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篇之二(1 / 3)

南美篇之二

會唱歌的石

依依惜別伊瓜蘇,又去參觀伊泰普水電站。離大瀑布隻有十幾公裏,如果說大瀑布是大自然賦予的奇觀,那麼水電站就是人類創造的奇跡了。這是巴西人和巴拉圭人共同的驕傲。此處豐富的水利資源,為他們提供了機會。1973年5月17日兩國簽署了合作建設水電站的協議,1992年5月6日兩國總統一齊起動最後一台發電機組,曆時17年又354天,共投資183億美元,建成了這座給兩國的發展注入最大活力的豐碑。我曾參觀過為美國人引以為自豪的胡佛水電站,這次當我站在伊泰普長77000米,高196米(相當60層樓)的大壩旁,我真的被它的雄偉氣勢所震撼!其規模要比胡費水電站大得多,看來美國能辦成的事,第三世界也一樣能辦到。正在建設的中國三峽水電站,比這個伊泰普水電站還要大。這個大壩腹中的18台70萬千瓦的發電量滿足了巴拉圭全國和巴西全國百分之三十五的用電量。

據說伊泰普電站已接待了140個國家的700萬的參觀者。可惜我們參觀的那一天,大壩沒有開閘放水;但我們在展廳的大屏幕上看到了這壯麗的一幕:巨流像伊瓜蘇的大瀑布一樣從泄洪道湧出,飛流直下,勢如萬馬奔騰,聲如驚雷轟鳴。飛流跌落在岸壁的岩石上,濺起的水花形成一片大霧,陽光下幻化成彩虹數道,神奇耀目。

水電站因建在名為“伊泰普”的小島上而得名。“伊泰普”是印第安語意為“會唱歌的石頭”。發電機的轟鳴,飛瀑的巨響,這當然是印第安人夢想不到的歌聲。但是他們在這個小島上留下的文化瑰寶,也是當代人始所未料的。在水庫儲水之前,曆史學家和考古工作者在這裏進行了七年的勘查和發掘,共查出239處有價值的遺跡,收集到各種文物17萬件,包括一些石英磨製的箭頭和飾物。在水電站周圍還有七個印第安人的古代遺址可供參觀,人們在感受現代文明的宏偉的時候,還能感受古老文明的精巧,其實它們是一脈相承的。人類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與自然的鬥爭中不斷地創造奇跡。但不應是破壞自然而應是利用自然。

這時我想起在建設中的長江三峽水電站和正在籌建的我們家鄉的尼爾基水庫,許多中國的考工作者也在作著搶救和發掘文物的神聖工作。是的,我們不能因為珍視古老的文明而放棄現代化;我們也不能為了現代化,而廢棄古老的文明。兩者是可以相合起來的。遺憾是不能沒有的,還是越少越好。

3點鍾,我們在伊瓜蘇機場起飛,透過舷窗,我們向這片難忘的綠州告別。一個半小時後,我們到達聖保羅機場,這裏出奇的冷清,寬敞的候機大廳裏,稀稀落落的隻有少許的人。想起來了,今天是“9、11”,一年前的今天,美國發生了那場震驚世界改變曆史的災難。這是個忌日,許多人連飛機也不敢坐了。我們這幾個中國新聞記者才不在乎呢,這一路上真想碰上點爆炸性新聞,也好不虛此行。

晚6點我們又在聖保羅起飛,向巴西中部的巴西利亞飛去,那是巴西的新都。8點多鍾,我們到了巴西利亞機場。當地漢聲旅行社的陳寧小姐來接我們,在大巴車上,她說巴西利來是一座非常美麗的城市,已被聯合國命名為世界文化遺產。作為現代城市,她是唯一獲此殊榮的,因其設計和建設的獨特。我們隻在飛機上看到這一片璀燦的明珠之海。下了飛機,夜幕中的巴西利亞迷離而神秘。

