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9年四月,漢靈帝劉宏在南宮嘉德殿病逝。死後第三天,皇子劉辯登極,年14歲,是為漢少帝。尊母親何皇後為皇太後。何太後於是就臨朝主政,赦天下,改年號光熹。封皇弟劉協“渤海王”,時劉協才9歲。擢升後將軍袁隗(袁紹的小叔叔)當皇家師傅太傅,跟何皇後的哥哥大將軍何進,共同主管宮廷機要。而漢靈帝病急時,又將宮內大事及劉協,托付給宦官上軍校尉蹇碩。
蹇碩與何進兩人素來不和。蹇碩本來打算先誅殺何進,再擁立劉協登極,因事泄露,不成。何進既掌握大權,痛恨蹇碩的陰謀,秘密準備報複,想把宦官一網打盡,全部誅殺。蹇碩也想到何進不肯罷休,大為恐慌,就聯係幾個宦官謀誅何進。結果這幾個宦官反而向何進告密,蹇碩反被何進逮捕處死。
秋季,七月,少帝劉辯改封皇弟渤海王劉協當陳留王。中軍校尉袁紹再次向何進建議全部誅殺宦官,何進晉見何太後陳述,何太後不同意,何進一時也拿不定主張,袁紹見何進沒有膽量發生行動,就又建議何進征召四方著名的軍事將領及英雄豪傑,使他們率軍向京師進發,同時威脅何太後。何進以為是好主意,予以同意,可最高統帥部主任秘書(主薄)陳琳反對,認為這樣做是“掩住眼睛捉麻雀”,自欺欺人,而典軍校尉曹操聽到消息後,冷笑著說:
“宦官這種東西,古今都有,問題隻在於君王不可太寵信他們,更不可賦給他們大權。既然懲治罪犯,也隻能限於誅殺元凶,交給一個軍法官就夠了,何必勞師動眾,紛紛征召地方部隊以致威脅朝廷?要全部消滅宦官,消息一定走漏,我將能親眼看到殺宦官者的失敗!”
何進聽了,忿怒頓生,對曹操狠言道:“孟德亦懷私意耶?”
曹操於是退下,說:“亂天下者,必定是進。”
大將軍何進於是就命董卓率軍進逼京師。董卓的軍團是漢、羌、胡各族的混合武裝集團,軍紀十分不好,官兵野蠻,掠奪成性。董卓本人生性殘暴,狡詐無情,貪得無厭。朝中大臣紛紛勸說何進不要讓董卓進京,何進不聽,董卓大軍進逼京城的消息傳入宮中,引起宦官們的恐慌,以張讓、段煨為首的宦官決定先下手為強。八月二十五日,何進前往長樂宮晉見皇太後以後,張讓等騙他重新入宮,就在嘉德殿擊斬何進,隨即緊閉宮門。袁紹、袁術得到消息,率軍殺入內宮,斬殺宦官2000餘人。張讓、段煨等困守寢殿,束手無策,無奈隻好裹脅皇帝劉辯和皇弟劉協步行逃出穀門(洛陽正北門),向北方亡命。董卓大軍挺進顯陽苑(洛陽西郊),遙遙望見洛陽大火衝天,知道發生政變,即強行軍急進,在北芒阪(邙山北側)下,跟皇帝劉辯一行人相遇,董卓於是擁帝回京。
董卓進京之後,依仗武力,廢少帝,立陳留王劉協為獻帝,自封為丞相,獨攬朝中大權。董卓的涼州軍一到洛陽,便縱兵劫掠,任意屠殺百姓,欺掠婦女,軍紀蕩然無存。但董卓初到洛陽時,步騎兵不過3000人,兵力單薄。當時曹操仍在洛陽,掌握著一部分兵權。董卓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竭力拉攏曹操,任命他為驍騎校尉。但曹操看到董卓這樣的驕橫跋扈,野蠻殘忍,十分痛恨,根本不願和他合作,並且料定他一定會失敗,於是就想逃走。此時袁紹已逃離京城,投奔冀州(河北省中部),袁術也因恐懼董卓,棄職投奔南陽(河南省南陽市)。曹操為了免遭毒手,便在一天夜裏,改裝換名,帶著幾個親兵,沿小路也逃出了洛陽。
第二天早晨,董卓聽說曹操逃走,又氣又急,立即派兵追捕,同時發出通緝令,布告附近各州縣。
又過了一天,城裏風傳曹操已經遇難。從家鄉跟隨曹操進京的人都想散夥。曹操夫人卞氏十分傷心,她勸阻眾人:“曹公凶吉未定,有朝一日,如活著回來,我們有何麵目見他?如果真的大禍臨頭,大家一塊去死,有什麼可怕!”眾人聽了,覺得有理,便乘董卓兵士不備,護著卞氏離開洛陽,回到了故鄉譙縣。
