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來源於民間的氣養生經(4)(3 / 3)

首先,鍛煉之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因為冬天氣溫低,體表血管遇冷收縮,血流緩慢,肌肉的黏滯性增高,韌帶的彈性和關節的靈活性降低,如準備活動不充分易發生運動損傷。

其次,冬季運動過程中,宜采取鼻吸口呼的呼吸方式。吸氣時用鼻是因為鼻腔黏膜有血管和分泌液,能對吸進來的空氣起加溫和過濾作用,抵擋住空氣裏的灰塵和細菌,對呼吸道起保護作用。隨著運動量的增大,隻靠鼻吸氣感到憋悶時,可用口幫助吸氣,口宜半張,舌頭卷起抵住上齶,讓空氣從牙縫中出入。

最後,若遇到大風、大霧等天氣,則不適宜進行露天鍛煉。而且,老年人在冬天不應起得過早,最好在日出後出門鍛煉。鍛煉時的衣著,既要保暖防凍,又要輕便舒適,有利於活動。最初活動時由於氣溫較低,應多穿些衣服,待做些準備活動,身體暖和後,再脫掉厚重的衣物進行鍛煉。鍛煉後要及時加穿衣服,避免寒邪入侵。

寒冷的冬天有一種簡單的方法可以健身——搓手。搓手的做法很容易:雙手抱拳,從虎口接合,捏緊,再移動雙手轉動,在轉動過程中使手的各部分互相摩擦。搓手的時間沒有限製,時間稍長,兩隻手都會感到暖暖的。經常將雙手在一起摩擦搓手,可以預防凍瘡的發生,使手指更加靈活自如,同時對大腦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對於經常待在室內的人,經常搓手,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預防感冒。

此外,在嚴冬季節,人們經常一進屋就把凍僵的手腳放到取暖器旁邊烤,或插入熱水裏暖。其實這樣對手腳皮膚保健非常不利,日後很容易生凍瘡。正確的方法是在距取暖器不遠的地方,將裸露的手腳互相搓擦,使手腳的溫度自然回升,待皮膚表麵變紅時,再移到取暖器旁或放入熱水中取暖。

大寒

每年的1月20日左右是大寒,這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在氣象記錄中雖不像大雪到冬至、小寒期間那樣酷冷,但仍處於寒冷時期。大寒過後,特別是在農村,人們便開始忙著除舊布新,醃製年肴,準備年貨。

大寒期間有一個對於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臘八,即陰曆十二月初八。在這一天,人們用五穀雜糧加上花生、栗子、紅棗、蓮子等熬成一鍋香甜美味的臘八粥。臘八節是春節的序幕,從這一天起,人們就準備過年了。民俗又把臘八節叫小年。總之,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之尾,也是冬季即將結束之季,大地回春的跡象已經隱約可見。

關於大寒節氣的養生,依然要以溫補為主,這是年尾調養身體的重要時刻,以養精蓄銳迎接新的一年。大寒雖然已經不像小寒那樣酷寒,但天氣還是比較寒冷,所以在衣著上還是要注意保暖,早晚天氣較冷時盡量減少在戶外的時間。

飲食仍然是溫補的重要途徑,不妨多吃紅色蔬果及辛溫食物,如紅辣椒、紅棗、胡蘿卜、櫻桃、紅色甜椒、紅蘋果等蔬果能為人體增加熱能,使體溫升高,多吃還能抵抗感冒病毒,加速康複,是冬季的首選食物。此外,一些辛溫食物如紫蘇葉、生薑、青蔥、洋蔥、花椒、桂皮等,也對風寒感冒具有顯著的食療功效。

一些根莖類食物,如芋頭、番薯、山藥、馬鈴薯、南瓜等具有豐富的澱粉及多種維生素、礦物質,也可快速提升人體的抗寒能力。

若無尿酸高、腎髒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可在大寒之時喝一點酒,如米酒、葡萄酒等,有助於氣血循環,睡前小酌1杯,更能提高睡眠質量。

冬末氣候寒冷幹燥,許多人還容易出現嘴唇幹裂、口角炎等問題,這主要是缺乏維生素B2所致,可多食酸乳酪、花粉、酵母粉等,症狀很快就會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