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傳奇經曆(4)(3 / 3)

市政府對於他們所贈送的產業竟然不包括房子在內,感到十分難為情,於是提議說,市政府所擁有的這一處公園麵積很大,可以建造好幾棟房子。那地方位於哈維爾河流過的湖泊旁邊,風景最為宜人,最適合於喜愛駕駛遊艇的人。市議員們又說,由於他們並未打算興建一棟新房子,目前隻能把土地送給他,愛因斯坦必須自己蓋棟房子。

愛因斯坦一家表示同意,但原來那棟房子的主人(他的房子現在被稱之為"愛因斯坦之屋")卻宣稱,市政府曾答應過他,不在他的房子附近搭建任何新房子。他似乎擔心,其他房子可能破壞了他觀賞湖邊的景色。

市政府準備另外選定一個地點。當市民們獲悉市政府竟然沒有合法權力處理他們所贈送的財產時,都對市政府發出嘲笑。

這一次,市政府的一名代表告訴愛因斯坦:"為了要確定我們所將贈送給你的土地真正屬於我們,你是否可以自己選擇一塊適合你自己而又確實決定出售的土地?然後,我們可以買下來送給你。"

愛因斯坦從不曾做過生意,他忍不住開始懷疑,為什麼一向以高效處理市政聞名的市政府,現在卻如此拖泥帶水?他無奈地告訴他的妻子,要她選一塊她所喜歡的土地,"但一定要靠近水邊!"然後又回書房研究去了。愛爾莎選定了距柏林不遠的卡普斯村內的一處地點,市政府立即同意,並認為她的選擇合乎各方麵的要求。

但這件事並未就此結束。市議會中的一名代表(是民族主義黨的代表,而愛因斯坦一向反對他們的黨派)公開發表一篇聲明,他大膽地說,愛因斯坦教授並不值得接受如此貴重的禮物。但市議會中愛因斯坦仰慕者並不同意這種說法。結果竟然引發了政治爭論,並在所有的報紙上爭執不休。市政府不敢匆忙作決定,準備在市議會下一次會議時再提出討論。

這時候,即使是愛因斯坦本人也忍不住發起脾氣來。他終於明白,雖然柏林許多有影響力的人士都站在他這一邊,但他在議會中的敵人一定從一開始就反對贈送他這份禮物。他把桌上的文件推開,開始寫下這封信:"親愛的市長先生,人的生命極為短暫,而政府辦事卻相當緩慢。我覺得如果遵照你們的方法,由於我的生命可能太過短暫,可能無法享受。我謹謝謝你們的盛情,現在我的生日已經過去,我心領你們的美意,請不必再提禮物的事了!"

為了不使自己成為任何政治爭論的中心,而且也為了結束這件不愉快的事,愛因斯坦自己買下了他妻子所選擇的那塊土地,自己花錢建了一幢簡單的房子。跟大多數柏林人一樣,他認為報紙上有關這次事件的漫畫覺得相當有趣,畫的是他自己、"禮物房子",以及"痛苦的市政府"--由於它做事拖泥帶水,而贏得這項不雅的稱呼。

卡普斯村的房子是一處純家庭式的建築,愛爾莎將它布置得簡單而舒適,正好與優雅的柏林公寓相反。教授選了樓下的一個房間作臥室、書房和工作間,四周牆壁擺滿了書。他的書桌就放在一扇大窗子前,隻要抬起頭來,就可看到窗外美麗的景色。隻要幾分鍾的時間,就可走到碼頭,而他那艘"禮物遊艇"就停在港內。當他航海時,隻有一件事令他感到不愉快--其他船上的陌生人經常駛近拍攝他的照片。但村民們並沒有索取他的照片或簽名,這令他感到十分高興。村民們很快就習慣了這位神情愉快、衣著隨便的城裏人。每當他走進村民當中時,他的銀發隨風飄動,會很愉快地說聲:"你好!"並經常停下來和小孩子說話,拍拍他們的頭。

愛因斯坦博士和他的夫人深愛著這四周寧靜的自然美景。愛爾莎告訴一位朋友說:"我們把大部分積蓄都花掉了,現在我們沒有錢,但有自己的土地和財產,這使我們有更大的安全感。"

她比自己的丈夫更有信心,愛因斯坦很少談到他對德國共和國或整個世界的恐懼。世界各國雖然已經簽署了《凡爾賽條約》,但一直未能實現真正的和平。當他從東方旅行回來之後才知道在馬賽街頭說德語非常危險,這件事使他很難過。如今法國人與德國人已經開始互相攻擊,同時德國城市中的不安情緒也越來越嚴重,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人怎能企求安全?

在那次漫長而愉快的旅程中,他一直惦念著這場即將來臨的風暴,但現在他轉過頭對愛爾莎說:"這一切都像是一場夢!在我們清醒之前,且先享受目前的一切吧。"

五、再次訪問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