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計第一
孫子曰:兵(1)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經(2)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3),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陰陽、寒暑、時製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4)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製(5)、官道(6)、主用(7)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8)。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將聽吾計(9),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
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製權也。兵者;詭道(10)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注釋
(1)兵,可作兵器、軍隊、戰爭等解釋。這裏指的是戰爭。
(2)經,衡量、計度。
(3)道,涵義甚多,一般指法則、規律。這裏是自注式語法。孫子的“道”就是指“令民與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
(4)死生,指地形上的死地和生地。死地,泛指行動困難和沒有生活資料的地區。生地,泛指便於行動和容易取得生活資料的地區。
(5)曲製,指軍隊的組織編製。
(6)官道,指軍官的職位。
(7)主用,指管理軍中的各項用度,包括軍費、糧秣、車馬、器械等。相當於現代的後方勤務。
(8)聞,聽說,一般地知道。知,深刻地認識。
(9)將聽吾計,將,助詞。計,計算、判斷,意指上述的“五事七計”。將聽吾計,意思是如果國君聽從我的判斷。另一說,將,指將領,這樣,意思是將領聽從我的判斷。總之,這一段的意思是根據“五事七計”對比研究,有了勝利的把握,才可興兵作戰,絕不可輕舉妄動。
(10)詭道,指出奇製勝的詭詐行為。
撓,挫敗的意思。
廟算,廟,即宗廟。古代君主興師命將時,必先在宗廟裏舉行儀式,並召開軍事會議討論作戰計劃,然後出師,稱為廟算。
譯文
孫子說:戰爭是國家的大事,它關係著人民的生死,國家的存亡,不可不慎地加以考慮。
所以要從五個方麵來衡量、對比、研究,以探索雙方勝負的可能。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將”,五是“法”。“道”,就是使民眾順從君主的意誌,可以同生共死,而不怕任何危險。“天”,是指晝夜、陰晴、寒暑等天候季節的變化規律。“地”,是指地理位置的遠近,地形的險阻與平坦,廣闊與狹窄以及哪是死地、生地等。“將”,是指將帥應具備的智慧、誠信、仁愛、勇敢和嚴肅等品質。“法”,是指軍隊編製、幹部配備和後方補給等製度。這五個因素,將帥一般都是知道的,能深刻地認識這些因素的,才能打勝仗,不能深刻地認識這些因素的,就不能打勝仗。所以,要對比研究雙方條件,探索勝負的可能性,就要看:哪一方君主更能得到人民的擁護?哪一方將帥的才能更高明?哪一方軍隊實力更適應天時地利?哪一方的法令更能貫徹執行?哪一方的軍事實力更為強大?哪一方的士卒更訓練有素?哪一方的賞罰更為嚴明?我們根據這些對比來判斷。就能預見誰勝誰敗了。
如果聽從我的判斷,用兵作戰一定能夠勝利,我就留下;如果不聽從我的判斷,用兵作戰必定失敗,我就辭去。
既已估計條件有利決定用兵了,還要造成一種“勢”,作為取勝的輔助條件。所謂“勢”,就是根據情況,趨利避害、機變靈活所造成的形勢。用兵作戰,是一種詭詐的行動,所以有作戰能力,卻裝沒有作戰能力;要用兵,卻裝做不用兵;要向近處行動,卻裝做要向遠處行動;要向遠處行動,卻裝做要向近處行動;用小利來引誘敵人;乘其混亂戰勝敵人;敵人力量充實,就要防備它;敵人兵力強大,就要避開它;激怒敵人,然後挫敗它;卑辭示弱,用以驕縱它;敵人閑逸,設法疲勞它;敵人團結,設法離間它。“攻其無備,出其不意”,這些就是軍事家取勝的秘訣,是可以意會而不可以事先言傳的!
未戰以前預計可以取勝的,是因為得勝的條件多;未戰以前預計不能取勝的,是因為得勝的條件少。勝利條件多的就能取勝,勝利條件少的就不能取勝,何況毫無勝利的條件呢?我們根據這些條件來看,戰爭的勝負就很明白了。
作戰第二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馳車(1)千駟,革車(2)千乘,帶甲(3)十萬,千裏饋糧(4),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5)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其用戰也勝(6)。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夫鈍兵挫銳,屈力殫(7)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8),糧不三載(9),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10),力屈、財殫,中原內虛於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公家之費,破車、罷馬,甲胄、矢弓,戟楯、矛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稈一石,當吾二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