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壯泰民居:泰中共同文化考察總印象
(泰)威拉潘.西那瓦
“台-泰”或“傣-壯”是對現今居住在中國南部,緬甸部分地區,泰國、老撾、越南北部一帶的少數民族的稱呼。這些地區的民族一直是一些學者研究與爭議的話題,認為這些民族也就是過去居住在中國南部意為百族蠻人的“百越”民族,因為在兩千多年前就曾記載在中國的史書裏。不管怎樣,語言學家把壯語與台語歸為同一語族,也就是“侗-台”語族。這支語族是支大語族,可以細分很多語支,其中最大的為“壯-台”語支。現今若使用侗-台語族如壯語、泰語的語言發音,發現它們之間有一定的聯係,可以表明原始侗一台語族也就是百越語言或是從百越語言演變而來(塔文斯卡格順2006:96)。
因此,可以說“台-傣-壯”在過去應該有著很深的關係,也許他們的祖先來自百越民族。對於壯泰民居的研究,據知還未有學者進行深入的研究,大部分學者隻是比較研究台-傣民族當地建築與國內外的文化習俗,如名譽教授恩斯裏巴恁與其他學者在泰國科研基金委資助下對中國南部、越南、老撾北部、泰國北部、緬甸撣邦的傣族建築的研究成果正處於出版階段;而藝術大學研究項目“壯族”還正在進行中。
首先,我們要對人類賴以生存的四要素之一的民居有一定的了解,要了解地方建築對當地文化、生活方式有著怎樣的重要性與意義。
“地方建築”這個詞來自英文的VernacularArchitecture,意思是人們在各個社區或地方建立起來的所有類型的房屋,主要指民居建築。對於地方民居的重要性,HistoryoftheHouse—書撰寫前言的SirRobertMattew認為民居建築的重要性是比時間更具價值的建築(TimelessQuality)(維瓦德米亞潘,1998:55)。他認為地方建築是人類社會與文明總的現象(Phenomena)中的一部分,因為是展示人們不同生活方式的事物。當研究後發現“地方建築將使研究者更加明白社會狀況,因為民居反映了隱藏在建築物裏的大眾文化(PopularCultuer)”(維瓦德米亞潘,1998:56)。地方建築是一種非兩三個聰明人能創造出的藝術作品,而是社會每一個人根據長時間的社會實踐與經驗而創造與發明的成果,是人類的寶貴遺產與文明的化石,是表明民族特征的文明根源(藝術大學,1999:b-1)。
因此,去年當筆者有機會跟隨泰國國家科研委哲學組到中國考察中泰共同文化時,有機會對雲南、廣西的傣族、壯族的建築進行初步的考察。可以觀察到:有跡象表明這兩個民族在過去有共同的印象(Collectivememory)。這表明,很多方麵的相似點應該可以引入更深層次更具體的比較研究。
壯泰民居比較研究可以分為三部分:即傣-台-泰民族民居、壯族民居、從壯泰民居看兩民族在過去的共同印象。
第一部分:傣-台-泰民族民居
在這裏將總結性地介紹傣-台-泰民族民居(以傣族為主),內容分為兩點,即泰國境內的傣式民居與中國境內的傣式民居。
1.泰國的傣式民居
這可以說當今泰國境內的傣式民居己有很大的變化。原因是新時代地區經濟的繁榮發展,全球化潮流引發社會基礎結構的變化,交通愈加便利,通信便捷,傳統的傣式民居越來越難找,由於民居建築的功能、材料、樣式逐漸西方化,若與緬甸、老撾、越南和中國邊境的傣式民居比較,傳統傣式民居在泰國所剩太少。總的來說,假若我們要考察傳統的傣式民居,必須到上述國家去考察。關於泰國傣式民居的介紹可以分為三個小點。
1.1根據地區與語言劃分體式民居的特點。
大傣民居(傣欒,也稱為肯)
這是泰國北部西邊傣族的民居,大部分分布在夜封頌府與達府,伸延至緬甸撣邦一帶。據說,大傣民族由來已久,先前稱為科善辟王國,以中國德宏的孟茅(瑞麗)為中心。
傣勒民居(有時也稱昆蒙民居)
這是自稱為勒的傣族人的民居,建在一些大地區如中國的西雙版納一帶,老撾琅勃拉邦(舊時稱為瀾滄王國)一帶,泰國北部地區如清萊、清邁、南邦、帕堯、帕府、難府等,可以說擁有人口數量僅次於傣元或蘭那的傣族。
這些傣族人一部分由於曼穀王朝一世王時期的對外戰爭而被驅趕而來。
傣佬民居(黑泰,也稱泰宋)
這是居住在越南、老撾北部的傣族人民居。大部分的學者相信,傣佬人與壯族人應該有著緊密的淵源關係,這可以從兩個民族的語言與服飾看出來。泰宋民居的建築特點要比其他傣族人的傳統,大部分為捆綁式建築,屋頂多鋪蓋稻草或亞塔耶子葉。傣佬人多居住在碧武裏、勒武裏一帶,他們是由於200多年前的泰緬戰爭而被迫從清盛一帶遷徙而來。
傣元民居(昆蒙民居、蘭那民居)
傣元人是傣族中一支擁有著悠久曆史的民族,與清盛城有著一定的關係(清盛城是蘭那王國蒙萊王的祖先所建的王城),與傣勒人也有著緊密的關係,因此傣元人的民居特征與生活習俗與傣勒人非常相似。
傣暹羅民居(中部泰式民居)
傣暹羅民居是與其他傣族民居同樣具有悠久的發展曆史的民居,但在建築材料與木材工藝製作上要比其他民居先進多,是一種不使用釘子的建築,也是一種獨具特色的完整式(Prefabricated)的建築(大部分具有密閉,屋簷相連接的特征),即:寬敞;以外廊來連接整棟房子;每間房子明顯地具有不同的使用功能,如廚房、臥室、休息間等;由於地處平原,氣候炎熱,所以通風性好;可以以外廊為鏈接進行房子的擴建。而居住在寒冷地區的其他傣族人的民居由於需要溫暖,房子的建築為密集型,開敞的關口很少。房子的擴建得在自己的地盤上另起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