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1 / 3)

第二十章

今古德爾菲

最先文明發達的民族一般都很自負,他們千方百計證明他們居住的地方就是聖地,就是世界的中心。在希臘人創造的神話中說,萬神之王宙斯曾遣兩隻鷹自大地東西兩端相向而飛,它們各繞了地球半圈,經於在巴爾幹半島的希臘一個叫德爾菲地方的上空相遇。於是宙斯說,這裏就是世界的“中心”。而且還有物證,古希臘人在德爾菲的都斯山發現一塊石頭,他們說這就是地球的“肚臍石”。肚臍在人體的中心,有“肚臍石”的德爾菲就成了地球的中心了。那塊肚臍石現存在德爾菲的博物館裏―不過,那是後人仿製的。這樣一來,凡是來希臘旅遊的,誰不想到這世界的肚臍眼上看一看。剛一到雅典,我們就看到街上的各種售貨攤上,都有蛋形的石頭,不知為何物。希臘朋友說,到了德爾菲,你們就知道了。這樣一來,德爾菲對我們就更有吸引力了。

5月3日一早,希臘作家聯合會副主席維特薩科希斯先生夫婦,聯合會司庫克裏斯多斯夫婦,還有老作家萊維底斯、雅曲電視台管文化的記者弟米特裏斯就來到我們的下榻的奧林匹斯賓館,他們開著三輛車接我們去德爾菲。

這是一個規格相當高的參觀團,維特薩科希斯曾任希臘駐美國、印度、土耳其大使,現在是外交部的顧間,他矮墩墩的身材,禿頂高鼻,眼睛像年輕人一樣亮,愛開玩笑。比如,那天在雅典國際飯店宴請我們時候,他說,禿頂的人一般都很聰明,而且性欲很強(在座的大多數男人都禿頂)。他那位比他高出半頭滿頭金發愛穿花連衣裙的夫人忍不住大笑起來。童顏鶴發的萊維底斯曾在希臘的好幾個省當過省長,現在是希臘議會的議員。他穿一件高領的運動衫,腳蹬運動鞋,看不出一點官氣。那位電視台的老記弟米特裏斯是一個大胖子,一身黑色的肥大的運動衫也遮掩不住他的便便大腹,不過他動作相當靈活,走起路來,健步如飛。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司庫克裏斯多斯和他的夫人瑪瑞凱蒂―因為一路上,我和翻譯龔潔小姐坐他們的車子。克裏斯多斯高壯挺拔,滿頭濃發,留一圈古希臘武士式的大胡子, 目光深邃,不苟言笑,他是一位嚴肅的政治抒情詩人。夫人瑪瑞凱蒂,留女孩子式的短發,麵部沒有任何裝飾,穿著簡樸,裙子的顏色顯得陳舊。她眼窩很深,神情莊重,和人說話時,總是很專注地用她深褐色的眼睛看著你的眼睛。她是一位評論家,愛抽紅長杆的香煙。

我們車隊穿過喧器的市區,順著高速公路向西北的大山深處進發,很快進人巴那塞斯山區。山巒起伏,滿眼碧綠,山坡上有田野和果園。田野看不見農人,隻有自動灌溉機械在噴灑水霧。果園還沒見果實累累,隻見成片綠棒棒的樹絲。希臘朋友告訴我們這就是橄欖樹。當年雅典娜女神因贈送給希臘人橄欖樹而備受青睞。這是一種常綠的喬木,枝葉有清香之氣,樹幹常有芳香膠勃性樹脂分泌。核果呈小紡錘狀,果皮加工可食用,果籽可榨出油脂,是希臘人主要的食用油。古希臘最早的健美比賽的運動員也塗這種橄欖油,渾身閃著古銅色的光澤,這個風俗一直流傳到現代的健美比賽。

車行半路,山巒間雲霧越漸濃重,接著紛紛飄下雨幕,山朦朧雨朦朧,我們的旅行更富有詩意。坐在我們前排的瑪瑞凱蒂和他的丈夫不禁小聲哼唱起來,先是希臘的民歌,後來唱起意大利歌劇中的選曲。唱到高興時克裏斯多斯親昵地拍著開車的瑪瑞凱蒂的頭。我和龔潔都笑了。

下午1時左右,我們終於在雨中趕到名城德爾菲。它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輝煌。這個不到二三萬人的小城像珍珠一樣零散地撒在山坡上,兩三層的小樓就是最宏偉的建築了。我們的車隊穿過小城,在山脊上盤繞一番,最後駛進在綠樹掩映中的一片小樓。這裏的正式名稱為’歐洲文化中心”。這是歐洲共同體修建的專門接待有關文化的國際會議和各國知名文化人士的,到這裏食宿都是免費。不過對居住人的資格要求特嚴。不知是因為我們中國作家代表團資格達標,還是大使維特薩科希斯為我們走了後門,反正我們不花分文在這裏住了3天。這山間別墅依山傍海,開窗可以俯瞰愛琴海的科林斯灣的浩森煙波。內部設計相當講究,有具備10種語言音譯裝置的會議廳,有藏書甚豐的圖書室,有設備齊全的大餐廳。其最大的特點是古樸典雅:會議大廳的牆上裸露著壘砌的石塊,賓館房間的布置像農舍一樣簡樸,床和桌椅簡直像獵人林中小屋的一樣笨重敦實。而且房間裏不設電視和電話,當然衛生間相當現代,有漢小時不斷的熱水噴淋器。我想設計者考慮的不僅是節約,而是想讓在這裏居住的人在超凡脫俗的樸拙中發思古之幽情。

