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關於艾滋病的正式記載
艾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又譯:後天性免疫缺陷症候群),英語縮寫aids(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的音譯。1981年在美國首次注射和被確認。曾譯為“愛滋病”“愛死病”。分為兩型:hiv—1型和hiv—2型,是人體注射感染了“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又稱艾滋病病毒)所導致的傳染病。艾滋病被稱為“史後世紀的瘟疫”,也被稱為“超級癌症”和“世紀殺手”。
艾滋病科學研究發現,艾滋病最初是在西非傳播的,是某慈善組織做了一批針對某流行病疫苗捐給非洲某國,但他們不知道做疫苗用的黑猩猩攜帶有艾滋病毒。
由美國、歐洲和喀麥隆科學家組成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說,他們通過野外調查和基因分析證實,人類艾滋病病毒hiv—1起源於野生黑猩猩,病毒很可能是從猿類免疫缺陷病毒siv進化而來。其實,艾滋病的起源應該是在非洲。1959年的剛果,還是法屬殖民地。一個自森林中走出的土人,被邀請參與一項和血液傳染病有關的研究。他的血液樣本經化驗後,便被予以冷藏,就此塵封數十年。萬沒想到的是,數十年後,這血液樣本竟然成為解開艾滋病來源的重要線索。
艾滋病起源於非洲,後由移民帶入美國。1981年6月5日,美國亞特蘭大疾病控製中心在《發病率與死亡率周刊》上簡要介紹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史,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關艾滋病的正式記載。1982年,這種疾病被命名為“艾滋病”。不久以後,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國旅遊的外籍青年患病入住北京協和醫院後很快死亡,後被證實死於艾滋病,這是我國第一次發現艾滋病。
艾滋病嚴重地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已引起世界衛生組織及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艾滋病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越來越迅猛,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和社會的發展,已成為威脅人們健康的第四大殺手。
被人類消滅的第一個傳染病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也是到目前為止,在世界範圍被人類消滅的第一個傳染病。天花是感染痘病毒引起的,無藥可治,患者在痊愈後臉上會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得名。天花病毒外觀呈磚形,約200納米×300納米,抵抗力較強,能對抗幹燥和低溫,在痂皮、塵土和被服上,可生存數月至一年半之久。
1979年10月26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宣布,全世界已經消滅了天花病,並且為此舉行了慶祝儀式。世界衛生組織的檢查人員在最近兩年裏,對最後一批尚未宣布消滅天花病的東非四國——肯尼亞、埃塞俄比亞、索馬裏和吉布提進行了調查,發現這四個國家確實已經消滅了這種疾病,於是發布了這個具有曆史意義的消息。
天花病是世界上嚴重危害人們的傳染性疾病之一。幾千年來,使千百萬人死亡或毀容。180年前,英國發明了預防天花病的牛痘疫苗。天花病患者的死亡率仍高達1/3。後來,發達國家逐步控製了這種疾病,但非洲農村仍有流行。自1967年開始進行最後一次大規模消滅天花的活動。現在,天花病的病毒隻保留在以下兩個實驗室中,以供研究之用。一個是美國亞特蘭大的疾病控製和預防中心,另一個是俄羅斯koltsovo的國家病毒和生物技術中心。
致人死亡最多的瘟疫
黑死病是人類曆史上最嚴重的瘟疫之一。起源於亞洲西南部,約在1340年代散布到歐洲,而“黑死病”之名是當時歐洲的稱呼。這場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約7500萬人死亡,其中2500萬為歐洲人。根據估計,中世紀歐洲約有1/3的人死於黑死病。
同樣的疾病多次侵襲歐洲,直到1700年代為止,期間造成的死亡情形與嚴重程度各不相同。較晚的幾次大流行包括1629~1631年的意大利瘟疫、1665年到1666年的倫敦大瘟疫、1679年的維也納大瘟疫、1720~1722年的馬賽大瘟疫,以及1771年的莫斯科瘟疫。關於這些疾病的異同仍有爭議,但是其致命型態似乎於18世紀消失於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