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講話條理清晰,有條不紊
講話吸引人的人都不是嘮叨或虛張聲勢之輩,他們在講話中很注意循循善誘,絲絲入扣,像春雨潤物滲透進聽者的心房。
人類的心理是很微妙的,有時聽眾並不因為你講的內容很有道理就完全信服你,他們還要顧及講話人的表達方式。即使是正式場合的談論,聲音過於激烈也會讓人產生“此人強詞奪理,所說之言不足為信”的想法,隨之,心理上會產生反感或者抵觸情緒。
有條不紊的談話,可給人以穩重之感。一般來說,優秀的推銷員幾乎都不是快嘴快舌之才。
這倒不是因為他們反應遲鈍,不善辭令,而正好相反,他們機警過人,能說善道。但他們清楚地知道,推銷商品並不光是能言善辯就可勝任的。比如,一味地吹噓“這種商品不錯”,顧客隻會對這種大肆鼓吹報之以疑惑和戒備;然而,當你慢條斯理、一板一眼地陳述商品的性能並動手操作,顧客就會因你所表現出的誠實而對你報以信任。招徠顧客的工作,是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技巧的。
人際交往也是如此。特別是在語言溝通中,如果隻顧快嘴快舌,就無法產生好的效果。有人認為,唇齒伶俐,可以在短時間傳播大量的信息,但卻沒有想到信息的價值是由講話者能否給對方以信賴感所決定的。一味地搶速度,隻能使對方感到你的輕浮,進而對你提供的信息產生懷疑。這樣,即便你提供的信息再多,也不能為人們所接受,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因此,與人交談時,應注意糾正語調生硬、語速太快的習慣。
要做到說話有條不紊,不妨試試以下幾個辦法:
(1)要有充分的準備
如果你在講話時對所要講的內容沒有認真考慮過,你肯定會感到無話可說,即使說起來也不會流暢自如。因此,必須在講話之前有充分的準備,或者寫成提綱,或者默誦、試講。你對講話的內容愈熟悉,你就愈能講得好,愈不會信口開河,無的放矢。
(2)學會對話方法
從心理學角度看,口頭語言有對話言語(聊天、座談、辯論、質疑等)與獨白言語(報告、演講、講課等)之分。一般來說,後者的要求更高,並且是以前者為基礎的。我們首先必須學會對話言語的方法,與別人很好地交流思想,才能在聽眾較多時有較好的效果。在與別人談話時,要耐心傾聽別人的意見,不可隨便插話或打斷別人的話頭,要“察言觀色”,注意對方的姿勢、表情和態度,要分析對方講話的得失,吸取其優點,舍棄其缺點。同時,自己的講話要含義明確,態度誠懇,並且當對方顯出厭倦或注意力渙散時,就要停止講話。
(3)勇於勤講多練
善於言辭的才能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環境的影響下,通過個人的實際鍛煉逐步發展的。因此,我們要克服害羞膽怯的心理,在生人麵前或人多的場合,要爭取講話的機會,勇敢地發表自己的意見。雖然開始時不一定會成功,甚至會遭到別人笑話,但不要介意,要認真分析自己講話失敗的原因,勤講多練,不斷改進,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說話的水平。
說話時的有條不紊,來源於思路的明確清晰和心理素質的不急不躁。
2說話有的放矢,一語中的
人人都有一張嘴,長嘴就是為說話,但從不同的人嘴裏說出來的話效果大不一樣。一言使人笑,一言使人跳,追求成功的男人應當會說話。要說女子話首先要做到有的放矢,簡明扼要,突出重點。表達自己的觀點,更應當講究章法,思路嚴密。這是提高說話水平的基本要求。
我們平時與人寒暄或作簡短的交談,一般都是比較隨便的,談不上條理清晰,但在正式場合,比如報告會、講座、演講等比較重要的講話,情況就不一樣了,這要求說話者對所說的內容有深刻的理解,並對整個說話過程做出周密的安排。一般來說,對說話過程安排有這樣幾點要求:
(1)把握中心
說話不是照本宣科,難免帶有水分,有時會插一些題外話,有時會發現已講過的某個問題有點遺漏需要臨時補充,這樣就容易雜亂。作為一個高明的說話者,應時刻把主題牢記在心,不管怎樣加插,不管轉了多少個話題,都不偏離說話的中心。
(2)言之有序
說話不能靠材料堆積吸引人,而要靠內在的邏輯力量吸引人,這樣才有深度。與寫作相比,說話是口耳相傳的語言活動,沒有過多的時間讓聽眾思考,所以邏輯關係要更為清晰、嚴密。話語的結構要求明了,善於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觀點和材料的排列,要便於理解、記憶和思考,所以要較多地采用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的順序安排。當然,時間順序最好按過去、現在、未來進行安排,這樣容易被聽者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