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趙佶 玉京曾憶昔繁華,春夢繞胡沙(1 / 1)

隔著古舊的時光,品讀你。水鳥蹲在岸邊,等一簇芬芳,你欲言又止,把吟唱了一夜的哀傷,婉約成詞,曲折中隱匿著你的幽怨。結冰為廬,你在苦寒之地,想念著故國,偶爾有一隻蜻蜓、三兩梧桐。入夢來,幽澗長泠,浮世蒼茫。

泛黃的線裝書裏,有你的一生,你在優雅唯美的詞裏,苦渡著無數個日夜。五國城裏沒有桃花,你在春天的時候,甚至思念那個叫做桃花的植物。你的皇宮裏更多的精美繁華,卻不能再想的,那是不堪回首的。

五國城裏的三月,殘月靜冷,無處話離殤。星光斜照,淚水映黃昏,你黯然立於花落日落的殘月下,徘徊成孤獨的風景,靜靜地忍受著塞外暮春時節的飛雪,無奈於萬般淒冷。

宋徽宗趙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5日),出生地:汴京皇宮。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別名宋徽宗、道君皇帝、昏德公。先後被封為遂寧王、端王。哲宗於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時無子,向皇後於同月立他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在位26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國亡被俘,受盡屈辱與折磨而死,終年五十四歲,諡號聖文仁德顯孝皇帝,葬於都城紹興永佑陵(今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東南35裏處)。他在位期間,重用蔡京、高俅、王黼、童貫、梁師成、汪伯彥、朱勔、李邦彥等奸臣,大肆搜刮民財,窮奢極欲,荒淫無度,建立專供皇室享用的物品造作局,又四處搜刮奇花異石,用船運至開封,稱為“花石綱”,以營造延福宮和艮嶽。導致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爆發了方臘、宋江等農民起義。他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後人稱之為“瘦金體”,傳世畫作有《芙蓉錦雞》、《池塘晚秋》等,且長於詩詞,是少有的藝術天才與全才。被後世評為“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這是元代脫脫在撰寫《宋史》的《徽宗紀》時,不由自己地擲筆而歎曰的一句名言。編寫《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說如果當初章惇的意見被采納,北宋也許是另一種結局,並且還說如果“宋不立徽宗,金雖強,何釁以伐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