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健康財富比什麼都重要(2)(2 / 3)

追求健康與幸福的第一步,就是每天早晚抽出一段時間來,微笑著反複對自己說:“我的身體越來越棒!”

7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

身心健康需要平時點點滴滴的積累,它來源於健康的生活方式。

現代文明,使許多人滋長了不文明的生活方式,這是健康的隱形殺手。

一個行動可以形成一種習慣,一個習慣可以形成一種性格,而性格將最終形成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並影響我們的生命前程。

究竟什麼是生活方式呢?

生活方式就是個人生活所采取的方式,包括習慣、價值觀、友誼等等。健康的生活習慣是最可寶貴的。眾所周知,吸煙、酗酒、飲食不良和缺少體力活動,以及孤獨、壓抑和敵對情緒,會導致和加重心髒病;而適當減肥,降低鹽和酒精的攝入量、排除長期的精神壓力可以降低血壓,減少心髒病發作的幾率。健康靠的不是得病時求醫問藥,而取決於平時點點滴滴的生活習慣,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將最終決定你的生命質量。

健康的飲食習慣,堅持經常鍛煉,保持積極的生活方式,是預防慢性病維護健康的可靠保障。

現代生活是一把雙刃劍,它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同時,也滋生出不少隱患。曾經有一個時期,西方醫學家發現一些與生活方式有關的“怪病”——周末鬆弛症、周末緊張症。原來,忙碌的西方人最初也不善於休閑健身,認為周末休閑無非是自由自在,為所欲為,於是或呼朋喚友、瘋吃瘋喝,或通宵達旦、跳舞娛樂……結果,僅在每星期一猝發心髒病的人數,就比其餘幾天高出幾倍。因為周末生活安排不當而帶來的多災多難的周一,曾被醫生稱之為“黑色星期一”。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投入了健身休閑的領域,使自己的休閑時間的價值大大提高,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為現代文明社會注入了無數新鮮的血液。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方式,收獲的將是身心健康的幸福和快樂。

8營造健康的生活環境

人是環境的產物,同樣,健康好心情來源於優美而健康的生活環境。為了健康,必須悉心營造健康優雅的居住環境、工作環境、和良好的社會環境。

每個人都處於一定的生活環境中,生活環境包括我們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兩個方麵。自然環境是指我們周圍的地理空間等物質狀態。空氣、水、土壤等共同營造出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人的活動改造著環境,環境又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人的活動。

在現代生活中,被汙染的環境已成為人類的公害,環境危害健康的事情時有發生。在戶外,汽車排放的廢氣和二手煙會致癌;太陽光和紫外線直接照射會引起皮膚癌和白內障;在汙染嚴重的環境中生活,會引起人體不適和生病。隻要接觸室外環境,農村也好,城市也好都會在某種程度上受到環境的侵害。

更讓人吃驚的是,就算是走進屋內,關上家門,情況也並沒有好轉。最近的研究證明,最嚴重的環境汙染實際是在家裏。微生物、塵埃和塵蟎會侵入住宅或大樓的通風係統中,引起頭疼、大葉性肺炎等各種各樣的疾病。人們當然不願意生活在防毒麵具下或躲在消毒罩中,但絕不能消極等待,繼續吸入有害氣體,這些環境危害因素需要引起人們的注意並及早檢查出來、消滅掉,才能保護自己及他人的健康。

營造健康的環境更少不了良好的社會生活氛圍,因為它將直接影響人你的心理狀態,並進而影響你的健康。我們知道生活在富足、安逸、悠閑和睦的生活環境中,你的身心都會備感愉悅,通常會處於良好的健康狀態中;而那種高度競爭壓力或貧窮的生活環境中,我們的健康也會日複一日的被吞噬掉。眾所周知,心髒病與經濟狀態、年齡、種族、心理壓力、工作壓力和缺乏社會關懷相關。良好的經濟狀況、人際氛圍、社區支持是健康的保護傘,同時其它的社會心理因素,如種族、文化、職業和社會壓力也是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要改善和增進一個人的健康不僅要改善我們周圍的自然物理環境,也要營造健康和諧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