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樹立正確的養生保健觀點。古人說:“養生莫若養性,養性莫若養德。”所謂養德就是注重道德修養。隻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心胸開闊,開朗樂觀,生命之樹常青。
第二,培養寬宏大度、襟懷坦白的品格。憤世嫉俗,對周圍的一切都看不慣,整天牢騷滿腹、怨天尤人,這些負麵情緒對身體健康都非常有害。
第三,廣交朋友,樂於互相交談。當你遇到困難、受到挫折,甚至遇到不幸時,首先要冷靜下來,控製一下自己的情緒,然後向親朋、同事傾訴苦衷,從他們的勸告和開導中得到力量和幫助,這樣,苦悶的情緒會慢慢消失,心情會變得豁達、輕鬆。
第四,培養廣泛的興趣。琴棋書畫,養育魚鳥,種植花木都是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或者在情緒不佳時或緊張的工作之後,聽一聽相聲,欣賞一下優美動聽的音樂,這都有利於緩解緊張的情緒、消除心理上的苦悶。尤其是老年人,更應用豐富多彩的生活調劑、點綴晚年生活。
《黃帝內經》中的“五勞”和“七傷”
在中醫學裏,有“五勞七傷”之說,用來形容人身體虛弱多病。什麼是“五勞七傷”呢?《黃帝內經》認為,“五勞”是指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七傷”是憂愁思慮傷心,大怒氣逆傷肝,寒冷傷肺,大飽傷脾,房勞過度、久坐濕地傷腎,恐懼不節傷誌,風雨寒暑傷形。總的說來,這些均為諸虛百損之症。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五勞”。
“久視傷血”,是指如果一個人常時間用眼視物,不但會使視力下降,還會導致人體“血”的損傷。因為肝主血,人的視力有賴於肝氣疏泄和肝血滋養,故有“肝開竅於目”的說法,所以眼睛過度勞累會損傷肝髒,進而影響血的調節。也因此,如果盯著電視或電腦太長時間,不但會損傷肝髒,還會消耗體內的血。
“久臥傷氣”,是指人如果隻躺臥不運動,體內的氣脈就運行不起來,就會傷及人的肺氣。
“久坐傷肉”,“久坐傷肉”其實傷的是脾,在辦公室裏經常會遇到這種人,他就喜歡坐著,從不起來走走,非常的懶,能坐就不站著,能躺著就不坐著,這樣的人其實脾濕已經非常嚴重了,由於不愛運動,脾的運化功能非常差,才會出現這種狀況。
“久立傷骨”,“久立傷骨”其實傷的是腎,因為腎主骨,如果老站著的話,就會傷及腎,腰部、腿部就會出現問題。
“久行傷筋”,“久行傷筋”其實傷的是肝,因為肝主筋,過分勞累和運動就會傷及肝髒,肝髒就會出現問題。
接下來再認識一下“七傷”。
“憂愁思慮傷心”一個人如果過於憂愁思慮就會傷心神。
“大怒氣逆傷肝”,一個人在大怒的時候對肝髒損傷很大,除此之外,即使大怒時憋著、忍著也會傷肝,所以最好不要生氣。
“寒冷傷肺”,現在很多人不顧及自己的身體大量喝冷飲,這樣對肺氣的傷害是很大的,而且也傷胃。有一些孩子臉上有痤瘡,很可能就是因為過度喝冷飲造成的。
“大飽傷脾”,一個人如果吃得過飽就容易傷脾,脾的運化功能不好,就會傷及身體。
“房勞過度、久坐濕地傷腎”,如果房事頻繁或者久坐濕地就會傷腎。
“恐懼不節傷誌”,如果一個人整天處於恐懼的狀態下,就會傷及腎髒,從而影響一個人的誌氣,因為腎主誌。為什麼小孩子誌向都很遠大?因為他們的腎精非常足,而成人以後腎精就沒那麼足了,所以,誌氣也就大不如從前了。
“風雨寒暑傷形”,如果一個人不根據氣候變化來穿衣,那麼對他的形體的傷害是非常大的。有些女孩子覺得小腿肚比以前粗了,其實就是因為平常不保護好腿部,讓其受寒,為了抵禦寒冷,更多的脂肪就會積聚在腿部。
造成“五勞七傷”的原因很多,有的還與食品的“五味”、節令的“四時”,甚至風向的方位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養生學認為:在養生時,要注意酸、甜、苦、辣、鹹的適量,切不可偏食;在生活起居上,要按季節的交替、冷暖,適時增減衣服,適當鍛煉,順乎自然。這些都是強身健體,預防“五勞七傷”的必要措施。歐陽修曾雲:“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身。”講的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