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莫紮特
訪問薩爾茨堡是不能不看莫紮特故居的,因為莫紮特是這個城市的靈魂,他的音樂讓整個世界感動了二百多年,每年在這裏為他舉辦的音樂節,使薩爾茨堡成為古典音樂的聖城,如宗教的聖城耶路撒冷。莫紮特又是一位英雄,他一生都為自身的獨立,與宗教勢力進行不屈的鬥爭。他短暫而又傳奇的生命,讓這個城市也變得神秘。
糧食街是薩爾茨堡老城裏一條狹長曲折的石塊鋪地的老街,一家家的店鋪擠在街道的兩旁,門上懸掛的鐵藝裝飾的招牌,讓老街顯示出古樸和繁華。這條街的9號是一棟黃色的五層小樓,這裏就是莫紮特的故居,現在是博物館。沿著粗石板的樓梯,我們走進每個房間,感受和傾聽一個天才留下的氣息。我看見了那把莫紮特五歲用過的掛在展櫃裏的小小提琴和擺在地板上的陳舊的羽管鍵琴。這兩件樂器可能是現存世界的最貴重的音樂文物,因為就這兩件樂器發出的聲樂,把一個天真的孩子引領進音樂的天國並成為造福人類的音樂大師。莫紮特他會拉琴的同時便能自己作曲,那是一位少年輕輕吐露的心聲。他的啟蒙老師是他的父親利奧波德,從掛在牆上的他的畫像上,看出他專製和審慎的性格。他出生在一個手工藝人之家,卻受過很好的教育,他熱愛數學和哲學,在教會學會了音樂,通過努力成為薩爾茨堡大主教樂隊的副指揮。在莫紮特四歲的時候就和姐姐一起上了“私塾”――跟父親學文化,上鍵盤課,盡管他坐在琴前腳還夠不著踏板,不得不站著練。在莫紮特六歲的時候,父親帶著他和姐姐娜納爾(也是一位音樂天才)到慕尼黑、維也納等歐洲各地“遊學”和演出,這位音樂神童讓所有聽他演奏的人喜愛。奧地利女王瑪利亞?特蕾西亞請莫紮特一家到皇宮作客,小莫紮特不僅彈奏了鋼琴,還跳起來坐在女王的腿上,伸開雙臂抱著她的脖子熱情的親吻。這樣的情景在凡爾賽宮、白金漢宮都出現過。莫紮特在巡演中也經常出“洋像”,一次在倫敦演出時他忽然停下精彩的演奏,在大理石地板上玩起來。還一次他正演奏撥弦古鋼琴,這時一隻可愛的貓進來了,他馬上停下演奏去玩貓,任他的姐姐哄了好久也沒有繼續彈。他畢竟是個孩子。但是這個孩子絕世的悟性,超人的對音樂記憶力和對音樂神奇的想象,卻是無與倫比的。在一次音樂“沙龍”上,一位貴婦要唱一首意大利歌曲,請七歲的莫紮特伴奏,莫紮特根本不知道這首歌。婦人唱時,他試著用低聲部伴奏,一遍過去,再重唱時,他已經毫不費力地伴奏了。隨後,那婦人唱了十遍,每一遍,莫紮特都有即興的發揮,讓在場的人大為驚歎。在歐洲的巡演中,他還從那些欣賞他的音樂大師那裏學到了“真經”,實現了從音樂神童向大師的過度。在巴黎他出版了首批作品――4首小提琴奏鳴曲,在倫敦他創作了首部交響樂,在維也納寫了第一部意大利文歌劇。偉大的德國作曲家海頓1758年對莫紮特的父親利奧波德說:“在上帝麵前作一個誠實的人,我發誓,所有我知道的作曲家中,無論是親見其人還是隻聞其聲,你的兒子是最偉大的。他有藝術品味,不僅如此,就創作技藝而言他造詣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