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結婚不久,就到長安謀求仕途,期間曾經住在玉真公主的小別墅裏。如果唐朝的小報發達的話,這事可以上頭條了:“浪漫大詩人和金枝玉葉爆婚外情”“皇家女道士和大詩人在京城同居”,或者還有後續報道:“李白怒斥狗仔隊,稱與公主隻是普通‘道’友”“公主稱自己正在外地仙遊,李白入住別墅之事,隻是收容普通香客”。當然,李白當時的名氣和後世不能比,即使唐朝有小報,也不會渲染這樁事情。而且,玉真公主比李白大十歲左右。
李白娶了退休宰相的女兒之後,就進入了名媛的社交圈子。第一任妻子死後,他又娶了另一位退休宰相的女兒。李白通過妻子,結識了很多貴族婦女,也認識當朝宰相李林甫的女兒李騰空。順便說一句,李林甫的家風開放得不得了,六個女兒,個個風流。他家客廳專門為女兒們開了窺視窗,隻要有單身男客來,女孩們就躲在後麵評頭論足,給自己挑情人。李騰空後來也做了女道士。
李白在仕途上,完全走的是外戚路線。非世襲貴族出身的青年,隻能像《紅與黑》中的於連一樣,在名媛和貴婦那裏找門路。李白為這些名媛寫了一些讚美詩,但李白在讚美女性方麵辭藻單調,無非“紅顏”“素手”,然後雲呀花呀形容一番。
李白三十歲以後的人生,跟玉真公主都有若隱若現的聯係。第一次“入住玉真公主小別墅”,李白遇到一位張駙馬,本指望這位駙馬到皇帝那裏說好話,誰知,駙馬跑去皇宮,不知說了些什麼,皇帝反而不理李白了。李白悻悻地回了老家。但他和玉真公主一直有交往。玉真公主喜歡往名山訪道求仙,煉丹磕藥。李白恰好在少年時也喜歡這個。玉真公主去過的名山,從李白詩裏看出,他大都去過的。十二年後,李白終於通過玉真公主的力薦,被唐玄宗召進宮中。這位大詩人喜得“仰天大笑出門去”,自信“我輩豈是蓬蒿人。”
起初,唐玄宗對玉真公主的這位密友非常客氣,甚至親自拿調羹給他夾菜。後來李林甫進讒言,李白不久就被“賜金放還”——看樣子皇上永遠也不想用他了。李白在朝廷並不是高官,僅僅奉命寫點讚美詩而已。李林甫為什麼要狠狠地中傷李白,很費猜測,據說是看不慣李白的“狂狷”,“狂狷”是生活方式和生活作風問題。很多三流電視劇把李白和楊貴妃扯在一起。若是如此,李白的結局就是當庭杖殺,而不是賜金放還了。其實公主推薦的人,名聲都不太好,一般人覺得他們是“吃軟飯”的,重用不得,給點錢打發掉算了。
此後,李白徹底喪失了做官的熱情和希望,專心地把自己培養成神仙。玉真公主晚年在安徽敬亭山修煉,李白也住在安徽,他曾經七上敬亭山,寫下“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的詩。晚年的李白,沒有了憤怒,隻有超脫和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