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情人杜拉斯

杜拉斯擁有漫長的少女時期。或者說,她一直到老、到死,都是一位少女。她的一生是少女的一生。她一生都是純粹的少女。杜拉斯之所以永遠給人以少女的印象,恐怕在於她寫的那部小說:《情人》。這是一個中國闊少跟一個白人少女在異鄉邂逅的故事。這也正是杜拉斯本人的初戀:1930年,16歲芳齡的杜拉斯在湄公河的渡輪上結識了中國富翁之子李雲泰,由此展開了他們堪稱天造地設的跨越國界、種族、血統的奇妙戀情。兩年後杜拉斯就離開越南回到法國了,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記憶似乎都凝注在這兩年裏了。這一對著名的情人的分離就像他們的相遇一樣富於戲劇性。在這漫長的離別中他們的愛情不僅沒有中斷,反而得到更完善的延續。他們在天各一方的狀態下繼續眷戀著對方的影子。據說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李雲泰曾路過巴黎,給杜拉斯掛過一個天外來音般的電話;他對她說,他一如既往,還愛著她。他決不可能不愛她。他將愛她直至永遠。杜拉斯一聽到對方的嗓音,在精神上又恢複成那位牽手的少女:“他使我生命中的其他愛情黯然失色,包括那些公開的和夫妻之間的愛。”當然,他們獲得了重逢的機緣,卻並沒有見麵,也許出於膽怯:怕破壞了年輕時留給對方的印象。這應該是最可信的理由。李雲泰是東北撫順人,被杜拉斯稱為“來自北方的中國情人”。在他心目中(哪怕彌留之際),杜拉斯永遠是那位16歲的金發碧眼的白人少女,因為他隻目睹過杜拉斯的少女時期——或少女時期的杜拉斯。

1991年,傳來李雲泰病逝的消息,杜拉斯有心碎的感受:“我根本沒想到過他會死。整整一年,我又回到了在永隆的渡輪上橫渡湄公河的日子——在這一年中,我沉浸在中國人和‘孩子’(法國少女)的愛情當中。”晚年的杜拉斯,又回到了少女階段的記憶中。要知道,她已是七十多歲的老婦人,卻像少女一樣感傷、憂鬱、惋惜。這個法國女人和這個中國男人的戀愛,隻談了兩年,卻貫穿了大半個世紀——堪稱是世紀之戀,二十世紀最著名的愛情了。這兩顆心靈跨越國界與世俗碰撞出的火星,原本是沒有結果的花朵,但畢竟還是結出了一顆碩大的果實——一本叫《情人》的書,可見它不僅超越了時空,還超越了生命本身。如今,杜拉斯和她的中國情人都已死了,他們的愛情卻仍然活著。故事裏的法國少女和中國男子,仍然活著,仍然停留在橫渡湄公河的過程中。 文學史上的愛情經典,大多是虛構的,杜拉斯卻以自己的親身經曆,創造並完成了一部經典式的愛情。她本人既是作者,又是其中的人物。《情人》是1984年問世的,70歲的杜拉斯,過遲地捧出了一顆少女的心,但這正說明她把少女時期的初戀,整整醞釀了一生。一位老婦人的愛情回憶錄。一位少女的生命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