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真偽時,實驗室用特製的掃描儀讀取這些標簽的DNA信息,即可辨別真偽。DNA Technologies提供的數據顯示,過去奧運會紀念品假冒率高達40%至50%,而悉尼奧運隻有1%左右。

盡管DNA難以複製,但要大範圍推廣應用,最大障礙卻在於檢測。

10年前,便捷的DNA檢測還隻存在於科幻片中。1997年上映的科幻電影《千鈞一發》中,負責維護社會階層秩序的基因警察,配備了手持DNA檢測設備,隻要指頭一按,就能分辨出所有的基因信息,但這僅存於科幻電影中—目前在實驗室,最快的檢測技術仍需兩個小時,因此DNA防偽對一般消費者並無直接的意義。

Mike坦承,“隻有品牌打假,或者需要通過檢測真偽獲得法律證據時,DNA防偽才能發揮作用。消費者自行檢查真偽時,通常還是要依靠傳統的防偽方式,除非消費者願意將產品送到實驗室。此外,DNA防偽還需要與光學、油墨結合在一起使用。”Mike正積極計劃將其防偽技術推廣至中國市場中,去年,DNA Technologies推出了中文網站,並加大了在中國市場的推廣力度。在Mike眼中,發展中國家市場前景無限,尤其在高端服飾與奢侈品領域,而中國2012年大規模打假行為更堅定了其進軍中國的決心。

波士頓谘詢公司最新報告顯示,中國的奢侈品消費量占全世界40%,到2015年中國或將成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市場。但隨之應運而生的卻是數量繁多、精度頗高的山寨假冒奢侈品。“我們正在說服這一類客戶,讓他們從傳統防偽技術,轉移到更先進的DNA防偽上來。”Mike說。

DNA Technologies不乏強力競爭者,其中包括美國Applied DNA Sciences,台灣Biowell、威達康等。Applied DNA Sciences其客戶已囊括歐洲的兩個奢侈品品牌。

DNA技術正演變成防偽創新的新戰場。“過去,DNA防偽的主要方式是將DNA信息混合到油墨,然後印刷到服飾的標簽上。”Mike說。而如今大家都試圖將DNA信息混合到絲線等原材料中。簡而言之,不需要額外的印刷費用,產品自然具備防偽特性。對品牌而言,這是一種成本更低的防偽方式;對開發者而言,技術研發難度更大,目前能成熟應用到市場的產品並不多。此外,除了DNA信息,開發者仍需將較容易檢測的光學等信息融入到產品裏,這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