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養生學素有“紅豆補心髒,黃豆補脾髒,綠豆補肝髒,白豆補肺髒,黑豆補腎髒,五豆補五髒”之說。豆類含有豐富的賴氨酸和生物類黃酮,享有“植物肉”、“綠色的乳牛”等美譽,成為中國人物美價廉的優質蛋白質以及鈣和微量元素鋅的最佳來源。豆類是能與動物性食物相媲美的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
在食用時各取紅豆、黃豆、綠豆、白豆和黑豆分別浸泡,使之發芽三天,然後,每天吃紅、綠、黃、白、黑不同顏色的豆芽,既可使心、肝、脾、肺、腎五髒都得到大大的補益,又可促進鐵、鋅的吸收利用,是一種很好的調養勞傷的保健方法。
陰性病與陽性病的防治
華佗認為人類的疾病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陰性病,一種是陽性病。陽性病的主要特征是發病快,治愈得也快。這類病主要由熱引起,而熱氣往往是通過人的上半部,如頭部和臉部侵入人體,在人體中往往表現出肢體舒張、腫脹,活動遲緩,筋骨不適等症狀。因此,尤其是在夏天,人們要注意頭部的涼爽,並保持清醒。但在給頭腦“降溫”的時候最好的方法不是“以冷製熱”,而是”以熱製熱”。在高溫季節,運動勞作後頭部易出汗,這時血管擴張,如果用冷水衝洗,有可能引起顱內血管功能異常,發作時會有頭發暈、眼發黑、嘔吐的現象,嚴重的可能會引起顱內大出血。夏天氣溫接近人體的溫度,人體散熱方式以蒸發為主,所以“以熱製熱”,用熱來除熱才是比較好的養生方法。如在夏天,人的臉麵和軀幹難免多汗,及時擦汗可促使皮膚透氣,使用熱毛巾擦臉擦身,才能適應人體降溫。
陰性病發病慢,治愈也慢。陰性病的發生主要由寒引起,寒氣主要從腿腰下部侵入人體,人在有寒邪的時候表現為肢體蜷縮、筋骨拘攣等。防治陰性病最好的方法就是驅除體內寒氣,注意保暖。下麵給大家介紹幾種驅除體內寒氣的方法:
1.泡腳法
俗話說“寒從腳下起”,腳對頭而言屬陰,陽氣偏少。而且,雙腳遠離心髒,血液供應不足,長時間下垂,血液回流循環不暢;皮下脂肪層薄,保溫性能很差,容易發冷。腳部一旦受涼,便會通過神經的反射作用,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縮,使人體的血流量減少,抗病能力下降,以致隱藏在鼻咽部的病毒、病菌乘機大量繁殖,使人感冒,或使氣管炎、哮喘、腸病、關節炎、痛經、腰腿痛等舊病複發。因此,我們要養成臨睡前用熱水泡腳的習慣。具體方法如下:
先用溫水浸泡(女性水要淹到小腿三分之二處近三陰交穴,男性到腳踝即可),再慢慢加熱水,泡到腳熱、微微出汗就可以休息。
2.按摩法
按摩可以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加速血液循環,有效祛除寒氣。具體方法是:每晚泡腳後,按摩腳心的湧泉穴五分鍾,然後拍打兩個小腿,直到微微發脹為止。
3.薑紅茶驅寒
民間有“冬天一碗薑糖湯,祛風祛寒賽仙方”、“冬有生薑,不怕風霜”的說法。生薑性溫,其所含的薑辣素,能刺激胃腸黏膜,使胃、腸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強,能有效地治療因吃寒涼食物過多而引起的腹脹、腹痛、腹瀉、嘔吐等。
在五味中,生薑味辛。辛主散,故能發汗、驅風散寒。在吃過生薑後,會有發熱的感覺。這是因為它能使血管擴張,血液流動加速,促使身上的毛孔張開,從毛孔滲出的汗液不但能把多餘的熱帶走,同時還能把病菌放出的毒素、人體內的寒氣一同排出體外,所以身體受了寒涼,吃些生薑就能及時驅寒。
紅茶具有高效加溫、強力殺菌的作用,生薑和紅茶相結合,就成了祛寒除濕的薑紅茶。此外,衝泡時還可加點紅糖和蜂蜜。但患有痔瘡、或其他忌辛辣病症的,可不放或少放薑,隻喝放了紅糖和蜂蜜的紅茶,效果也不錯。
另外,介紹一下薑紅茶的製作方法:
材料:生薑適量,紅茶一茶匙,紅糖或蜂蜜適量。
做法:將生薑磨成泥,放入預熱好的茶杯裏,然後把熱紅茶注入茶杯中,再加入紅糖或蜂蜜即可。生薑、紅糖、蜂蜜的量可根據個人口味的不同進行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