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加索的一生輝煌之至,他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活著親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進盧浮宮的畫家。在1999年12月法國一家報紙進行的一次民意調查中,他以40%的高票當選為20世紀最偉大的十位畫家之首。對於作品,畢加索說:“我的每一幅畫中都裝有我的血,這就是我的畫的含義。”全世界前十名最高拍賣價的畫作裏麵,畢加索的作品就占據4幅。
1973年4月8日,畢加索因患肺氣腫逝世,終年93歲。據統計,他一生創作的作品總數在8萬件左右。
喜劇表演大師卓別林
從貧苦自卑的童年到成功地塑造了無數成功的銀幕形象,卓別林的一生是向藝術高峰不斷探索、追求、創造的一生。他不愧是最偉大的喜劇大師和人類曆史上前無古人的電影大師。
1889年4月16日,查爾斯·斯賓塞·卓別林(charlie spencer chaplin,1889—1977)誕生於英國倫敦的一個貧民區。他的父母都是雜劇場的喜劇演員。卓別林出生一年後,他的父母便離了婚。此後,他和哥哥同母親生活在一起。
小卓別林長得聰明伶俐,非常喜歡唱歌跳舞。母親每次演出都要把他帶到劇院,讓他站在舞台幕後觀看演出。卓別林3歲那年的一天,母親正在台上演唱時,嗓子忽然啞了,唱不出聲來。不幸的是,她再也沒能恢複,不久,她便失業了。
自從母親失業後,家境越來越貧困,他們一再搬遷,最後,他們不得不住進了貧民收容所。3周後,兄弟倆又被送入漢威爾貧民孤兒院,此後,母子三人更是難得一聚。
一年後,他們的母親終於再次被厄運擊倒,她患上了精神病,被送進瘋人院。後來,母親病愈後,她靠給人做針線活賺些錢,把卓別林送進了學校。卓別林非常珍惜學習的機會,他總是有一種衝動,他要把自己的才能向同學們展示出來,他很喜歡詩歌和音樂。可是好景不長,迫於生計,卓別林戀戀不舍地離開了他喜愛的學校。經過父親推薦,不滿10歲的卓別林參加了蘭開夏童伶舞蹈班。在這裏,卓別林不僅學習了舞蹈,還想方設法學了一些其他的技藝。後來,母親不忍心看著卓別林日益蒼白、消瘦下去,就讓他離開了那裏。
為了掙錢養家糊口,卓別林做過報童、傭人,幹過吹玻璃工、印刷工,他甚至跟人學會了製作玩具船,並沿街叫賣。
不久,他母親因舊病複發被再次送入瘋人院,而那時,當水手的哥哥隨船去了非洲。11歲的卓別林不得不一個人孤苦無依地流落街頭。
卓別林一心向往當一名演員,並積極為此尋找機會。終於,他在一個巡回劇團找到了工作,這是他人生旅途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12歲的卓別林正式成了一名演員,長久以來的夢想終於變成了現實。從此,他跟隨戲班,過著漂泊無定、闖蕩江湖的生活。
隨後,他又在一個叫凱西的馬戲團裏做事。由於他對所刻畫人物的深刻理解與表演技巧的日益成熟,他很快贏得了老板與觀眾的歡迎。在劇團工作期間,他刻苦訓練、精益求精,不斷汲取古典幽默劇的優良傳統,初步形成了一套獨特的啞劇風格。雖然此時的卓別林經濟狀況大有好轉,但他仍然過著儉樸的生活,滴酒不沾。他最大的嗜好就是讀書,經常把自己置身於書籍的包圍之中,廣泛涉獵,如饑似渴,幾乎是不加選擇,所讀的書包括叔本華、尼采、莎士比亞等人的著作,甚至是醫學著作和政治論文也在其中。他急切地希望用知識武裝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