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現在情勢十分緊急,齊國迫不得已,隻能向項羽求救,項羽派遣龍且率領大軍30萬,晝夜前往高密,準備和韓信來個大會戰。
就在這時候,龍且的部下勸阻龍且,說漢軍遠道而來,最希望的就是速戰速決,以免後勤補給被切斷導致人困馬疲。最好能針對這一點,暫時堅守不戰,還可以再派人潛入淪陷區,組織齊國人民進行抵抗和暗殺的行動,這樣就可以讓漢軍連糧草都弄不到,人心惶惶,自然就可以不戰而勝了。
其實這些言論十分有道理,但是龍且根本就聽不進去,他隻認為韓信隻不過是個胯下受辱的懦夫,他不可能懂得怎麼去用兵,而且對付一個小小的韓信,這麼大費周折地取勝的話,自己的麵子就全給丟光了,這更顯不出自己的英勇善戰。所以龍且壓根就沒把韓信放在眼裏,隻是積極地準備會戰。韓信聽到項羽派龍且過來救援齊國的時候,心裏暗自發笑,馬上乘夜派人用沙袋把濰水堵住,引軍從下遊渡河,攻入楚軍陣地,接著又故意敗走。
龍且隻覺得是自己英勇善戰,不知道這是韓信的計謀,就帶領著大部隊立刻渡河追殺韓信,直到龍且的軍隊大部分還都在河中,隻有一小部分登上岸的時候,韓信一聲令下,漢軍將上遊的沙袋移開,立時急流迎了過來,衝走了無數的楚軍。而龍且卻和一小都分軍隊渡河上岸,進退不得,當下膽戰心驚了,左衝右突但是還是無法突出重圍,最後由於氣竭力衰,戰死在濰水的右岸。韓信急於追擊殘餘的楚軍,俘虜田廣,再派灌嬰、曹參領兵續繼追擊田廣、田橫等殘留部隊,完全占領了齊國的土地。
這時候,劉邦剛剛支走了韓信和張耳,自己也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打算用廣武的這支兵力和項羽一拚。這時候,劉邦手下有人勸阻劉邦不要和項羽的楚軍硬碰,用迂回戰術跟項羽兜圈子才是上策。
當然劉邦自己也心裏清楚,自己手頭上的兵力還不夠,他就派將軍劉賈、盧綰率領兩萬步兵和幾百匹馬隊從白馬津悄悄進入楚地,與彭越的遊擊隊接頭,困擾楚軍的後方,燒毀楚軍的糧草。彭越得到了這支援軍的支持,當下就占領了睢陽、外黃等地的17座城池。
這個捷報傳到前線的時候,項羽一聽又是彭越在後麵搗亂,決心要手刃了這個總是偷襲的小人。於是項羽立刻召集海春侯大司馬曹咎、塞王司馬欣,告訴他們彭越趁他們不在的時候再次蠢動起來,已經攻下楚軍的17個城池,自己如果不回去恐怕後方會產生危機。項羽吩咐成皋就交給他們兩位守城,不管劉邦怎麼挑釁都不要理他,隻管堅守,不要出戰,隻要守個十天半個月,項羽就可以趕回來再收拾劉邦。項羽吩咐完了之後馬上帶領部隊回到豫東,沒過多長時間,又把彭越辛苦多時搶到手的17座城池一口氣全都給奪了回來。
劉邦得到項羽領兵東歸的消息,擔心彭越招架不住,等到項羽西向之後,漢軍一定會吃大虧,所以他就想放棄收複成皋、滎陽的計劃,打算退保洛陽、鞏縣。
那個時候酈食其還沒有到齊國去當說客,當他知道劉邦想丟棄成皋和滎陽的時候,就趕緊勸他說,民以食為天,敖倉是上天賜給萬民的穀倉,項羽卻不懂得好好珍惜,得了滎陽卻放棄敖倉,把大軍調回豫東,隻留下曹咎和司馬欣守住成皋,希望劉邦好好把握這次的大好時機。
劉邦沒有聽明白酈食其到底想要表達什麼,酈食其進一步說,自古以來,一山不容二虎,現在楚漢相爭,僵持了好幾年還是沒有分出個勝負。而在這些年的戰爭期間,民不聊生,人心惶惶,他們不知道自己是投奔漢還是跟著楚,如果劉邦能趁項羽不在的時候攻下成皋,奪取滎陽,占據敖倉這個食糧的來源,守住白馬津,截斷太行山的通道,緊緊扼守關口,憑借這些地利,退可以和項羽平分天下,進還足以使天下諸侯都看到最後的勝利屬於劉邦,這樣他們就會自動過來歸附。
於是,劉邦就聽從了酈食其的話,帶領軍隊包圍了成皋,軟硬兼施,想要逼曹咎、司馬欣出城應戰。不管他使用什麼樣的手段,曹咎和司馬欣兩個人一直都沒有搭理他。
眼看離著項羽回來的時間越來越近,而這兩個老家夥仍然閉門不出,十分焦急,於是他拿出自己沒成大業之前的看家本領,派了一批士兵,赤裸著上身,坐在城下輪番對他們兩個進行辱罵,而且言詞十分難聽。
曹咎剛開始還能忍受下去,但是後來越聽越不像話,氣得胡子直上翹,最後他實在忍不住了,怒火衝天,他也顧不上項羽臨行時的囑咐,領了一支隊伍殺出城去。司馬欣怕他有所閃失,也連忙帶了一支部隊趕來,可是兩人出城沒有多遠,就被漢軍隔開,分別擊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