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努力讓孩子吃好
有統計顯示,全國青少年中的“小胖墩”和“豆芽菜”都在逐年增多。我們都知道“豆芽菜”是一種營養不良,其實營養過剩的“小胖墩”也是一種營養不良。
孩子在十歲之前,身體與智力發育快,身高、體重增長迅速,如果因為飲食不合理導致孩子營養不良,不但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還會影響孩子的智力、情緒和性格,而這些將終生“陪伴”孩子,影響孩子成年後的生存質量。所以,父母要在孩子生長發育過程中,保證孩子飲食合理、均衡。
此外,還有一點是需要注意的,有的孩子盡管被家長非常盡心地照顧,可還是長不好,這種情況多見於先天不足、常常生病的孩子。這些孩子一生病就吃藥,吃藥後胃口被破壞了,不願意吃飯;而不願意吃飯的孩子抵抗力就會下降,更容易生病,生病後又要吃藥。這種反複使孩子的身體陷入了惡性循環,其根本原因是藥物破壞了孩子的胃口,影響了胃、腸對食物的消化、吸收,所以家長必須學會保護和調理孩子胃、腸的方法,這也是保證孩子氣血充足、身體強健的很重要的方麵。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做父母的要了解一些營養知識,了解孩子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合理地為孩子安排一日三餐。
2.努力讓孩子睡好
睡眠是健康的保證。孩子睡得足、睡得好,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中醫有句話叫“胃不和則臥不安”,即為此意。胃、腸消化功能不好,對人體造成的直接影響就是氣血不足,而氣血不足又會造成身體虛弱,所以睡眠質量的好壞,直接反映了身體的強壯與虛弱。而且對孩子來說,它還直接影響到性格、情緒和智力。現代社會有心理疾病的孩子越來越多,這些都與睡眠時間不足、質量不好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這一點請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不要小看睡眠,不要占用孩子的睡眠時間讓孩子去學習那些將來並不一定會用得上的知識。隻有保證孩子的充足睡眠,才能保證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才能保證孩子的智力不受損傷。
所以,父母要多關心孩子,幫孩子蓋好被子別受涼,平時多給孩子按摩,疏通經絡等,這樣孩子的睡眠質量一定會高。
3.努力讓孩子玩好
孩子一般都愛玩愛動,但父母卻怕孩子磕著累著,或者怕影響孩子的學習,就剝奪了孩子玩耍、運動的時間。
運動不但能帶給孩子強壯的體魄,同時還能發展孩子的智力,消除大腦的疲勞,讓孩子擁有開朗、堅強的性格,而且也是培養孩子高情商的最佳途徑。所以,家長千萬不要輕視玩耍及鍛煉對孩子生長發育所起的作用,它比你想象的要重要得多。當你剝奪孩子鍛煉、玩耍的時間而讓他去做習題、上補習班的時候,你其實是在做“揀了芝麻丟西瓜”的不明智的事情,因為你讓孩子錯過了心髒、肺、骨骼等發育的最佳時期。這種對孩子身體所犯下的錯誤,是以後用什麼方法也彌補不了的,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是長久的。
如果所有的父母都聽從錢乙的建議,按照上麵說的去做,讓孩子吃好、睡好、玩好,那麼很快就會發現原先弱不禁風的孩子變得健康強壯起來。
若要小兒安,常帶三分饑和寒
宋神宗的姐姐長公主的小女兒病了,長公主派人請遍了京都的名醫,用遍了各種各樣的貴重藥品,女兒的病還是不見好,可把一家人給急壞了。正在這時候,聽人說山東有一位著名的兒科醫生叫錢乙,擅長治療小兒的疑難病症。長公主立即派人火速趕到山東,把錢乙請到了汴京。
錢乙看到孩子身體虛弱、臉色枯黃,原以為是得了什麼大病,當他檢查完以後,坦率地對長公主說這孩子得的是“富貴病”。錢乙說:“你的孩子,是平時吃的油膩食品太多了,脾胃阻滯,消化不良,不思飲食;穿得也過於暖了,缺少鍛煉,弱不禁風,難禦風寒。因此,身體瘦弱,臉色枯黃。這種病要治好很容易,但今後如果不加注意,即使這次把她的病給治好了,以後有可能還會再犯的。”
長公主聽了錢乙的話,便問他今後應該怎麼辦才好?錢乙說:“常言說:小兒無凍餓之患,而有飽暖之災。若要小兒安,須帶三分饑和寒。小孩子飲食次數不要太多,也不要吃得太飽,以免傷及脾胃。穿衣服最好輕薄一些,不要穿得太厚太暖,讓她多到戶外遊戲活動,這樣可以活動筋骨、暢通血氣,體格就會變得壯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