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李時珍與《本草綱目》 (2)(1 / 2)

製作方法:首先將白米和枸杞洗淨瀝幹,山藥去皮洗淨並切成小塊。置鍋於火上,將500克水倒入鍋內煮開,然後放入白米、山藥以及枸杞續煮至滾時稍攪拌,再改中小火熬煮30分鍾,一道“山藥枸杞粥”就做好了。

2.蜜棗桂圓粥

《本草綱目》中說,棗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養血生津,可用於治療“脾虛弱、食少便溏、氣血虧虛”,而蜂蜜能清熱、補中、解毒、止痛。二者一起熬成的粥具有補氣健脾、養血安神的作用,能使臉色紅潤,可增強體力,並可預防貧血及失眠。

原料:桂圓、米各180克,紅棗10顆,薑20克,蜂蜜1大匙。

製作方法:首先將紅棗、桂圓洗淨;薑去皮,磨成薑汁備用。然後將米洗淨,放入鍋中,加入4杯水煮開,加入所有材料和薑汁煮至軟爛,再加入蜂蜜煮勻即可。

3.蓮子梗米粥

《本草綱目》中有:“蓮子性平,味甘、澀;益心補腎、健脾止瀉、固精安神。”中醫認為,蓮子性平,味甘、澀,具有養心安神、健脾補腎、固精止遺、澀腸止瀉之功效,可以治療脾虛泄瀉,腎虧遺精、婦女崩漏與白帶過多、心腎不交之心悸失眠、虛煩消渴及尿血等症。現代研究證明,蓮子除含有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外,還含有荷葉堿、金絲草苷等物質,對治療神經衰弱、慢性胃炎、消化不良、高血壓等病症有效。而蓮子梗米粥能健脾補腎,適用於脾虛食少,便溏、乏力,腎虛帶下、頻尿、遺精、心虛失眠、健忘、心悸等症。

原料:嫩蓮子100克、粳米200克。

製作方法:首先將嫩蓮子泡水,待其發脹後,在水中用刷子擦去表層,抽去蓮心,衝洗幹淨後放入鍋中,加清水煮得爛熟,備用。然後將粳米淘洗幹淨,放入鍋中加清水煮成薄粥,粥熱後摻入蓮子,攪勻,趁熱食用。

4.百合粥

《本草綱目》中說,百合具有“潤肺止咳,補中益氣、清心安神”的功效。百合粥非常適用虛煩不眠、口幹、幹咳者食用。

原料:百合4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製作方法:將粳米洗淨,加水大火熬製,水開後用文火熬一小時,加入百合,快熟之時再放少許冰糖,稍煮片刻即可。

5.燕窩蓮子粥

將燕窩洗淨,放入碗內,加適量水和蓮子。待熬至黏稠狀時,美味的燕窩蓮子粥就做成了。燕窩蓮子粥能治高血壓、失眠等。如果覺得燕窩太貴的話,也可以用銀耳代替。《本草綱目》中說銀耳可以益氣強腎、輕身強誌。銀耳為涼補,有潤燥的作用,被稱為“窮人的燕窩”,具有補脾開胃、益氣清腸、安眠健胃、補腦、養陰清熱、潤燥之功,對陰虛火旺者而言是一種良好的補品。

毛發,氣血盈虧的信號

氣血足則萬病滅,氣血掌握著人體的生殺大權。李時珍對此深有感受,所以他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了很多補養氣血的藥物和食物。此外,李時珍還指出毛發可以直接反應人體氣血充盈與否。

在李時珍看來,人體的毛發質地好與壞是隨著氣血盛衰而變化的,如果氣血旺盛,則毛發長得又快又好,否則會幹枯無光澤,長得也會很慢。傳統中醫也肯定,李時珍的這種觀點,認為肝主生發、主藏血,頭發的生長速度跟肝氣相關。如果你的頭發長得比較快,說明你的肝氣充足,氣血旺盛,這類人一般顯得很聰明,反應很敏捷,而且還是能夠運籌帷幄的人。反之,頭發長得非常慢,則說明肝氣不足,氣血不能上行,常見的症狀還有手腳冰涼、臉色蒼白等。

頭發在中醫裏是一味藥,叫血餘。血餘就是血剩餘的東西,血足了以後長出來的東西叫頭發。民間有個止血的妙方用的就是頭發:頭被碰破時,把傷口周邊的頭發剪下來,用火點著,燒成炭糊塗在傷口上,就可以達到止血的目的。

自古至今,頭發一直與中醫密切相關,與民俗息息相聯,止血療傷、留發避邪言誌,所有的一切都體現了人們對頭發的重視和關注。作為現代人,我們更要好好關愛自己的頭發,因為它還是觀察疾病的窗口。

1.頭發變白

人老了以後,身體的各項機能都不如以前了,體內也沒有多少元精可以消耗了,氣血不足,頭發也逐漸變白,這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但現在很多人,不到四十頭發已經白了不少,這預示著身體出現了狀況,應引起重視。

當然,頭發變白與心情和生活狀態也有一定的關係。一個人如果把每根頭發都梳得一絲不苟,那心情一定是愉快、悠閑的;倘使頭發如亂草,像鳥窩一樣,則很可能是生活窘迫、困頓,或心思迷茫、愁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