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從成皋入關之後,就整編潰散的軍隊,打算再聯合滎陽,再作打算。這時候,劉邦手底下有個叫轅生的人勸劉邦使用迂回戰術,暫時放棄被困了兩年的滎陽,而兵出武關,項羽必定移師南下截堵,到時候再利用興建防禦,堅守不戰,拖住楚軍,讓滎陽、成皋的漢軍獲得喘息的機會,然後再由武關回滎陽。這樣一來漢軍處處主動,占盡優勢,至少在短時間之內不會再像以前一樣處於挨打的地位了。

劉邦接納了轅生的這個建議,於是劉邦出兵,故意引楚軍南下,項羽果然中計,撤回包圍滎陽的兵力,迎戰劉邦。但是劉邦卻一直都躲著不肯出戰,氣得項羽暴跳如雷,跺腳直罵。

沒過幾天,項羽接到緊急軍報說彭越渡過淮水在下邳和楚將項聲、薛公的部隊開戰,結果楚軍大敗,都城彭城也快保不住了。項羽一聽自己的後方再度陷入危機,就再也顧不上對付劉邦,立刻抽回圍困劉邦的部隊,飛速趕回彭城防守。

原來,在彭越這邊,他自從受到劉邦的重托,就把他的部隊編成遊擊、突擊、掃蕩的流動軍,一會兒聚零為整,一會兒又化整為零,出沒在魯、蘇、豫、皖邊區,經常把楚軍後方的糧道截斷,使項羽的軍事行動受到很大的牽製。等到楚軍把大部隊開到河南腹心地帶,消滅了九江軍,進攻滎陽的時候,彭城幾乎成了一座不設防的城市。

等到出現這個絕佳時機,彭越馬上率領部隊全力向彭城攻擊,在下邳附近碰上項聲和薛公的部隊,雙方大戰一場,結果項聲敗逃,薛公陣亡,彭越的軍隊直壓彭城城下。

項羽收到彭城危機的軍情立刻趕回來防守,哪知道彭越卻根本不理他。盡管項羽的如意算盤打得很響,卻始終找不到交易的對象。彭越一聽項羽親自帶領軍隊回來防守,知道打硬仗自己絕討不到便宜,於是又采取老辦法,化整為零渡過淮水,向穀城一帶散走。

項羽回來的時候,彭越的軍隊已經撤走了。項羽見到彭越軍隊可能是害怕自己的威名而逃走,又即刻馬不停蹄地再攻滎陽,一聲令下,每個將士都奮不顧身,拚死攻城,最後終於拿下了滎陽,活捉了周苛、樅公和韓王信。

項羽也是很愛惜人才的,他看到周苛、樅公二人氣宇軒昂,英姿颯爽,就希望他們能夠投降自己,而封他們為上將軍,賜祿三萬戶。周苛大義凜然,他將項羽破口大罵一頓,不僅不領他的情,還說項羽根本就不是漢王的對手,敗亡隻是遲早的事。項羽被說得勃然大怒,馬上叫人把他丟進油鍋裏煮了,又回過頭來問樅公,樅公也十分忠於劉邦,壓根就沒有看過項羽一眼,項羽順手就是一刀。韓王信在一旁看得渾身打顫,不等項羽開口,就連連點頭嚷嚷著投降。

滎陽被攻破之後,項羽立刻揮軍指向成皋。劉邦見楚軍再度氣勢洶洶地殺了過來,嚇得不敢停留,立刻和夏侯嬰共乘一車連夜逃往韓信的大本營廣武。

等到了廣武,天還沒有亮,劉邦就直接召集諸將領重新分派職掌。韓信和張耳起床之後才發現劉邦過來了,十分吃驚,但是劉邦已經將兵符、將印都收回去了,而又派韓信率領趙軍(即原來陳餘的部隊)東收齊地;張耳回邯鄲堅守趙地,到了這個時候,兩個人就算有滿腹的怨言也不便說出,隻好依命行事了。

這時候,酈食其見劉邦派韓信征齊,想要再爭個功勞,就自請為特使到齊國去招降,劉邦也不反對,就派他到臨淄,沒想到功是爭到了,卻送掉了他一條老命。

原來,酈食其見了齊王田廣,就操起他那三寸不爛之舌,說動了田廣,但是田廣不敢獨自作決定,找來叔叔田橫商量。而田橫認為,以他們的實力既然不可能與楚、漢爭霸,隻有找一邊來依附托身,以免日後被任何一方給滅掉,而他們田氏一族,多年來一直和項家相處得不是很好,隻好聽酈食其的話依附劉邦了。於是,下令田橫駐守曆下的兩支部隊解除戒備,而且還擺了一桌酒筵款待酈食其,又派使者到劉邦的駐地稱臣。

韓信聽說劉邦已經派酈食其說降了齊國,就打算在平原停止進軍齊國,不打算再東進,但是他的帳下有個叫蒯通的參謀卻勸他繼續進軍,不要受酈食其的影響。

蒯通對韓信說:“將軍,您奉旨伐齊,現在漢王雖然另外派人說降了齊國,卻始終沒有第二道命令要您停止進攻,我想您還是照常進行好一點。而且酈食其隻是一個文弱書生,就憑著他的三寸不爛之舌就能一下子就招降了齊國七十餘座城池;而將軍您帶領幾萬兵力,為漢王出生入死,赴湯蹈火,才攻下了趙國的五十多座城池,這讓別人看來豈不是您不如那個隻會逞嘴上功夫的人了嗎?如果您不願意屈居那個老窮酸的底下,不想受到別人諷刺的話,乘現在齊國已經撤離軍備的絕佳時機,長驅直入,掃平齊國,還可以建立自己的功業,也免得總是被被別人呼來喝去的,動不動就被撤職,隨時還有被謀害的危險。”

本來,韓信受了漢王的命令派自己攻打齊國,但是又派酈食其去勸降,竟然連通知一聲都沒有,原本內心已經憤憤不平了,現在經蒯通這麼一提,立刻就率領大軍渡過黃河,直撲曆下(今山東濟南),不費吹灰之力就占領了曆下,再分兵兩路包抄臨淄。田氏叔侄一聽韓信進兵曆下,不禁吃了一驚,立刻找來酈食其詢問,又命他寫信給韓信,立刻停火。但是現在韓信懶得理他,田廣又怒又懼,一氣之下把酈食其放進油鍋裏烹了,然後再帶領部隊退守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