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糖尿病的自我保健與護理(3 / 3)

綜上所述,可見,對一個糖尿病並發心血管病變患者,頻繁或過度的性生活顯然是不利的。當然,對無陽痿、病情不嚴重的糖尿病病人有一定間隔的性生活並非是禁忌的。

藥物使用不當對糖尿病的影響

糖尿病患者如不適當地采用氫化可的鬆等類激素藥物時,可使病情惡化,以至危及生命。因為這一類藥物有對抗胰島素的作用,可促進葡萄糖異生及蛋白質的分解代謝,並可抑製葡萄糖進入細胞內,因此致使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患者一般不要用氫化可的鬆類激素藥物,但當患者同時合並風濕性或類風濕性等疾病需要采用激素時,在應用的同時要加大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的劑量,以防止糖尿病惡化。

藥物使用不當對糖尿病病情起著惡化作用。例如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用量不足,可使血糖、尿糖得不到滿意控製,反之,如用藥過量,則易產生低血糖。輕易放棄糖尿病的基本治療方法,急於求成,看見什麼廣告、偏方都以身試用,這樣必然會惡化病情,出現反複,有的可因用藥不當而出現毒性反應甚至引起中毒。

糖尿病昏迷

糖尿病是一種由於體內胰島素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謝紊亂為主的全身性疾病。病情嚴重時,常並發酮症中毒、高滲昏迷等。

糖尿病臨床表現為,多飲、多食、多尿和消瘦,檢查有尿糖、血糖增加。

當患者出現昏迷症狀時,可有兩種情況,一是由於治療用藥不夠,或病人還患有其他疾病,使血糖急劇增高而引起的昏迷,叫高血糖昏迷,如糖尿病酮症中毒時所致的高滲昏迷等;二是由於治療糖尿病過程中使用降血糖藥過量,如使用胰島素過量而出現昏迷者,又叫低血糖性昏迷。低血糖性昏迷常見肌力弛緩、體溫下降、呼吸平順、皮膚潮濕,呼吸無特殊氣味;高血糖性昏迷的病人,則見呼吸深而快、口渴、皮膚及口唇幹燥,呼出的氣體有類似蘋果的甜味。

本病急救措施有以下幾點:

(1)最好先辨別昏迷的性質,區別是高血糖性昏迷還是低血糖性昏迷,兩者不要弄錯弄混。

(2)如果患者意識清醒並能吞咽時,對於低血糖性昏迷最有效的辦法是讓患者多喝糖水或吃糖塊、甜糕點等,而對高血糖性昏迷患者則應喝加鹽的茶水或低鹽番茄汁等。

(3)若患者意識已經喪失,應將病人放平,解開衣領,保證呼吸道暢通。

(4)當一時很難判斷出病因時,則不要輕易采用任何急救措施,因為高血糖和低血糖兩種原因引起的昏迷,其治療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5)患者如果不能迅速恢複知覺或仍不省人事,則要撥打1 20 電話,呼叫急救醫生到家就診或送往醫院搶救。

(6)當病人脫離危險,恢複神誌後,應積極治療糖尿病,調節飲食,合理使用胰島素,或口服其他藥物,使體內代謝轉為正常,避免糖尿病性昏迷的再次發生。

糖尿病與壽命

每個糖尿病患者包括他們的親戚朋友都非常關注一個問題:那就是糖尿病患者的壽命。隨著醫藥事業和內分泌專業的不斷發展,治療糖尿病的各種新型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物都陸續問世,胰島素泵和胰島移植等新的治療方法也給糖尿病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今後也還會有更多更有效的方法來戰勝糖尿病。因此,不要懼怕糖尿病,隻要充滿戰勝疾病的信心,長期堅持合理治療,使病情得到理想控製,那麼糖尿病患者是基本上可以和健康人享受同樣壽命的。有許多老專家、老教授雖然患有糖尿病,但由於治療和調養得當,享有80歲以上高齡並不少見,但有的患者得了糖尿病不去認真治療,生活上毫無規律,導致多種並發症,尤其是心血管和腎髒等並發症越來越多、越重,這樣自然會累及到壽命。

糖尿病患者的門診治療

糖尿病患者在病情得到控製後,就可以出院了,但千萬不要因為怕麻煩而放棄基本治療或出去亂投醫,這樣會加速病情的惡性發展。為了隨時了解病情變化,在治療上有個連續性,以便在醫生指導下根據病情及時修改和製定新的治療方案,定期去醫院門診檢查是必不可少的。

有些長期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主要是Ⅰ型糖尿病患者,為了到醫院作空腹血糖、尿糖檢查,往往在去看病的當天清晨,不按時注射胰島素或不按時進餐。這樣,當在門診完成血糖、尿糖等有關檢查後,常常要等到上午10 點甚至中午,才能注射上胰島素和就餐。這樣,又促進了病情惡化,嚴重時還可導致酮症酸中毒。因此,這一類患者應當於就診的當天清晨照常注射胰島素治療,按時吃飯。但要準確記住吃早飯的時間,到門診後化驗早餐後2 小時血糖、尿糖,同樣可反映病情變化。當然,也可以於午餐前注射胰島素,化驗午餐後2小時血糖、尿糖。對於那些不需胰島素治療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則可作空腹血糖、尿糖檢查。

除了要做這些長規檢查外,還應定期檢尿常規、眼底、心電圖等,以有利於早期發現糖尿病合並腎髒、眼底及心血管等病變,達到早期預防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