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的脾氣亦正亦邪,不南不北的四川人我國曆來以南方人和北方人作為群分國人的基本元素。或是秦嶺以北為北方,秦嶺以南為南方。或是長江以北為北方,長江以南為南方。若以山為界,四川屬南方,以水為界,四川為北方。因此,在自然地理上四川便顯得不南不北,而川人的性格同樣不南不北。魯迅曾點評“北方人的優點是厚重,南方人的優點是機靈。厚重之弊也愚,機靈之弊也狡”。按他的劃分,四川人的性格總體而言,理應屬南方人。但實際上四川人與南方的其他地域都有明顯差異。而且四川話也被劃分為北方語係。在古代,中原以外的族群被分為“東夷、西戎、南四川人則兼具了西戎的強悍和南蠻的不教化在多次的民族融合中,四川人表現出亦正亦邪,不南不北的獨特個性。

四川文人多自由不羈,個性較強。司馬相如、李白、蘇軾、陳子昂、吳虞、李宗吾等都是恃才傲物、放浪形骸、不拘禮法的代表。戊戌六君子中四川的楊銳和劉光第六居其二,川人性格中的叛逆與不馴可見斑。俗話說“在川成蟲,出川為龍”,自古有“無川不成軍”之說。四川軍人的倔強性格在宋末元初的釣魚城保衛戰中達到了極致,令蒙哥大汗殞身城下。抗戰時川軍40萬出征。朱德總司令和幵國十大元帥中的三位均來自四川。

普通四川人的性格具有多解性。堅初、耐勞、勤奮、樂觀、敢做敢當、講究倫理,這是川人的性格魅力。但自閉的盆地意識、小富即安、浮躁、假打、耍小聰明、窩裏鬥也是公認的缺陷。有人說:“在草根中四川人最不缺的就是個性。古代有為愛私奔的卓文君,現代有紅花教主娜姆,敢於揭四川人之短的李伯清……” 。

大地震中的不屈與豁有本書叫《格老子四川人》,“格老子”是四川人常掛嘴邊的粗□,也是表達豪爽性格多加的語氣詞。書中用“強大、淡定、出乎意料”來詮釋四川人在汶川大地震中的表現。

2008年漢川80級特大地震,近7萬人遇難,近2萬人失蹤,對於鮮有災難的“天府之國”而言,這是無法想象的傷痛。四川人此時將“優點”放大到令世界為之動容的“四川精神”。地震後的幾十小時之內,四川人迅速調整到從容淡定,甚至用幽默和豁達來調侃災難,有人理解為“四川人視死如歸”,其實這是川人性格中超強的自我修複能力,是種獨特的心理療法。就像作家潔塵所說:“地震中表現出來的成都人的精神狀態與成都的地質結構驚人的致,那就是以柔克剛,臨危不亂,超常穩定。”四川人用特有的智慧把地震和災難幽默了把。網上流傳著當時諸多的經典段子,如“北川老大爺,被俄羅斯救援隊從廢墟中解救出來,看周圍全是老外,愣了半天,感歎道:‘地震硬是凶喃,哈把老子震到外國來了!’”“川人看餘震的心情就像初戀的少女看情人,既怕他不來又怕他亂來。”……四川人以強大麵對危機,用淡定埋藏傷痛。撼山易,撼四川人民難!

公認四川出美女。秦以來多次全國性移民的血統混染,天府之國溫潤潮濕的氣有姣好五官、白嫩皮膚和玲瓏身材,怎麼看都覺養眼。她們大多美貌出眾,會打扮,能幹,性格也厲害,用四川話講就是“好霸道”。 漢代卓文君的豪爽、多情、敢做敢當,即體現了川女的性格,這種在辣椒中鍛煉出來的個性,被冠之“潑辣”。四川多貞節牌坊,同時千年傳頌著卓文君的私奔佳話,可見四川文化的包容性和寬容度。有人說:“個寬容私奔的城市,定是個最具爰的地方。”同樣敢於私奔的女人,定是敢於擔當、敢爰敢恨的女人,這樣的女人辣得可愛。若論個女人的複雜性格,武則天再恰當不過,堪稱曆史上最牛的川女。縱觀中國曆史,敢於廢除男權,自立為帝的,唯武則天人,隻有“不知天高地厚”白切女才有如此膽識。這位四川廣元女子,集美貌、智慧與膽識於身,是川女“霸道”的極端體現,無與倫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