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培固國醫智慧元氣的是《黃帝內經》 (3)(1 / 3)

我們常常聽到,也經常說到“買東西”,可大家想過沒有,為什麼是“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

宋代王安石,有一次上朝,路遇提籃的購物者,問:何往?答:買東西。“為何買東西不買南北?”購物者啞然。王安石嫣然一笑,答曰:“東通於木,西屬金,南為火,北為水,中間是土,提籃金木能盛,水火土不能盛也,故曰買東西。”王安石的意思就是說金和木為可盛受之物,是用手就可以拎著去以物換物的,而水、火、兔是不能盛受之物,是不能用來盛東西的,所以人們常說“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

中國人罵人也是有講究的,為什麼罵人說“不是東西”,而不說“不是南北”呢?這是因為,不是東西,就隻能是南北,而南在五行中代表的是火,北在五行中代表的是水,水火是無情的,罵人“不是東西”,其實就是在罵這個人無情無義。

可見,中國的有一些東西是很有文化內涵的,而不是毫無意義的,學習《黃帝內經》就能讓人領悟到這種文化的內涵。

2.古時候斬犯人為什麼要在秋後行刑

電視上經常說“秋後問斬”,為什麼古人對犯人執行死刑要選擇秋冬季節,而不選擇春夏呢?

古人認為,春夏兩季萬木蔥蘢,正是植物和動物生長的季節,是一切生發的季節,這個時候是不能起殺心的;而秋冬季節一片蕭瑟的景象,為了順應這個肅殺之氣,古人就選擇這個時候對犯人執行死刑。這個問題可以從《黃帝內經》中的東南西北方位圖看出,春天是生發的,秋天卻是收斂的,故春天不能有殺機,而秋天就可以。

那“秋後算賬”的說法是怎麼來的呢?北方的農作物每年隻耕作一次,所以秋後農作物收割後就有了經濟收入,而在這一年中欠下的費用就可以在秋後算清了。北方的一些農村,農民常在一些小的經銷店購買生活用品,到秋收後一起結算,這就稱為“秋後算賬”。秋天在五行中屬於西,西代表收斂,這個時候也是收錢的時候了,也可以這樣理解。

3.古時打仗為何進攻時要擊鼓,收兵時要鳴金

古時兩軍作戰時用鼓和金發號施令,擊鼓則進,鳴金則退。這與中醫理論有何關聯呢?

從《黃帝內經》中的東南西北方位圖可以看出,屬金的西方代表收斂,而屬火的南方代表輸布,屬水的北方代表收藏,戰鬥完成了,就該回來了,其實這就是“收斂”的過程。

屬木的東方代表生發,古時候作戰用的鼓都是木頭做的,敲鼓就是讓人體陽氣生發起來,鼓舞戰鬥士氣。

4.為什麼“冬吃蘿卜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

民間有句諺語“冬吃蘿卜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很多人可能不解,為什麼冬天很冷還要吃涼的蘿卜,夏天很熱還要吃很熱的薑呢?

冬天的時候,人體氣機慢慢地開始外散,到夏天的時候,所有的陽氣外散到末梢,就會出汗。由於夏天陽氣到了末梢,人體內部就形成了一個寒的格局,就是我們的五髒六腑都是寒虛的,是陰的格局,所以夏天的時候要吃點熱的東西。很多人在夏天覺得熱,就會喝很多的冷飲,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喜歡喝冷飲實際上是因為胃裏有寒氣,熱出來攻這個寒,就形成一種燥熱,而這個時候越喝冷飲就會越渴,反而喝一點溫水還更好。在古代,夏天不主張吃肉,即使吃也要剁得特別碎。冬天吃蘿卜的道理跟夏天吃薑的道理正好相反,吃蘿卜就是用這種比較清涼通氣的東西,把內熱的局麵稍微通調一下,使人體達到陰陽平衡,這是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5.急救時為什麼經常要掐人中

有人突然暈倒時,有經驗的人往往會先掐他的人中,很多時候,暈倒的人就會蘇醒了,這是為什麼呢?

人中是人體一個很重要的穴位,它關涉兩個重要的經脈。人體從前陰和後陰的中間叫彙陰穴,從彙陰穴中延伸出一條經脈,叫督脈,這是人體的一條大陽經,而且是最重要的陽經;從前胸正中線一直到頭部也有人體的一條重要的陰經的脈,叫任脈。人中就是這兩條最重要的任督二脈的交彙處,在古代這個穴位叫“壽宮”,就是說長壽與否看人中;還有叫“子停”,就是將來後代的發育情況如何也要看人中。也就是說,人中是陰經和陽經的溝渠,從它可以看出陰陽的交合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