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名醫華佗的延年長壽秘訣(1)(1 / 3)

從“麻沸散”說起

《三國演義》裏有這樣一段:蜀國大將關羽在與魏國曹仁軍隊戰鬥的時候,右臂中了有毒的流箭,滿臂紅腫,非常危險。部下請了當地名醫為關羽治療,名醫看了傷口後,決定施以手術,並建議麻醉。關羽不肯用,醫生便把他的患臂縛在木架上的鐵環中,在局部塗抹了強烈的麻醉藥,拿出尖刀刮盡了腐肉和受損的骨膜,搽上了藥,又用絲線把傷口縫好,使關羽保存了性命和手臂。

小說中的這位名醫就是華佗,裏麵的麻醉藥就是華佗發明的“麻沸散”。

華佗是東漢末年和三國年間傑出的醫學家,他首創的“麻沸散”這一中藥全身麻醉劑,使祖國醫學一直位列世界前茅。此外,華佗精通醫術,在內、外、婦、兒、針灸各科都很有名,尤以外科著稱,被後世尊稱為“外科鼻祖”。

甘陵國相夫人,懷孕六個月時,有一天忽然覺得腹痛難忍,急忙求華佗醫治。華佗診脈後發現胎兒已死,是胎兒腹死症,便讓相夫人喝下一碗湯藥,不久死胎墮下,相夫人平安無事。

廣陵太守陳登得病,麵色赤紅,胸中煩懣,不思飲食。後來請來華佗,診脈後,華佗說:“太守胃中有蟲,欲成內疽,是腥物所為。”遂開出湯藥二升,陳登喝完藥後不一會兒就吐出很多紅頭的蟲子。自此,陳登的病情便慢慢好轉。

有一危急病人求華佗診治,華佗見患者麵色蒼白,鼻翼翕動,呼吸微弱,兩腿蜷曲,便以手捫其腹部,其大叫疼痛。華佗說:“此病是腸癰,針藥已不濟事,必須剖腹治療。”病者聽後甚為害怕。華佗安慰他說:“此種疾病我已治好多例,頗有把握,你不必恐懼。”華佗令弟子樊阿、李當之準備刀剪、藥物,又叫患者酒服麻沸散,即醉失去知覺,師徒三人進行剖腹手術。華佗將腐爛部分切除,即行縫合,敷上藥膏。術後不到一個月,病人即痊愈。

農村一婦女患病,忽冷忽熱,熱時出汗,冷時打顫,好像瘧疾,又不是瘧疾,治療多年不愈。後來遇到華佗,華佗診斷為寒熱內泣症,囑咐其家人說:“先用冷水為其洗身,讓其臥床蓋被,在室內生火加溫,使其出汗,當即病除。”其家人照辦,果然痊愈。

華佗身懷絕技,治療疑難雜症,診斷無誤,藥到病除,不勝枚舉,被人們稱為神醫。此外,華佗還是個養生專家,《後漢書·華佗傳》有華佗“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的記載。華佗之所以長壽,和他精通養生之道,並身體力行是分不開的。

華佗的健身秘術——五禽戲

華佗不僅精通醫術,還深諳養生之道,他所創立的五禽戲就是最好的證明。

關於“五禽戲”有這樣一個故事:

據說華佗年輕時去公宜山采藥,爬到半山腰時發現了一個洞穴,他很好奇,正想進去,忽然聽到裏麵有人在談論醫道,他就站在洞外聽。他聽得入了神,聽著聽著,聽見那兩個人談起了華佗,這可把他嚇壞了。他正要轉身離開,忽然聽見一個人叫道:“華生既已來了,何不入內一敘?”華佗隻好硬著頭皮走進去,看見兩位白發長須的仙人。他們向華佗傳授了一套健身功法,模仿虎、鹿、熊、猿、鶴的姿態去運動,這就是著名的“五禽戲”。

當然這隻是傳說,“五禽戲”是華佗總結前人養生的經驗,模仿虎、鹿、熊、猿、鶴五種動物的形態發明的。

從中醫的角度看,虎、鹿、熊、猿、鶴五種動物分屬於金、木、水、火、土五行,又對應於心、肝、脾、肺、腎五髒。模仿它們的姿態進行運動,正是間接地起到了鍛煉髒腑的作用,還可以使全身的各個關節、肌肉都得到鍛煉。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五禽戲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鍛煉方式。它能鍛煉和提高神經係統的功能,提高大腦的抑製功能和調節功能,有利於神經細胞的修複和再生。它能提高肺功能及心髒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提高心髒排血力,促進組織器官的正常發育。同時,它還能增強腸胃的活動及分泌功能,促進消化吸收,為機體活動提供養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