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3 / 3)

邵勤儉雖然很敬重劉慎之,在他的這一觀點,邵勤儉並不認同,他認為,最終的勝者是共產黨,而不是國民黨。他接觸這兩個黨不多也不深,但憑著感覺,他不認為國民黨能勝在最後。他認為,最後的勝利者,必定是共產黨。他的侄子邵尚文是共產黨,他的好友林玉堂也是共產黨,為了信仰,他們不怕死,在那樣的艱苦的條件下,他們敢與日本人打仗。說到底,他們都是好人。好人得民心,好人必勝無疑。他又給劉慎之寫信,在這局勢不明朗的情況下,不要隨意表明立場態度。經商的人,與政治不沾邊,做好生意才是商人的本分。即便沾邊,也要忠孝節義這個做人立世之本行事。

秋風蕭瑟中,幾年不見的邵尚武走進了邵家大院。身為日本軍官,邵尚武已經晉升少將軍銜。日本投降以後,他被羈押在戰犯看守所。國民黨一位重量級人物出麵,保釋邵尚武回國。因為要在大連碼頭上船,回國前,邵尚武特地回老家,看看四叔,看看邵家的親人。因為他這一走,恐怕再也不會回來了。

邵勤儉也挽留侄子,能不能不走,回金州大院定居。日後,可以將你的妻子兒女接到中國來。

邵尚武堅持要走,他也必須得走。沒有人知道,他早就秘密加入了國民黨。戰爭期間,他來到北平以後,為國民黨提供了不少重要情報。那位為他說情的人,就是李宗仁。他的身份一直沒有暴露,他也不能暴露。他必須走,而且永遠也不能再回來。跨出門檻的那一刻,邵尚武給叔父跪下,重重磕了三個頭。起身後,不管親人們怎樣呼喊,邵尚武都沒有回頭。這一走,再無音信,仿佛從這個世界消逝了。

大連被蘇軍占領以後,國民黨的接收大員沈怡,被任命為大連市長。因為國民政府與蘇聯政府簽訂有友好條約,國民黨多次與蘇聯紅軍協商,準備讓兵艦大大連碼頭靠岸,運送國民黨的部隊到東北戰場。他們要運送兩個軍的兵力到東北,這個建議遭到了蘇聯軍方的拒絕。

為了開創東北解放區,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從山東半島乘船,漂洋過海,繞過大連碼頭,在莊河沿海一帶登陸。因為此事,國民黨向蘇聯方麵提出疑議,為什麼共產黨的部隊可以乘船登陸,而國民黨的船隻不能登陸。蘇聯軍方給國民黨解釋,共產黨八路軍的船隻並不想在莊河一帶的沿海登陸,因為共產黨沒有兵艦,他們乘坐的是帆船,隻能靠風力為動力,因為風向突然轉變,他們才不得不在莊河一帶沿海登陸。

共產黨在蘇聯紅軍的支持之下,組建市政府,組建公安局,組建了中蘇友好協會,成立的婦女建國會,青年聯合會,並成立的大連職工總會。中共黨組織已經遍布大連城鄉。而國民黨隻注重在上層社會發展關係,建立組織,與勞苦大眾相距甚遠,他們漸漸地被排擠出各個領域,不得不退出大連市區而來到由國民黨控製的區普蘭店。

大連的工人階級,大連的民眾,組織工廠開工,組織生產各種武器彈藥,生產各種軍需物資。共產黨與國民黨的戰爭還在繼續,此時的大連又成了共產黨生產軍需的基地。

棲身普蘭店,遙望大連的沈怡心情很茫然。黨國與國軍所有對於大連的設想,均沒有得以實現。他就像一條喪家之犬,灰溜溜地退出了大連地界。眼睜睜地看著這座美麗的城市落入了共產黨的掌控之中。心煩意亂之時,沈怡問身邊的人,此地可有可遊覽的勝地,有無可拜訪的名人?

隨從回複,查閱過當地的方誌史料,此地有一圍壩山城,為唐代薛裏征東時所建。後來,這裏建起一座尼姑廟,據說尼姑會算命,廟裏的香火倒是挺盛。

聽說是尼姑庵,沈怡搖搖頭,此時此刻,這樣的古跡不去遊覽為好。此地出過什麼名人沒有?

隨從說,此地曆史上沒有出過什麼名士,但是,有一個健在的傳奇人物,不知沈先生想不想見他?

