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附錄:《孫子兵法》全文譯注(5)(2 / 3)

所以指導戰爭的原則,在於順著敵之意圖來愚弄它,而集中兵力,攻其一點。這就能長驅千裏,擒殺其將,這就是說,巧妙地送用計謀就可以完成任務。

當決定對敵作戰的時候,就要封鎖關卡,廢除通行憑證,斷絕敵國使者往來,在朝廷裏召集最高軍事會議,反複研究、策定作戰計劃。發現敵人有隙可乘,必須迅速乘虛而入。首先奪取其戰略要地,伺機與敵決戰。既要按照原則,又要適應敵情變化,以指導軍隊的行動。當作戰開始前要像處女那樣沉靜,使敵不加防備;一旦發動起來就要像逃脫的兔子一樣迅速,使敵人來不及抗拒。

火攻第十二

孫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積,三曰火輜,四曰火庫,五曰火隊(1)。行火必有因,煙火必素具。發火有時,起火有日。時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軫(2)也。凡此四宿者,風起之日也。

凡火攻,必因五火之變而應之。火發於內,則早應之於外。火發而兵靜者,待而勿攻。極其火力,可從則從之,不可從則止。火可發於外,無待於內,以時發之。火發上風,無攻下風,晝風久,夜風止。凡軍必知五火之變,以數守之。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強。水可以絕,不可以奪。

夫戰勝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3),命曰費留(4),故曰,明主慮之,良將修之。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5)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怒可以複喜,慍可以複說(6)。亡國不可以複存,死者不可以複生。故明主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

注釋

(1)隊,同隧,通路。火隊、焚燒運輸設施,如車船、橋梁、棧道等。

(2)箕、壁、翼、軫,是我國古代天文學中二十八宿裏麵的四座星宿的名稱。當時天文學家認為月亮運行經過這四座星宿的日子,就會起風(月亮運行一周,是二十七天多一點,所以每一天左右的時間經過一座星宿)。

(3)修,建立。修其攻,即建立那種攻業。夫戰勝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意思是凡去戰勝敵人,攻取城池,但又不能取得成功,那是很不利的。

(4)費留,費同拂。留,停留。意思是枉費國家的人力、物力,使軍隊久留在外。

(5)慍,含怒,怨恨。

(6)說,同悅。

譯文

孫子說:火攻有五種目標:一是燒敵人員,二是燒敵儲備,三是燒敵輜重,四是燒敵倉庫,五是燒敵運輸設施。實施火攻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火攻器材必須事先準備。火攻要看天時,縱火要選日子。所謂天時是指幹燥的季節。日子,就是指有風的日子。

凡是火攻,必須根據上述五種火攻目標而派遣適當兵力配合作戰。若從敵人內部放火,就應預先派兵從外部策應。要是火已燒起而敵軍仍然很鎮靜,就要等待一下,不可立即進攻,讓火勢燒到猛烈的時候,再看情況可攻就攻,不可攻就停止。如果是從敵人外部放火,就不要等待內應,隻要時機有利立即放火。在上風放火,不要從下風進攻。白天風吹久了,夜晚風就會停止。軍隊必須懂得五種火攻方法的靈活運用,並且根據氣象的條件來實施。用火輔助進攻,效果顯著;用水輔助進攻,威力強大。但水隻能斷絕敵人的聯係,卻不能奪取敵人的蓄積。

凡是要戰勝敵人,攻占城邑,而不能取得成功,那是很不利的。那就叫做“費留”。所以說,英明的君主要慎重考慮這個問題。優秀的將帥要認真地處理這個問題。不是形勢有利就不要行動,沒有勝利的把握就不要用兵,不到危急關頭就不要作戰。國君切不可因一時惱怒而興兵,將帥也不可因一時憤恨而交戰。符合我們的利益就行動,不符合我們的利益就停止。因為惱怒可以恢複到歡喜,憤恨可以恢複到高興,然而國亡就不能複存,人死就不能再活。所以英明的君主對戰爭要慎重考慮,優秀的將帥對戰爭要有高度警覺,這是安定國家保全軍隊的根本原則。

用間第十三

孫子曰:凡興師十萬,出征千裏,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1)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2)。相守數年,以爭一日之勝,而愛爵祿百金,不知敵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將也,非主之佐也,非勝之主也。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於鬼神,不可象於事(3),不可驗於度(4),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