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33
根除找借口的習慣
人的習慣是在不知不覺中養成的,是某種行為、思想、態度在腦海深處逐步成型的一個漫長的過程。因其形成不易,所以一旦某種習慣形成了,就具有很強的慣性,很難根除。它總是在潛意識裏告訴你,這個事這樣做,那個事那樣做。在習慣的作用下,哪怕是做出了不好的事,你也會覺得是理所當然的。
為自己找借口是一個人所有壞習慣中最致命的。在犯過錯誤之後,以某種借口為自己的過錯和應負的責任開脫,第一次可能你會沉浸在借口為自己帶來的暫時的舒適和安全之中而不自知,但是,這種借口所帶來的“好處”會讓你第二次、第三次為自己去尋找借口,因為在你的思想裏,你已經接受了這種尋找借口的行為。不幸的是,你很可能就會形成一種尋找借口的習慣。這是一種十分可怕的消極的心理習慣,它會讓你的辦事風格變得拖遝而沒有效率,會讓你變得消極而最終一事無成。
一個人的命運是由自己造成的,正如莎士比亞所說:“人們可以支配自己的命運,若我們
受製於人,那錯誤不在我們的命運,而在我們自己。”
然而,在人生的風浪中,卻總是有那麼多人將自己的人生之舟交給“借口”這根最脆弱的舵
。於是,他們四處碰壁,被外力挾持著行進,直到人生的最後一刻,感慨一句:“我的命運
總在與我作對。”“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這就是用借口來為自己編織理由的人的一生,
他們走過這個世界,卻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任何人在走向目標、夢想的時候都會遇到挫折:資金與技術的缺失,時間緊迫,最信賴的人
讓你失望,無法回避的殘酷現實,各種不可避免的厄運,不斷加在你頭上的“命運”論,使
人受困於無法想象到的困境,種種借口的銖積寸累,如果你讓自我屈服於這些挫折,你就會
退縮、認輸、投降、放棄。千萬不要陷入借口的陷阱,要讓你的態度保持積極,並立於掌控
之中,不要讓你自己被借口擊倒。有借口的人到不了任何地方。摒棄借口,負起責任,你才能夠走到
成功的簷下。
製造托詞來解釋失敗,這源於人性深處的懦弱與無能。每個人都有無窮盡的借口來為自己開
脫,因為誰都不願去正視生活中殘酷的現實。找借口其實是最容易的超脫痛苦之道,而這種
超脫永遠隻是淺薄的,貌似從失敗的痛苦中解脫出來,代價卻是永遠不會享受到幸福的果實
。
沒有任何借口,這句話應該寫入你的靈魂深處。年齡不是借口,隻要你還有激情,就一樣可以與成功者一起點亮輝煌;教育背景不是借口,隻要你始終渴望進步,在社會這所大學你將獲得更多;資金不是借口,隻要你肯下工夫,一樣可以白手起家,創造一番事業……
請從現在起掙脫借口的
束縛,從這個蛹中破殼而出,給你置身其中的世界一個公正而真實的評價,然後正視你所麵
臨的一切,向未知世界勇敢挺進。那個世界沒有懦弱和借口,隻有戰勝人性的弱點後拿雲攫
石、俯視一切的無畏和氣度。
失去熱忱就是損傷了靈魂
“失去熱忱就是損傷了靈魂。”點燃你熱忱的心燈,靈魂的火焰才有足夠的力量把造成天才的各種材料熔冶於一爐。
多麗?帕頓小姐的生活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例證。使你懂得如何利用熱忱促使自己行動——促
使你邁向自己的目標——促使你努力奮進,直到成為你生活的總統。
多麗?帕頓出生在田納西州賽維縣一個隻有兩間房的木棚裏,她在十二個孩子中排
行第四。全家靠她父親在一小塊山地上辛勤勞作來勉強糊口。多麗?帕頓生來並不比別人強
。她在早年過著山裏人最貧窮的生活,木棚為家,洗刷操勞,困苦不堪。然而,多麗賦予了
自己某種特別的東西,她不願成為拖兒帶女的山裏婦人。多麗賦予了自己對生活的熱情。
她從孩提時代開始學習歌唱,五歲就能譜出歌詞,她母親替她寫下來。七歲時,多麗?帕頓
用舊樂器的殘件製作了自己的吉他。第二年,一位叔叔送給她一把真正的吉他。她一直堅持
練唱。
