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李時珍與《本草綱目》 (2)(2 / 2)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愁生白發,人所共知。伍子胥過昭關,一夜盡白發,這與愁、憂傷、悲憤等不良心緒有關。所以,希望自己擁有烏黑秀發的年輕人,一定要克製情緒。

2.脫發

很多人都有掉頭發的經曆,尤其是早上起來梳頭時,常發現頭發脫落。頭發生長有一個生長與衰老的周期,自然生理性的落發其實每天都在發生,但是有一些掉發是病態性因素所導致。以年輕人來說,比較常見的是禿頂。中醫認為這主要有三種原因:一是血熱傷陰,陰血不能上至巔頂濡養毛根,就會出現發虛脫落;二是脾胃濕熱,脾虛運化無力,致使濕熱上蒸巔頂,侵蝕發根,發根漸被腐蝕,頭發則會脫落;三是食用了過多的甜食,甘類的東西是渙散的,經常吃甜食會影響腎的收斂功能,收斂氣機減弱,就會造成頭發脫落。

此外,禿頂與壓力、情緒也密切有關。一個人如果思慮過多,心中苦悶,就會出現這種大把大把掉頭發的現象。

3.頭皮屑

中醫認為頭皮屑是陰盛陽虛導致的,當腎精斂不住虛火,虛火上炎,總在上麵飄著,時間一長,頭皮上的精血就會慢慢變少,頭皮得不到滋潤,頭皮屑也就產生了。我們知道用食醋洗頭可以有效祛除頭皮屑,這其實是利用了醋的收斂作用。酸是主收斂的,可以使虛火下降,斂陰護陽,所以,如果你正被頭皮屑的問題困擾,不妨試試用醋洗頭。另外,還要注意的是,在洗頭發時,要把洗發水倒在手中搓起泡再搽在頭發上,而不要將洗發水直接倒在頭上,因為未起泡沫的洗發水會對頭皮造成刺激,形成頭屑或加劇頭屑出現。

4.頭發的濃密、顏色

發為腎之華,是腎的外在表現,而腎又主黑色,所以頭發黑不黑與腎的好壞密切相關。另外,頭發的滋潤和濃密也與腎有關。腎主收斂,一個人腎氣的收斂能力比較好,頭發就又黑又濃;反之,腎虛的話,氣機不能很好地收斂,就容易掉發。

水也是藥——李時珍的水療法

很多人都知道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是關於藥物的記載,其實,水也是藥,《本草綱目》的首篇就是水的內容,水部為16部之首。書中對“露水”、“節氣水”、“井泉水”、“醴泉(甘泉)”等的釋名、氣味和主治都有記述。

李時珍說:“水為萬化之源,水去則營竭。”水對人體是十分重要的,如果飲水不足,就會招致很多疾病:

1.水能保持人體一定量的血容量。如果大量失水,飲水量小,就會使血液減少、濃度變稠。長此以往,就容易導致了心腦血管疾病。

2.人體廢物的排泄需要水,如果飲水不足,人體沒有足夠的水能源來排泄廢物,就會引起便秘。

3.經絡是能量通道,人體裏的能量離不開類似電的物質。而水是良好的導電體,如果身體缺水時,經絡就會產生導電不良的現象,而使氣血滯塞,無法將身體所需的能量送達各器官組織,從而使代謝物無法正常排出,導致氣血不暢,生理紊亂,以致體弱、生病。

4.水能調節體溫,幫助器官吸收人體攝入的營養,排解毒素和多餘的鹽分,衝掉人體內積蓄的負麵能量。人體一旦缺水,人就容易疲倦,無法集中注意力,一些人還會表現出頭疼、便秘、血壓高、過敏、腎功能異常、泌尿係統感染、幹咳、後背和關節痛等症狀。

此外,很多慢性疼痛,比如腰部疼痛、偏頭痛、腸炎疼痛等,都是身體因缺水而發出的危機信號。

李時珍提倡水療法,他在《本草綱目》中,列舉了井泉水、新汲水、溫泉水、碧海水、山岩水等各種各樣的天然水的氣味和治病的效果。現代醫學也證實了李時珍的說法,以腸炎性疼痛為例,左腹下方出現的腸炎性疼痛是身體缺水的一種信號。這種疼痛往往與便秘有關,是持續缺水造成的。

大腸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吸收大便中的水分,以免在消化食物的過程中失去太多水,因此必須有一定量的水才能排便順暢。在脫水狀態下,食物殘渣的含水量自然小於正常含水量,由於食物殘渣蠕動的速度減緩,大腸就得加強吸收擠壓作用,大腸中的固體殘渣的最後一點水分也被吸走。因此,便秘不暢是脫水症的並發症。如果攝入較多食物,輸送到大腸的固體廢物就會增加,加重排便的負擔,這一過程就會引起疼痛。如果我們能攝入足量的水,左腹下方由便秘不暢引發的疼痛就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