再說曹操並未遇難,他逃出洛陽後,隱姓埋名,沿小路向家鄉方向急趕,途中經過成皋(河南省滎陽汜水鎮),到他父親的好友呂伯奢家宿夜。那一天,碰巧呂伯奢不在家,呂伯奢的5個兒子出來殷勤招待。曹操是從洛陽逃出來的,一路上一直提心吊膽,生怕被人暗害,加上他又生性多疑,呂家兄弟雖是熱情,他仍感懷疑。在屋休息時,忽聽後院傳來“沙沙”的磨刀聲,還有人在小聲說話:“捆起來殺了怎麼樣?”曹操疑心大起,立即拔出劍,衝出房門,見人就殺,不由分說,一下殺了呂家8口。待神稍定,才發覺呂家兄弟原是準備殺豬來招待他。曹操知道殺錯了人,心裏很懊悔,但轉念一想:“寧可我負天下人,不要叫天下人負我。”於是,便縱身上馬,繼續趕路。
從成皋出來,還要經過中牟(河南省中牟縣東)。那時中牟還是屬於董卓的勢力範圍之內。當曹操過境時,境內的一個亭長發現曹操行跡可疑,就把他扣留起來,送到中牟縣衙門。那時縣衙裏已收到了董卓通緝曹操的命令。但是縣令沒想到亭長送來的嫌疑犯就是曹操。隻有中牟縣的人事官(功曹)心裏知道亭長押來的正是曹操,但是這個功曹以為現在天下已亂,不應再迫害天下英雄豪傑,就向縣令說:“以世方亂,不宜拘天下雄雋。”為曹操說個了情,縣令想想也對,便把曹操給放了。曹操僥幸逃離中牟,一路快馬加鞭,向家鄉譙縣趕去,於這年十二月份到達離譙縣不遠的陳留郡(河南省陳留縣一帶)。
陳留距離洛陽有530裏地在東漢全盛時期陳留郡有17萬多戶,86萬多人口,在當時是數得上的大郡。陳留郡太守張邈,原來和曹操、袁紹都是好友。陳留郡隸屬兗州,當時的兗州刺史劉岱,又是士大夫集團中反對董卓比較積極的人物。因此,在曹操抵達陳留之後,就允許曹操在陳留郡己吾縣(河南省寧陵縣西南)一帶招募軍隊,以待進討董卓。
曹家本來就有一部分財產在兗州境內,曹操就把家產拿出來作為招募和訓練軍隊的費用。陳留有個名叫衛茲的“孝廉”,早就對曹操很欽佩,家裏也很有些財產。曹操恐怕家產不多,費用有缺,便在家擺下筵席,拜請衛茲來家商談。
曹操與衛茲寒暄過後,便對他說:“現在朝廷中皇上弱小,董卓專權,欺君害民,為天下人所不齒,我想力扶社稷,無奈力量不夠。公是忠義之士,我冒味請你幫助!”衛茲應道:“我早有這個心願,隻恨一直沒有遇到英雄,現在您既然有此誌,願以家產來助你一臂之力。”曹操一聽大喜,於是就先發詔告,馳報附近郡縣,然後招募兵士,豎起招兵白旗,上麵寫有“忠義”二字。沒有幾天,應募的人紛紛而來,竟至3000人之多,日後曹操帳下的大將樂進、李典、夏侯惇、夏侯淵兄弟等均於此時投奔曹操。曹操的堂弟曹洪、曹仁也帶2000人從譙縣和江淮來到陳留。曹操有了這5000人馬,便正式打出了討伐董卓的旗號。
這時袁紹已到河北,董卓還想籠絡他,派他做渤海(河北省南皮縣東北)太守。袁紹就在河北說動冀州牧韓馥,並聯絡關東(函穀關以東)州郡,於公元190年正月共同聲討董卓。相應的州郡共有17處之多各路人馬,多少不等。因為袁紹是北方最大的豪強,聲望最高,大家便推他做總指揮(盟主)。袁紹自稱車騎將軍,其他將領,都由他用朝廷名義,授予官職,曹操被授予奮武將軍。
盟會上,眾將領都慷慨激昂地發誓,決心同盟除暴,興複漢室。盟會畢,殺牲祭祀,歡宴3日。袁紹遂安排各路人馬,袁紹跟河內(河內省武陟縣)郡長王匡駐軍河內;冀州州長韓馥留守鄴城(河北省臨障縣)負責後勤糧供應;豫州(河南省)刺史孔佃駐軍穎州;兗州刺史劉岱、陳留郡長張邈、張邈弟廣陵(江蘇省揚州市)郡長張超、東郡(河南省濮陽縣)郡長橋瑁、山陽(山東省金鄉縣)郡長袁遺、濟北國(山東省長清縣)宰相鮑信全部屯紮在酸棗(河內南省延津縣);後將軍袁術則駐軍魯陽(河內南和魯山縣);曹操一軍雖有5000人左右,可是因為沒有地盤,在給養諸方麵,不得不受陳留郡長張邈的接濟,在指揮上,也不得不受他的節製,因此也駐紮在酸棗。一時天下英雄豪傑,都心歸袁紹,隻有鮑信告訴曹操:“智謀不是為每個人都有,能撥亂反正是你,才幹如果和地位不相稱,即使強大,最後也一定倒斃,難道是上天派他們下來為你開路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