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跳槽的好消息(1 / 1)

關於跳槽的好消息

專欄

就工資增幅而言,2012年不是換工作的好年份,但2013年是一個營銷人才如果在2012年第4季度準備找工作,會在全球各個國家遇到什麼情況?在日本市場,廣告營銷人才的招聘需求增幅為26%,一派熱火朝天的搶手局麵;到了新加坡,整體減少三分之一的招聘信息發布量會讓你感受到一絲涼意;如果去到泰國或馬來西亞這樣發展勢頭強勁的新興國家,則會被吸引人才留在當地的熱情圍繞。回到中國內地,經曆了遲緩低迷的2012年,到了第4季度,市場正顯示出回升態勢,這對於尋求機會的人才來說的確是一個好消息。

跨國企業正在重新規劃其在華發展計劃,他們會在中國繼續開展投資、積極拓展業務,相應的會釋放出新的招聘職位。作為中流砥柱的生產製造產業也已經從2012年年末開始改善,並出現複蘇跡象。不過當下企業的成本意識仍處高位,加上跨國公司著重發展其在華本土化業務,歐美外籍人才的需求會下降。而由於語言和文化背景相似等因素,包括香港、台灣、新加坡和馬拉西亞等亞洲國家和地區的求職者將更受青睞。本地人才將與這些來自亞洲國家的專業人士們競爭,並慢慢接管之前由歐美外籍員工所占據的職位。

中國國內二三線城市的大規模拓展,對於專業人才來說也是不得不關注的一個趨勢。在那裏,你可以獲得更快的晉升和發揮空間,這個誘惑力對於本土和外國人才來說都不小。比如眾多國有銀行紛紛向二三線城市拓展,在當地建立分行,對能幫助銀行業創造收益的客戶關係管理等崗位的需求即大幅上升。同樣的,在製藥領域,向三四線城市的擴張步伐讓市場對銷售代表的需求隨之上升。隨著全國居民財富和可支配收入的不斷攀升,我們還觀察到零售、奢侈品和快速消費品行業的增長趨勢。雖然多數企業暫停了擴張計劃,但仍有不少跨國公司將希望寄托於二三線城市消費者的口袋上,這推動了市場對銷售、人力資源、內部培訓、業務開發和商鋪租賃等專業人才的需求。

而在IT領域,2012年大量海外資金的湧入令信息技術行業公司大獲裨益,眾多跨國企業紛紛在華實施業務擴張計劃,並著手對信息技術基礎設施進行改善,這對招聘活動產生了積極影響。企業一方麵逐步將程序開發類職位移往成都、西安和無錫等二三線城市,另一方麵在上海、北京等地建立全球性研發總部的動作,則讓具有跨地域工作經驗和業務拓展能力的信息技術專業人士、程序員及商業分析師備受青睞。

成本控製仍是2012年各大企業的關注重點,招聘活動大多基於崗位更替而非新增職位的招聘。我們注意到各企業為了獲得最優秀、最適合的人才,在招聘環節中廣泛采用了職業心理測評的方法。摸清楚相關崗位之前是如何運轉的,以及對心理測評環節的適應,對於想要成功應聘的人士變得尤為重要。

我們不僅看到跨國公司在這些市場的巨大需求,當地民營企業的國際化人才觀也讓我們吃驚。他們中不少已從代工轉向自主研發、自主品牌,我們已經開始為他們在美國、德國市場上尋找當地人才了,我們也期待中國的人才能更進一步走出中國。

有一個壞消息則是,我們發現2012年專業人士在更換工作時所獲薪資增幅普遍低於以往數年。總體來看,2012年度中國內地的總體薪資增幅為15%至20%,相對於勢頭強勁的2011年的15%至30%的增幅是略低的。但也有好消息,中國今年的預期GDP將超過8%,加上通貨膨脹的上升趨勢,我們預計,2013年的薪資水平較2012年將略有提升,求職者在更換工作時預計會獲得15%至25%的薪資增幅。(采訪整理/本刊記者 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