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論壯泰民族的創世神話農學冠
壯族創世神話中主要女神米洛甲、男神布洛陀和卜伯。米洛甲從花裏誕生,壯民尊之為花婆神;布洛陀和雷王、龍王,同時在石蛋裏爆出,成為三王;雷王管天,布洛陀管地上人間,龍王管海水。布洛陀安排萬物的生活,造火造屋,造牛給大家耕田。卜伯是布洛陀的後代,因天旱沒有莊稼收成,卜伯要雷王降雨,雷王不願,卜伯捉拿他想要殺他,吩咐伏依兄妹看好,不給他水喝。雷王騙取水喝,逃走前拔一顆牙送給伏依拿去種。雷王上天後發動洪水,這時,牙齒長出藤,藤上結葫蘆瓜,洪水來時,伏依兄妹躲進葫蘆裏免於一死。後來,伏依兄妹按照神意結婚,生下一怪胎,伏依用刀剁碎,把肉粒拋撒四方,便長成各個民族。此神話有些母題頗有價值:
一、宇宙由石蛋爆裂生成;
二、布洛陀和雷王、龍王是兄弟關係,他主管人間的事,是壯族始祖;
三、布伯鬥雷王,體現人的覺醒;
四、葫蘆瓜是洪水的聖物,它拯救了人類;
五、各民族為一母所生。
泰族創世神話中主要有拍耶天、卜郎生、昆布隆等男神。拍耶天派各種天神來治理人間,還送水牛到人間幫犁地,水牛死後,屍體上長出一條藤,藤上結出葫蘆瓜,葫蘆瓜裏有許多人,先出來的風泰、色泰後來成為卡族、高棉、孟族的祖先;後來出的有愣泰、羅泰、匡泰,成了老撾人、泰國人和越南人的祖先。卜郎生、昆布隆等教他們種田、織布、建房、建城市,教他們用鋤、刀、鏟、秤的方法,傳授音律和舞蹈知識。這個神話傳說的很多母題很有意義:
一、拍耶天派卜郎生、昆布隆等來到地上幫助人們安排生活;
二、神派的水牛死後長出藤條,藤上結出葫蘆瓜,瓜裏走出很多人,他們成為泰、越、老撾等國家的祖先;
三、葫蘆瓜還帶很多物種如稻穀、魚以及經書來到人間;
四、他們遊走一些地方之後定居下來。
兩國壯泰民族的神話都有:
一、萌蘆生人的母題,壯族神話中的葫蘆化生出各個民族,泰族神話中的葫蘆生出泰、老、越各國兄弟同胞;
二、兩族關於水牛、稻穀的母題,反映壯泰都是稻作民族;
三、祖先崇拜的母題,體現在兩個民族逢年過節祭祖的習俗相同;
四、自然崇拜,如雷王崇拜、穀物崇拜、水牛崇拜等信仰相同或近似。
壯泰民族的神話也有一些差異:
一、是由於兩個民族後來受到異族文化影響不同,壯族更多受到儒教、道教的影響,泰族更多受到婆羅門教的影響;
二、是由於兩個民族生活的地理環境、氣候、族際關係的不同,因而在傳承過程中吸收了新的要素,淘汰了(遺忘了)一些傳統的東西。
壯泰民間故事:生活方式與文化方式
(泰)素宛娜格良格萊裴
對壯泰民間故事進行比較研究發現,典故、民間故事、古老神話故事、哲理故事及幽默故事等各種故事中都反映出兩個民族的風俗文化有許多一致的特征。
壯泰民間故事反映了農業社會的生活方式、耕種、對雨水的依賴、對代表豐收的神靈的崇拜等。民族與地方的英雄典故反映了人類與大自然以及人類本身的鬥爭。同時,古老神話故事與幽默故事反映了人們積極的世界觀,如有幽默感、用犀利的語言開玩笑、諷刺等,以及反映了未來生活更美好的願望。
從歌舞及其傳授看壯泰民族同源關係覃乃昌
一、壯泰民族對“唱歌”一詞的叫法基本相同,但對“舞”的叫法不一樣
唱歌,泰族叫,壯族叫(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壯語中除“唱”叫Qi:g,“歌”叫si,是借用漢語外,其餘與泰語基本相同。即壯泰兩個民族都把唱叫r〇:g,把歌叫pi:i](壯族叫pi,略有差別)和b:n。
ro:g在壯語中有喊、叫的意思,也有唱的意思。有一部分壯族地區在漢語的影響下,用Q坤表示唱,而ro:g僅用於表示喊、叫和(動物的)吼、嘯、咆哮;還有一部分地區(主要是壯語南部方言區)仍用r:g來表示唱。由此可見,壯語和泰語中“唱歌”一詞的叫法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