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春天了手腳還是冰涼的
有很多人到了春季手腳還是冰涼的,這主要是由於人體在冬天精氣養得不足造成的。我們知道,春季是萬物生發的季節,連樹枝都長出來了,人的身體也處於生發的階段,但是人體腎經循行的路線是很長的,人的手腳又處於身體的末端,如果冬天腎精藏得不夠的話,那麼供給身體生發的力量就少了,精氣到不了四肢,就出現四肢冰冷的症狀。這時候,就需要我們補腎了。
9.成年人還總流口水
我們知道,小孩子特別愛流口水,中醫認為,涎從脾來,脾液為“涎”,也就是口水。脾屬於後天,小孩脾胃發育尚弱,因此愛流口水。但是如果成年人還總是流口水,那就是脾虛的象了,需要對身體進行調養。
10.睡覺時總出汗
睡覺愛出汗在醫學上稱為“盜汗”。中醫認為,汗為心液,盜汗多由於氣陰兩虛,不能收斂固攝汗液而引起,若盜汗日久不愈,則更加耗傷氣陰而危害身體健康。尤其是中青年人群,麵臨工作、家庭壓力較大,體力、精力透支明顯,極有可能導致人體植物神經紊亂,若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補“陰”,則必然受到盜汗症的“垂青”。
以上所說的這些現象,都是陰不足的表現,都是在警告我們要對身體狀態做出改變,否則情況就會進一步惡化,疾病也就會趁虛而入了。
朱丹溪的“心理療法”
朱丹溪說情緒過激可使相火妄動而陰精耗傷,更會使人體陽有餘、陰不足的偏盛偏衰之象加重,從而產生各種內傷疾病。所以,養生就要注意調攝七情。
有位秀才新婚不久,漂亮的妻子就生病死了,秀才從此悶悶不樂,日久成疾。他的父親帶著他四處求醫問藥,後來聽說朱丹溪能醫治百病,就找上門來。朱丹溪聽了秀才的情況後,為他把了脈,然後很嚴肅地對秀才說:“你這是懷孕了。”隨後又摸了摸秀才的肚子,一副確定無誤的樣子:“肯定是懷孕了,不會有錯,我給你開個保胎的方子來吃。”一位名醫竟然說出這樣荒唐的話,實在太可笑了。想到這裏,秀才便哈哈大笑起來。回到家裏,秀才逢人便說,一說便笑,就這樣過了半個月,沒吃藥病居然好了。想起朱丹溪的話,秀才仍然笑個不停,後來聽知情人說了朱丹溪為他治病的原理,才恍然大悟。
故事有些傳神,是真是假我們不必追究,隻須記住丹溪先生在《格致餘論》中告誡我們的“不使自己的過激情誌內傷髒腑,化火生痰,暗耗陰精”即可。
如何才能節製情緒,防止情誌過激呢?很多養生專家都說要擁有一種淡定的狀態,即“恬淡虛無”。區區四字,做起來談何容易?
蘇東坡一次詩興大起,寫下了一首自認為很妙的詩,其中就有幾句: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寫完後還不忘跟別人分享,叫人拿給了跟他一江之隔的佛印禪。佛印看後,批了一字“屁”,叫人回給東坡。蘇東坡非常生氣,就去找佛印,大聲跟他對質。佛印卻笑笑說:“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
淡定是很不容易達到的境界,就連蘇東坡這樣的大師都難以做到,對我們這些凡人而言更是難於上青天啊。不過朱丹溪先生說了,恬淡虛無就要做到“精神內守”。精是腎,腎精要足才可以定心神。這是一種心腎相交的能力。鍛煉的方法很簡單,每天晚上臨睡前泡腳後,用兩手去搓兩腳的腳心。因為心包經的脈通過位於手心的勞宮穴,而腎經斜走於足心,在我們的足心有一個穴位叫湧泉,如果我們想讓心腎相交,就讓兩個穴對搓。
總之,精神內守就是在你的精和神都特別足的情況下,你才可以淡定,才可以達到恬淡虛無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