上高中了,她沒有什麼漂亮衣服,但她有了自己的夢想,她有熱情。她的一個妹妹後來回憶
說:“多麗向別人講自己的夢想,一點也不害羞。在我們生活的山區,沒有一個人這樣想過
,孩子們當然會笑話她。”
多麗?帕頓後來一輩子都在歌唱。她成了第一位唱片銷售百萬以上的明星。她的熱忱永無停
息。
並不是說你應該一天笑到晚,也不是說你應該對周圍的一切都感到滿意。那不是熱情,那隻
是盲目樂觀的好心人,堅持不了幾天。
相反,生活中所需要的熱情更多的是一種思考和追求的方式,它這樣勸慰人們:“生活是美
好的,通往成功的路總是有的。”
當你擁有熱情時,你看到的不是事物的反麵,而是它的正麵。你會發現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
有其閃光之處。
熱忱對你潛意識的激勵程度和積極心態的激勵程度是一樣的。當你的意識中充滿熱情時,你
的潛意識也同時烙著一個印象,亦即你的強烈欲望和你為達到該欲望所擬定的計劃是堅定不
移的。當你對熱情的意識變得模糊時,你的潛意識中仍然留存著對生命的豐富想像,並會再
次點燃殘存在意識中的熱忱火花。
一個熱忱的人知道生活不能萬事如意,知道有時候他的夢想似乎永遠也無法實現。但是他能
為自己加油鼓勁,他會把要幹的事情深思熟慮,然後再投入生活中,同時與以前相比,他會
有更強烈的同生活抗爭的信念。
沒有人能夠阻止一個知道自己將欲何行的人。沒有人能夠阻止一個打不垮的人。如果你把熱
忱作為駕馭生活的鞭子,那麼你也是打不垮的。
讓你的生活充滿熱忱吧,讓你的熱忱發揮作用吧,讓你的熱忱洋溢於你今天的生活,讓你的
熱忱幫助你最終駕馭生活。
麥克阿瑟將軍在南太平洋指揮盟軍的時候,辦公室牆上也掛著一塊牌子,上麵寫著這樣的座
右銘:
你有信仰就年輕,疑惑就年老;你有自信就年輕,畏懼就年老;你有希望就年輕,絕望就年
老;歲月使你皮膚起皺,但是失去了熱忱,就損傷了靈魂。
這是對熱忱最好的讚詞。
“失去了熱忱,就損傷了靈魂。”點燃你熱忱的心燈,靈魂的火焰才有足夠的力量把造成天
才的各種材料熔冶於一爐。
生命裏不可缺少熱忱
“十分錢連鎖商店”的創辦人查爾斯?華爾渥滋說過:“隻有對工作毫無熱忱的人才會到處碰壁。”查爾斯?史考伯則說:“對任何事都沒有熱忱的人,做任何事都不會成功。”
當然,這是不能一概而論的,譬如一個對音樂毫無才氣的人,不論如何熱忱和努力,都不可能變成一位音樂界的名家。但凡是具有必需的才氣,有著可能實現的目標,並且具有極大熱忱的人,做任何事都會有所收獲,不論物質上或精神上都是一樣。
即使需要高度技術的專業工作,也需要這種熱忱。愛德華?亞皮爾頓,是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曾協助發明了雷達和無線電報,也獲得了諾貝爾獎。時代雜誌引用過他一句具有啟發性的話:“我認為,一個人若想在科學研究上有所成就,熱忱的態度遠比專門知識來得重要。”
這句話如果出自普通人之口,可能會被認為是外行話,但出自亞皮爾頓這種權威性的人物,意義就很深長了。如果在科學的研究上熱忱都那麼重要,那麼對普通的職員來說,豈不是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嗎?
1907年,後來成為美國著名的人壽保險推銷員的法蘭克?派特剛轉入職業棒球界不
久。就遭到有生以來最大的打擊——他被開除了。他的動作無力,因此球隊的經理有意要
他走人。球隊的經理對他說:“你這樣慢吞吞的,哪像是在球場混了20年?法蘭克,離開這
裏之後,無論你到哪裏做任何事,若不提起精神來,你將永遠不會有出路。”
本來法蘭克的月薪是175美元,離開原來的球隊之後,他參加了亞特蘭斯克球隊,月薪減為2
5美元。薪水這麼少,法蘭克做事當然沒有熱情,但他決心努力試一試。待了大約10天之後
,一位名叫丁尼?密亨的老隊員把法蘭克介紹到新凡去。
在新凡的第一天,法蘭克的一生有了一個重要的轉變。因為在那個地方沒有人知道他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