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人格魅力(3)(3 / 3)

女傭人發窘地告訴愛因斯坦,說主人吃完午飯正在午睡。愛因斯坦一點也不火,他平靜地說:"沒關係,我過一會兒再來。"

下午四點鍾,愛因斯坦收起手上的計算紙和筆,又去了施圖姆普夫教授家。

女傭人打開門,說:"主人起床了。"愛因斯坦微笑著對女傭人說:"耐心和恒心是會得到酬報的。"

老院士見到了聞名已久的新院士,十分高興。不料剛一落座,客人馬上談起了廣義相對論中的空間概念,而且是滔滔不絕。可惜,這位著名的心理學家對數學一竅不通,客人滿口的數學術語,使他墮入了雲霧之中。等到愛因斯坦發現主人的困窘,時間已經過了四十幾分鍾,拜訪的時間早該結束了。愛因斯坦尷尬地起身告辭,連連道歉。

1933年,愛因斯坦剛到普林斯頓不久,心不在焉的博士忘了回家的住所。一天,普林斯頓大學研究院院長辦公室裏的電話鈴響了。秘書拿起聽筒,聽到德國口音很重的英語。

"我能不能和院長講話呀?"

"很抱歉,院長出去了。"秘書回答說。

"那麼,也許,嗯……你能告訴我,愛因斯坦博士住在什麼地方吧!"

當時有規定,絕對不準幹擾愛因斯坦的研究工作,連羅斯福邀請愛因斯坦到白宮去作客,都要事先征得院長同意。因此,秘書很客氣地拒絕回答愛因斯坦住在什麼地方。這時,電話聽筒裏的聲音變低了,低得幾乎聽不見。

"請你別對人講,我就是愛因斯坦博士。我要回家去,可是,忘了家在哪裏了"。

在普林斯頓這個小小的大學城裏,所有的人都用貪婪的好奇眼光看著愛因斯坦。以至英費爾德回憶說,在和愛因斯坦一起散步的時候,他們總是避開繁華的大街而專揀行人寥落的小街。

有一次,一輛小汽車裏的人請散步的愛因斯坦稍等片刻。從汽車裏鑽出一位已經不年輕的帶著照相機的婦女。由於激動,她的臉都紅了:

"教授先生,請允許我給您拍一張照片。"她請求道。

"請吧。"

他安詳地站了幾秒鍾,然後繼續自己的談話。

過了幾分鍾,他就忘記了照相這件事。

有一次,愛因斯坦和英費爾德一道,走進普林斯頓的一家影院看電影《埃米爾·左拉的一生》。他們買了電影票,走進擠滿人的前廳才知道,還要等15分鍾才開映。愛因斯坦建議走一走。出來時,英費爾德對檢票員說:

"我們過幾分鍾就回來。"

可是愛因斯坦感到不安了。

"我們已經沒有票了,您會認出我們嗎?"愛因斯坦天真地問。

檢票員被逗樂了,就對愛因斯坦說:

"是的,教授,我大概會認出您的。"

看電影的時候,英費爾德想,即使他自己不會看到,那麼未來的人們也許總有一天會看到《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一生》的,而關於他的電影像這件事一樣,都是曆史上的真事。

1932年,愛因斯坦去日內瓦,參加了那裏的世界裁軍會議,記者貝爾科維奇發表在美國《評論畫報》雜誌上的通訊稿,對他出現的場麵作了詳盡的描述:會議代表得知愛因斯坦蒞臨時,許多代表和差不多全部記者都跑下和平宮的台階去歡迎他。

這是一個令人驚異的場麵。一個滿頭銀發的人艱難地登上和平宮寬敞的台階。遠處數百人恭候著他。不止一次地見過愛因斯坦的記者們也沒有表現出他們甚至在見到受過加冕禮的特殊人物時所特有的無禮舉止。記者們在離愛因斯坦幾步的地方就站住了。

所有的人都望著愛因斯坦,並在他身上看到了宇宙的化身。他具有超人般先知的魅力。從現存許多照片上,我們都可以看到愛因斯坦獨特的先知魅力。對於愛因斯坦的外貌、他的習慣和工作方式的回憶,也足以使我們勾勒他的特性。愛因斯坦在自己閣樓式的工作間裏寫作、閱讀,而更多的時候在思考,偶爾把頭垂向右邊,把一縷白發繞在手指上。愛因斯坦還不時從放在他麵前那三隻填滿煙草的煙鬥中拿出一隻叼在嘴裏。他的臉色蒼白,眼角布滿皺紋。

愛因斯坦穿著極其簡樸,他身穿咖啡色皮上衣--艾莎的舊禮物。天冷時加一件灰色的英國羊毛衫--也是艾莎的禮物,並且也是很舊了。愛因斯坦穿一套舊式的黑色西服出席宴會,隻有在特殊場合,由於全家人的一致要求,他才穿晚禮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