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大時代,無法(2 / 3)

公元前770年,因為內亂和少數民族犬戎的入侵,周平王被迫將國都從鎬京(今西安市)遷至洛邑。因洛邑就是現在的洛陽,在鎬京之東,此後的周朝史稱東周,即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東周的前半期通常被人們稱為春秋時期,能有此浪漫富於文學色彩的名稱是因為在古代一年一般隻分春與秋兩季,《詩經·王風·采葛》中的詩句“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春秋的字麵意思就是指時間。中國儒家文化的創始人孔子在這個時期編定了一部記載當時魯國曆史的史書,名叫《春秋》,而這部史書中記載的時間跨度與構成一個曆史階段的春秋時代大體相當,所以後人就將這一曆史階段稱為春秋時期,指的是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從此春秋而得名。

東周一開始,周王朝就走了下坡路,王室衰微,大權旁落,諸侯國迅速崛起,之間互相征伐,戰爭頻仍。周朝所建立起來的社會秩序分崩離析,原來的禮樂製度遭到嚴重的衝擊和破壞,出現了許多僭越的行為,如孔子在《論語·八佾》篇中講到“八佾舞於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季氏是春秋末期魯國的新興地主階級貴族,也稱季孫氏。當時,魯國季、孟、叔三家,世代為卿,權重勢大;尤其是季氏,好幾代都操縱著政權,國君實際上已在他們的控製之下。魯昭公曾被他們打敗,逃往齊國,魯哀公也被他們打得逃往衛國、鄒國和越國;到魯悼公,更幾乎隻掛個國君的空名了。他們不僅不把國君放在眼裏,甚至自比天子,以當時宮廷的舞樂隊來說,按製度是:天子八佾(八人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諸侯六佾(四十八人),卿、大夫四佾(三十二人)。可是季氏卻故意打破老規矩,偏要設置六十四人的大型舞樂隊。孔子是站在維護奴隸製的立場,反對新興地主階級的,這裏反映的便是一種對天子的僭越行為,可見此時諸侯國勢力的強大,根本不把周王室放在眼裏。

據史書記載,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間,有四十三名君主被臣下或敵國殺,五十二個諸侯國被滅,有大小戰事四百八十多起,諸侯的朝聘和盟會四百五十餘次。小的諸侯國紛紛被吞並,強大的諸侯國在局部地區實現了統一。而實力最強的諸侯國就可以稱霸,先後出現過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五個霸主,史稱“春秋五霸”。然而在春秋中期,出現了一個比較和平的時期,原因是各國都被戰爭搞得十分疲憊,需要休整,於是通過公元前546年由十四國參加的第二次“弭兵之會”達成協議,戰火暫時得以平息。可是,這期間在長江流域,吳、楚、越三國之間卻多次爆發霸權之爭。春秋時代的中後期,隨著牛耕的普及和鐵製農具的應用,經濟有了迅速發展,出現了私田的開發和井田製的瓦解這一深刻的社會變化。在一些諸侯國的內部,貴族勢力強大起來,開始向國君爭奪權力。公元前453年晉國出現了韓、趙、魏三家大戶,將晉國進行了瓜分,自己分別建立了國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晉”。於是,七雄並立,互相爭霸的時代逐步到來,由春秋時期走向了戰國時期。

西漢末年的劉向,將有關這段曆史的各種資料編成一本書,取名《戰國策》,從此,這一曆史階段稱為戰國時期。戰國時期,除了七雄之外,還有一個越國也是較為強大的國家,各方麵的實力上僅次於七雄。小國有東周、宋、衛、中山、魯、滕、鄒等,另外還有不少少數民族分布在四周。戰國前期,是“七雄”的形成時期,各國將精力用在內部整理上。各國君主招賢才能,勵精圖治,像李悝、吳起、商鞅等人的變法維新就發生在這時期。戰國中期,大戰拉開帷幕,經過了很長時間的準備,各個諸侯國都儲備了一定的資本,可以進行大規模的領土擴張和對人民的掠奪,以增加本國的實力,更好地與華夏大地上其他的諸侯國進行對峙。此時真是“國無寧日,歲無寧日”“邦無定交,土無定主”的混戰局麵。這些戰爭被後來的學者們稱為“春秋無義戰”,因為戰爭的發動並沒有站在一個仁義的立場上,各個國家為保持自己的生存和擴大國土的勢力,君主們都相繼稱王,獨霸一方。一方麵加強中央集權式的統治,改革圖強,加強軍備;另一方麵,在外交上頻頻爭取別國的“合縱”“連橫”。齊國和秦國東西對峙,展開了爭取其他諸侯國、孤立對方的鬥爭,而韓、魏、趙、楚、燕等國,則在聯秦抗齊和聯齊抗秦中搖擺。這時,出現了兩個著名的政治家——張儀和蘇秦,他們分別連橫(分化六國)和合縱(聯合抗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