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藝術家達·芬奇
列奧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的《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岩間聖母》等都是巧奪天工的傳世名畫。他是文藝複興時期人文主義和科學精神的總代表和最高體現者,他不僅是天才的藝術家,還是傑出的工程師和著名的自然科學家。
達·芬奇是佛羅倫薩公證人塞爾·皮耶羅的私生子。他的生母是一位年輕的農村婦女,在達·芬奇出生後不久,她就嫁給了別人。達·芬奇從小便和祖父、祖母及父親生活在一起。
孩童時代的達·芬奇好奇心很強,他特別喜歡觀察大自然的景色,對繪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喜歡一個人坐在草叢中,觀察色彩繽紛、姿態萬千的花木,還喜歡鑽山洞,探索秘密。對一些奇形怪狀的小動物,他總是拿回家仔細觀察、描繪。
有一天,他幫一個農民做了一塊盾牌,並把自己最熟悉的小動物——蛇、蝙蝠、蝴蝶、蚱蜢……還有一些奇形怪狀叫不上名字的東西都畫在了上麵。父親看後,覺得他在繪畫方麵很有天賦。1466年,父親決定把他送到佛羅倫薩名畫家、雕刻家弗裏基俄的畫室學藝。弗裏基俄看了達·芬奇的習作後非常驚喜,並欣然同意收14歲的達·芬奇為入室弟子。這也是達·芬奇一生中藝術發展最重要的轉折點。
弗裏基俄不僅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大師,他對數學、天文學等自然科學也有濃厚的興趣。達·芬奇在這裏更是如魚得水,不僅學習了素描、繪畫和雕刻,還開始涉獵科學研究,學到很多科學技術方麵的知識。這對他日後的藝術創作和研究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弗裏基俄教達·芬奇的第一課就是畫蛋。盡管畫了很多,老師仍沒有叫他停止的意思。時間一天天過去了,達·芬奇終於不耐煩了。有一天,他終於忍不住問道:“老師,為什麼總要我畫蛋?什麼時候才能畫完?”老師親切而又嚴肅地對他說:“基本訓練要練到手和筆能圓熟地聽從大腦的指揮,那就好了。”達·芬奇聽了老師的話,很是慚愧,於是他又默默地畫起蛋來。
由於老師的嚴格要求和自己的刻苦鑽研,達·芬奇進步很快。年輕的達·芬奇在他老師的祭壇畫《基督受洗圖》中所畫的兩個披衣的天使,就讓老師表現出了佩服的神色。
1477年,達·芬奇結束了自己的學徒生活,離開了弗裏基俄的畫室,開始了獨立的創作活動。他的創作日益顯示出他非凡的藝術才能,《吉涅芙拉·岱·賓奇肖像》畫得精細逼真,他不僅把主人翁不十分端正的五官真實地描繪出來,而且細致得幾乎把每一卷頭發都表現出來。
韋羅基奧的作坊是當時佛羅倫薩著名的藝術中心,經常有意大利人文主義者在這裏聚會,討論學術問題。達·芬奇在這裏結識了一大批知名的藝術家、科學家和人文主義者,開始接受人文主義的熏陶。達·芬奇在20歲時已有很高的藝術造詣,他用畫筆和雕刻刀去表現大自然和現實生活的真、善、美,熱情歌頌人生的幸福和大自然的美妙。
達·芬奇並不滿足他的這些才幹,他要掌握人類思想的各個領域。他眼光獨到,做事幹練,具有藝術的靈魂。有一次,他在山裏迷了路,走到了一個漆黑的山洞前。他在後來回憶這段經曆時說:“我突然產生了兩種情緒——害怕和渴望:對漆黑的洞穴感到害怕,又想看看其中是否會有什麼怪異的東西。”他一生都被這兩種情緒所羈絆——對生活的不可知性或無力探知的神秘感到害怕,而又想把這個神秘的不可知性加以揭露,加以研究,解釋其含義,描繪其壯觀。
在達·芬奇早期的作品中,不僅體現了他的人文主義思想,而且也日趨形成了他那精細、和諧、逼真獨特的現實主義藝術風格。1842年,他離開佛羅倫薩前往米蘭,在那裏,他進行了許多大型的藝術創作。在這些作品中,最有名的當屬為斯福查的父親法蘭西斯科·斯福查製作的騎馬雕像,被人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觀”,得到了同時代人眾口一詞的高度評價。
1495—1498年,達·芬奇完成了舉世聞名的藝術傑作——《岩間聖母》和《最後的晚餐》,從而奠定了他在世界美術史上不朽的地位。歐洲畫壇認為,《最後的晚餐》是所有偉大畫卷中的最佳珍品,是歐洲藝術的拱頂之石,是千古不朽的傑作。
1503—1506年,達·芬奇另一幅世界名作——《蒙娜麗莎》問世了,這幅畫非常優美,展現在人們麵前的是蒙娜麗莎天真無邪的心底和旺盛的生命力。
《蒙娜麗莎》的原型是威尼斯公爵夫人,當時威尼斯公爵請達·芬奇為其夫人畫一幅肖像。而當這幅畫作完成之後,達·芬奇因為太喜歡這幅畫,不舍得交工,就連夜打包,和仆人一起逃跑了。蒙娜麗莎的右手更被稱為“美術史上最美的一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