什麼傳奇人物?

此人名叫劉雨田,說他大名,知道的人並不多,說他的綽號,天下無人不知,劉雨田的綽號劉秧子,是個大名鼎鼎的漢奸。甲午年間,劉雨田給日本人帶路,沒有踩響一顆中國軍人埋設的地雷。因為有功,日本人封他爵位,賞他良田房屋。多年來,劉雨田一直隱居普蘭店老家,很少拋頭露麵。

沈怡雖然不是國民黨元老,但他在黨內也算有資曆。對於劉雨田其人,他也有所耳聞。他是最早留學日本人學子,因為有濃厚的儒學功底,日本人也經常請劉雨田教授漢學。當年政界軍界高層人物,都聽過劉雨田的講學。他們感覺受益匪淺。於是,他們向日本當局建議,在東京帝國大學開設一個專門為將軍講座的漢學班,教授聘請劉雨田擔任。那時候,孫中山也在日本,聽說此事以後,孫中山特地找到劉雨田,想說服他,從民族大義考慮,可不可以接收中國人到這個將軍班聽課,日後也好為國家盡忠盡力。孫中山的建議遭到了劉雨田的拒絕,為什麼不接收中國學生,因為中國人有了本事,就想到當皇帝。可日本人將本事學到手,他們要侵略咱們中國。他們為什麼如饑似渴地學習漢文化,他們就是要徹底懂得中國國情,懂得中國人。一旦時機成熟,日本人就會出兵中國,並占領中國,奴役我們的人民,掠奪我們的資源。孫中山的話難以打動劉雨田,他已經受到日本天皇的封賞,他也死心塌地效忠日本人,他已經把自己當成日本人。想當年,劉雨田是以一個日本人姿態,日本人的目光看待孫中山。誰都以為沈怡不會前去拜訪這個老牌漢奸劉雨田時,他卻做出了一個讓人想不明白的舉動,他帶上厚禮,要前去拜訪劉雨田。

國民黨縣黨部的人事先通報劉雨田,國民黨政府委任的大連市黨部專員,大連市長沈怡先生要前來拜訪劉雨田。他換上一身平時不穿的西裝,恭候在大門外。

沈怡的車子一直開到劉雨田的大門口。沈怡從車上走下來,劉雨田站在台階上沒有挪動,他一直等候沈怡朝他走過去,而他卻沒有迎上來。沈怡走到劉雨田的跟前,先向他伸出手時,劉雨田才伸出手。兩個人的手握到一起時,沈怡先開口說話,久仰先生大名,今日特地前來拜訪……

劉雨田說,雨田隱居鄉裏民間多年,哪裏來的大名。要說從前,倒也有些臭名。沈先生能到我府上,不敢說三生有幸,也是雨田麵上有光。請……

二人在客廳坐定後,沈怡向劉雨田送上禮物,劉雨田笑納後,也讓家人給沈先生敬茶。寒暄過後,沈怡便說明來意,沈怡在普蘭店這半個月來,時常有人提及雨田先生。今日特地登門拜訪,還望先生不吝賜教。

劉雨田說,雨田年過古稀,思維遲鈍,早已不聞窗外大事小情,隻以安閑心情怡養天年,不聞政治。

沈怡說,先生可以不聞政治,但是,家國情懷不能丟棄。我相信,先生對國民黨,共產黨,不會陌生……對於國共二黨,先生更傾向於誰的主張……

劉雨田說,我能接收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對共產黨我並不了解,有人說,共產黨共產共妻,如果真是這樣,他們真的是匪而不是黨。

沈怡說,雖然說共產黨共產共妻有些言重,但他們的主張與曆史上均貧富,分田地的造反逆賊的主張沒有什麼兩樣。如今,日本人已經戰敗,蘇聯人又出兵東北,他們占領大連,並以大連為自由商港為由,不許我們的軍隊進駐,甚至不準我們國民政府合理合法地借助大連碼頭,將我們的軍隊運送到東北戰場上。表麵上,蘇聯人與國民政府簽定過友好條約,而實際上,蘇聯人傾向中共,並暗中資助他們。因為中共與蘇共,性質同是無產階級,他們必定會聯合起來。因為如此,國民黨在大連無法立足,隻能退避三舍,流落到普蘭店做壁上觀。到此境地,沈某已經江郎才盡,也無計謀可施,以轉變當前局勢。今日走進雨田先生大門,就是想向先生討教,希望先生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