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關穴位於手掌內側手腕處橫紋,往上約三指寬的中央。經常按摩內關穴可治療心痛、心慌、胸悶、氣短、嘔吐、眩暈、中風、偏癱、哮喘、偏頭痛、肘臂攣痛、手麻等疾病,並可預防各種心髒疾病,增強心肺功能。
13.命門穴
命門穴位於後背兩腎之間,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門穴為人體的長壽大穴,經常按摩刺激它可以強腎固本、溫腎壯陽、強腰膝、固腎氣、延緩人體衰老,並對陽痿、脊強、遺精、腰痛、腎寒陽衰、四肢困乏、行走無力、腿部浮腫、耳部疾病等症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14.會陰穴
會陰穴位於人體肛門和生殖器的中間凹陷處。顧名思義,會陰就是陰經脈氣交會之所。此穴與人體頭頂的百會穴為一直線,是人體精氣神的通道。百會為陽接天氣,會陰為陰收地氣,二者互相依存,相似相應,統攝著真氣在任督二脈上的正常運行,維持體內陰陽氣血的平衡,它是人體生命活動的要害部位。
經常按摩會陰穴,能疏通體內脈結,促進陰陽氣的交接與循環,對調節生理和生殖功能有獨特的作用。同時還可治療痔瘡、便血、便秘、婦科病、尿頻、溺水窒息等症。
15.勞宮穴
勞宮穴位於手心處,這個穴位很好找,把手自然握拳,中指所停留的那個地方就是勞宮穴。勞宮穴是人體氣機最敏感的穴位,通過勞宮穴補養心髒的速度非常快。另外,如果在一些場合覺得緊張,手心出汗、心跳加快、呼吸困難,這時你不妨按按左手的勞宮穴,它可以幫你找回從容自信的感覺。
常見病的經絡穴位療法
在《針灸甲乙經》中,皇甫謐記載了大量的經絡穴位,並指出了各部穴位的適應證,以及它的防病治病功效,這裏我們就現在一些常見病的經絡穴位療法做些簡單的介紹。
1.精神抑鬱
現代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生活節奏也逐漸加快,處於生活和事業重壓下的人們極容易受到情緒困擾,其中抑鬱症最具普遍性。而按壓太陽穴則可以加快恢複正常情緒的速度。
不光是煩惱,對於頭痛、頭暈、用腦過度造成的神經性疲勞、三叉神經痛,按壓太陽穴都能使症狀有所緩解。
2.口臭、內分泌失調
口臭多是由胃熱引起,治療時最好的辦法就是敲胃經。因為敲胃經可以驅胃火,一直敲到小便的顏色恢複淡黃清澈為止。
3.感冒
人體經絡穴位是複雜的,它的功能也是多種多樣的,所以這節裏,我們主要講述上麵沒有提及的穴位的其他治病功效。
在前麵我們提到,感冒了可以按揉太衝穴,此外,還可以用左手中指在右手掌心,即勞宮穴用勁摩擦,直到自己覺得發燙,就把中指按在左邊鼻翼的下方,反複3~4次。然後再用右手中指在左手勞宮穴摩擦發燙後,按在右邊鼻翼的下方,反複3~4次,可有效防治感冒。
4.失眠
按照身體十二經的氣血循行來看,肝經的經氣在醜時最旺,就是淩晨1~3點,這個時候人應在熟睡之中,但有人卻失眠。中醫裏講心主神、肝主魂,本來到晚上的時候這個神和魂都該回去的,但是神回去了魂沒有回去,這就叫“魂不守神”,解決辦法就是讓魂回去。每晚臨睡前刺激肝經上的太衝幾分鍾,人就感到心平氣和了,自然也就能安然入睡了。
5.慢性疲勞綜合征
人們在工作、學習、運動、旅行中經常會出現筋疲力盡、勞累不適或肌肉酸痛等現象,這主要是由於肌肉疲勞導致了經絡阻塞,而經絡阻塞反過來又加重疲勞。所以最好的解除疲勞的方法就是敲胃經及按揉足三裏穴位。
6.便秘
除了調節日常飲食和生活習慣外,便秘患者還可以借助經絡穴位按摩,首先就是每天按摩足三裏3分鍾,然後進行順時針摩腹。摩腹要在飯後1小時左右開始操作,時間要在10分鍾以上。這個方法很簡單,不管是走路還是坐著看電視都不影響。
7.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可以按揉合穀穴和足三裏,很多人知道按揉合穀和足三裏隻是增強體質的方法,但它可以間接調理高血壓。而治、防高血壓的更直接的方法就是敲肝經和腎經。高血壓發病的原因是經絡失控引起肝陽上亢和腎氣陰虛。既然如此,隻要通過敲肝經和腎經,使血氣暢通,使失控的經絡恢複其調控作用,達到高亢的肝經陽氣下降,心情平和,同時腎陰逐漸充實,陰升陽降,實現陰陽平衡,血壓自然下降。
把經絡保養好,人體才能更健康
經絡防病治病的功效是不容忽視的,所以我們要注意保養經絡,讓它暢通無阻。有人把對經絡的保養問題作了一個比喻:經絡就像道路,生活習慣就如道路上的紅綠燈,各種不良生活習慣就是這些紅燈,紅燈的停止是為了綠燈的暢通。這是多麼形象且生動的描述啊,在我們的一生中,處處都設有紅燈,如大量吸煙、長期貪杯、縱欲風流、長期熬夜、飽一頓饑一頓、暴飲暴食、情緒總處在極度緊張和疲憊的狀態中,以及各種違背自然規律的生活習慣,這些紅燈會堵塞你的經絡。處處闖紅燈,你的健康之路還能走多遠?你的身體將會比交通堵塞的道路還要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