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民間諺語中的養生智慧(2)(3 / 3)

2.利於營養吸收。充分咀嚼讓食物變得細小,使之與消化酶完全混合,被分解成分子更小的物質,便於人體吸收。

3.增強食欲。細嚼慢咽可讓人的牙齒和舌頭感受到食物的美好滋味,從而對中樞神經產生良好的刺激,產生食欲。

4.減少胃腸道疾病。通過細嚼慢咽的食物,因在口腔中已對食物作了精細的加工,所以可減少胃腸道加工的負擔,有利於胃腸道的健康。

5.有利於減肥。狼吞虎咽者因血糖值上升較慢,隻有在胃中充滿食物時才有飽腹感,由於進食太多,必然促使肥胖。

6.促進血液循環。多咀嚼具有改善腦部血液循環的作用。咀嚼時,下頜肌肉牽拉該部位的血管,加速了太陽穴附近血液的流動,從而改善心腦血液循環。

7.有利於防癌。唾液中含有過氧化酶,可去除食物中某些致癌物的致癌毒性。經過實驗發現,唾液腺的分泌物與食物中的黃曲黴毒素、亞硝胺、苯並芘等多種致癌物接觸32秒鍾以上就有分解其致癌毒性的作用。細嚼慢咽使口腔分泌更多的唾液,並與食物中的致癌物充分接觸,可以減少致癌物對人體的危害。嚼的次數愈多,抗癌作用愈強。

那麼,怎樣才能達到慢食的要求呢?你可以飯前喝水或淡湯以增加飽感,或者多吃耐咀嚼的食品,如紅薯條、魚幹、帶骨魚、帶刺魚、魚頭、鴨頭、雞頭、螃蟹、牛肉幹、甘蔗、五香豆、玉米等。

另外,吃飯的時候要專心,不要一邊看電視、看書一邊吃飯,或者邊吃邊說,這樣就會忽略對食物的咀嚼,也會阻礙食物營養的攝入,甚至會營養不良。

冬吃蘿卜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

民間有句諺語“冬吃蘿卜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很多人可能會不解,冬天很冷為什麼還要吃涼的蘿卜,夏天很熱為什麼還要吃很熱的薑呢?

冬天的時候,人體氣機慢慢開始外散,到夏天的時候,所有的陽氣已經外散到了末梢,就會出汗。由於夏天陽氣到了末梢,人體內部就形成了一個寒的格局,就是說我們的五髒六腑裏麵是寒虛的,是陰的格局,所以夏天的時候要吃點熱的東西。但是很多人在夏天覺得熱,就會喝很多的冷飲,其實這是錯誤的。喜歡喝冷飲實際上是胃裏有胃寒,熱就會出來攻這個寒,所以就會形成一種燥熱,而這個時候越喝冷飲就會越渴,反而喝一點溫水還更好。在古代,夏天不主張吃肉,即使吃也要剁得特別的碎。冬天吃蘿卜的道理跟夏天吃薑的道理正好相反,吃蘿卜就是用這種比較清涼通氣的東西,把內熱的局麵稍微地通調一下,達到陰陽平衡,這是中醫養生的基本原則。

另外,自古以來,民間就很講究吃東西養生。春天的時候,一定要吃糧食。因為春天的糧食基本上是前一年的種子,要想養春天的生發之機,一定要靠糧食種子去養,因為種子是最有生發的力量的。而夏天,就一定要喝溫水才不會損傷胃氣,到了冬天,人們的居住環境、穿衣都以保暖為主,這時體內是一個熱的格局,所以可以適當吃一些涼的東西,來改變內熱的狀況。

四季不離蒜,不用去醫院

大蒜是人們烹飪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是由漢朝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的。它既可調味,又能防病健身,因此常被人們譽為“天然抗生素”。

大蒜沒有任何副作用,是人體循環及神經係統的天然強健劑。數千年來,中國、埃及、印度等國將大蒜既作為食物也作為傳統藥物應用。在美國,大蒜素製劑已排在人參、銀杏等保健藥物之首,它的保健功能可謂婦孺皆知。

大蒜能保護肝髒,調動肝細胞脫毒酶的活性,可以阻斷亞硝胺致癌物質的合成,從而預防癌症的發生。同時大蒜中的鍺和硒等元素還有良好的抑製癌瘤或抗癌作用;大蒜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明顯的降血脂及預防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的作用,並可防止血栓的形成。

紫皮大蒜揮發油中所含的大蒜辣素等具有明顯的抗炎滅菌作用,尤其對上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黴菌性角膜炎、隱孢子菌感染有顯著的功效。另據研究表明大蒜中含有一種叫“硫化丙烯”的辣素,其殺菌能力可達青黴素的十分之一,對病原菌和寄生蟲都有良好的殺滅作用,可以起到預防流感、防止傷口感染、治療感染性疾病和驅蟲的功效。

從大蒜的諸多功效可以看出,長期使用大蒜對身體的保健是有很多益處的。所以,民間才會有“四季不離蒜,不用去醫院”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