我們下棍在湖畔賓館。電視裏正在播出美國紀念“911”的活動。白宮前升星條旗,布什神情嚴肅的講演。

新都訪同行

早晨,初識巴西利亞青春的麵容。和那些有千年曆史的老城相比,隻有四十幾歲的她,真算一位少女。1956年之前,這裏隻是巴西中部高原上中西部一片荒無人煙的小平原。一位叫儒塞利諾?庫比契克的總統一個偉大的夢想,改變了這片土地的命運。以發展主義著稱的庫比契克決定巴西要遷都。巴西首都最早設在中部海濱城市薩爾瓦多,後來搬到東南部海濱城市裏約熱內盧。為了躲避來自海上的攻擊,18世紀後期開始,巴西當局曾數次考慮向內地遷都,到了庫比契克當政才痛下決心,要在內陸建都,並以此拉動內地經濟的發展。在哪兒建,這位總統提出了選都的十個條件,每一條確定一個分數,總分為100分。這些條件如,是否有宜人的氣候(20分),水源是否方便(15分),地形是否良好(15分),附近是否有建築材料(10分)等等。標準確定後,由一個專家委員會挑選打分,最後秘密投票選出。最後巴西利亞當選,因為優越的條件贏得最高分。用這種科學而民主的方式決定一個國家的首都,真是聞所未聞。曆史證明了庫比契克的遠見卓識,無怪乎巴西人民在他死後為他樹立了高聳的紀念碑。

我們的賓館瀕臨一個有十幾平方公裏的人工湖,平靜如鏡,波瀾不驚。遠處的湖岸是一棟棟的別墅,湖這岸停泊了白色的遊艇。岸上還有一個泳池,用手一拭,水有點涼。

上午公務活動,請一位專職翻譯,當年在中國使館工作,現在下海,在當地作買賣。一上車這位先生就說,他給鄧小平、華國鋒、趙紫陽都當過翻譯。隻顧介紹自己,結果把我們帶錯了地方,本來我們要去環球電視公司巴西最大的媒體公司,卻把我們拉到了國家電視台。又費了些周折,才找到了環球公司。這隻是個分支機構,總部在裏約,這裏隻有一百多人作首都新聞。這裏的條件遠不如我們一個省級的電視台,接待我們的最高領導人的辦公室大概隻有十平方米,隻好一半人站著完成了這次禮節性會見。不過整個公司年收60多億美元,大概比中央電視台還多。中國人熟知的電視劇《女奴》,就是這家公司製作的。這個電視劇的女主角昨天還來過這裏,在巴西不如在中國有名。

離開“環球”,我們乘車去中國大使館大使宮邸。在公路上我們遠遠地看到湖畔綠樹叢中那一棟別致的小樓,樓旁還有亭子和一條長廊,曲折婉轉,一直通向湖畔。尚參讚說,此處已成為巴西利亞的一景。驅車進院一看,正是一所花園豪宅,占地1500米的房子裏有大使辦公、會客和起居房間,陳設和布置都是中國式的。院子裏種有高大的喬木,甬道旁開遍奇花異草,還有一方遊池,水是藍色的,如海水一般。大使已奉命回國,鄭公使夫婦招待我們。鄭先生身材偉岸,儀表堂堂,標準的外交官。一桌家鄉菜,一瓶茅台酒,說得都是祖國情,酒未入口心已醉。

飯後我們在院子裏散步,賞花,合影留念。使館的工作人員搶著和田歌照像,許多人在國內時就是她的“追星族”。給我們準備宴席的廚師夫婦,也出來和我們合影。聽出了他們的東北鄉音,一打聽是長春人,廚師的師傅的師傅給未代皇帝作過飯。這次我們也算用上了禦膳。聽說我是東北老鄉,廚師夫婦高興地和我親近。他們說,我說話的聲音像一個演員,我說可惜形象不像。親人般的團聚不知不覺中結束了。

下午參觀當地最大的報社--巴西利亞郵報。這家報紙1808年創辦於英國倫敦,以鼓吹巴西獨立為已任,1966年遷回自己的首都巴西利亞來辦。這家報社的老板矮胖,滿頭銀發,大腹便便,大約也有80多歲了,他和兩位執行總編和我們見麵。一個私營報紙和我們的官辦報紙共同點不多,我們還是就一些業務問題進行了交流。中青報樊總和田歌不斷的發問,還使巴西同行看出了中國同行相當高的專業水準。這家報紙主要靠廣告和發行賺錢,但和電視比,隻是微利。每天出版50-60版,重要的日子是100版,賣1美元(3巴幣),發行10萬份,在當地影響最大。我們來到編輯部參觀時,已經5點多了,200多個采編人員都坐在有幾百平方米的大辦公室裏,人聲鼎沸,像集市般熱鬧,這是每天彙稿的時候,跑了一天的記者都回來報題目。記者都是年輕人,女士不少。看來他們很遵守紀律,下班前都回來了。這一點比我們的記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