,甚至你可以在工作中學會大量的解
決問題的技巧,這樣借口就會離你越來越遠,而成功離你越來越近。
卓越者必是重視找方法的人
卓越者,必是重視找方法之人。在他們的世界裏,不存在困難這樣的字眼,他們相信凡事必有方法去解決,而且能夠解決得最完美。事實也一再證明,看似極其困難的事情,隻要用心去尋找方法,必定有所突破。
2001年5月20日,美國一位名叫喬治?赫伯特的推銷員,成功地把一把斧子推銷給了小布什總統。布魯金斯學會得知這一消息,把刻有“最偉大的推銷員”的一隻金靴子贈予了他。這是自1975年該學會的一名學員成功地把一台微型錄音機賣給尼克鬆以來,又一學員登上了如此高的門檻。
布魯金斯學會創建於1927年,以培養世界上最傑出的推銷員著稱於世。它有一個傳統,在每期學員畢業時,設計一道最能體現推銷員能力的實習題,讓學員去完成。在克林頓當政期間,他們出了這麼一道題:請把一條三角褲推銷給現任總統。八年間,有無數學員為此絞盡腦汁,可是,最後都無功而返。克林頓卸任後,布魯金斯學會把題目換成了“請把一把斧子推銷給小布什總統”。
鑒於8年前的失敗和教訓,許多學員知難而退。個別學員甚至認為,這道畢業實習題會和克林頓當政期間的那道題一樣毫無結果,因為現任的總統什麼都不缺少,再說即使缺少,也用不著他親自購買,再退一步說,即使他親自購買,也不一定正趕上你去推銷的時候。
然而喬治?赫伯特卻做到了,並且沒有花多少工夫。一位記者在采訪他的時候,他是這樣說的:我認為,把一把斧子推銷給小布什總統是完全可能的。因為,布什總統在得克薩斯州有一農場,那裏長著許多樹。於是我給他寫了一封信,說:“有一次,我有幸參觀了您的農場,發現那裏長著許多矢菊樹,有些已經死掉,木質也已經變得鬆軟。我想,您一定需要一把小斧頭,但是從您現在的體質來看,這種小斧頭顯然太輕,因此您仍然需要一把不甚鋒利的老斧頭。現在我這兒正好有一把這樣的斧頭,它是我祖父留給我的,很適合砍伐枯樹。假若您有興趣,請按這封信所留的信箱,給予回複……”最後他就給我彙來了15美元。
喬治?赫伯特成功後,布魯金斯學會在表彰他的時候說:金靴子獎已空置了26年。26年間,布魯金斯學會培養了數以萬計的推銷員,造就了數以百計的百萬富翁,這隻金靴子之所以沒有授予他們,是因為我們一直想尋找這麼一個人。這個人從不因有人說某一目標不能實現而放棄,從不因某件事情難以辦到而不去尋找方法。
的確,不是有些事情難以做到,而是因為我們沒有用心去找方法解決困難。
由此,讓我們成為一個積極尋求方法的人吧。這樣會幫助我們在工作中盡快脫穎而出,成為一個真正卓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