中希兩國作家在文化中心的餐廳裏共進午餐,透過餐廳的落地大窗可看見成片的綠色橄欖樹和叫不出名的鮮花,透過樹絲花壇能看見雨中更加蒼茫的海灣。席間大使先生談到他去年做為希臘作家代表團訪問中國的種種感受,上海的繁華,北京的堂皇,蘇杭的美妙,都在話題中。大家還談到中國的文學,談到毛澤東的詩詞。徐遲和金堅範為他們翻譯了毛主席的《沁園春·雪》。大概徐老的詩情和金先生精彩的意譯,使希臘的幾位詩人都激動了,大使的眼睛放出驚喜的光,老練沉穩的議員也不住地點頭。

宗教在一切文明國家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來中國旅遊,總有看不完的佛寺。到希臘旅遊,也免不了要看教堂和修道院。到德爾菲的第一天,希臘朋友冒雨領著我們參觀了當今世界最古老的保存最完整的聖盧卡修道院,距現在有1000多年的曆史。這是一座磚石結構的古堡式建築,土黃色,圓頂,拱形門窗。門前有兩棵比修道院還蒼老的巨鬆,枝葉蒼翠。院內有由石塊鋪砌的幣道。修道院廳內肅刹,清靜,有長明燈懸掛,火是從耶路撒冷引來的。牆上有金色的“馬賽克”組成的圖案,光豔如初,頂彎上有帶翅膀的小天使飛翔的油畫,栩栩如生。在大廳的正中擺著教主的神像,像前有支架,上麵有攤開的《聖經》。穿過大廳,在一個昏暗的房間擺著一個玻璃盒子,裏麵陳列著身穿黑色教袍的一具幹屍,他就是生於斯、死於斯的修道院的創始人。宗教的神秘氣氛,使我們這幾個無神論者也有些肅然,甚至還有幾分恐怖。我偷偷地拍了幾張照片後,悄悄退出修道院,外麵正煙雨蒙蒙,遠處的山林像掛在麵前的中國山水畫。

第二天,雨後初晴,希臘朋友領著我們去拜渴德爾菲的阿波羅神廟。德爾菲是世界的中心,阿波羅神廟是德爾菲的中心。據說,它就建設在發現肚臍石的地方。公元前七至四世紀時,古希臘和巴爾幹半島上的諸多國家正實行城邦製,每一個城市都是一個國家。這眾多國家道領每年都來阿波羅神廟朝拜,重大問題都要向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阿波羅―太陽神請教。而太陽神又是誰也見不到的,由他指派的女祭司接受朝拜,回答問題,發布指令。女祭司住在阿波羅神廟的地下暗室中,朝拜者也見不到她,她又指派男祭司和朝拜者見麵。當年歐洲各國的特使或首領漂洋過海,他們的航船駛進近德爾菲的科林斯海灣,登陸後先在山裏中安營紮寨,等候女祭司的召見,得到通知後,要在指定的山泉處沐浴淨身,然後一步步登上無數個石階,才能走近阿波羅神廟。這時女祭司坐在廟內的三角鼎上,根據朝拜者提出的問題, 口中念念有詞,代神發出預言,再由男祭司編成模棱兩可的詩句。這些預言曾在那個時期對許多國家和個人命運產生過巨大影響。許多國家就是根據神的預言打敗鄰國,昌盛繁榮起來。他們還根據神的預言,建設了許多新的城邦,至今已成為希臘的主要城市,包括現在的首都雅典。

希臘朋友說,回答各城邦國問題,發出種種指令的不是神,而是女祭司手下的一個智力集團。這些城邦國家的朝拜者剛一上岸,就有女祭司派去的密探打探他們此行的目的,然後女祭司又指揮她的“秘書班子”研究對策,再由禦用文人們編成含蓄的詩句,就成了男祭司的台詞。希臘朋友說,當年按女祭司指令建設的城市的位置都是相當講究的。城市之間的距離都是按比例的,而且合乎“黃金分割”的原理,當代的科學家都歎為觀止,可見當時古希臘科學文化發達的程度。看來,當時聰明的古希臘人,利用阿波羅的含義,以自己的哲學、宗教和科學解決各城邦國之間的矛盾衝突,指導他們的經濟文化發展,促進了歐洲文明的形成,甚至影響了整個世界。這真是一種名副其實的“中心”。.

我們懷著和城邦朝拜者一樣的虔誠和敬意,用聖泉洗了手和臉,然後順著石階,爬上阿波羅神廟。展現在我們麵前的是一片像圓明園一樣的殘垣斷壁,支撐阿波羅神廟的那幾棵巨柱直刺青天,還有幾分威嚴和恢弘,後人仿造的肚臍石還立在這幾個柱子前,女祭司發號施令的三角鼎沒有看到。據說,阿波羅神廟頂上刻著兩句格言:“認識你自己”和“勿過度”。千百年來,後來人都用自己的哲學來解釋這兩句話。和阿波羅神廟相鄰的還有許多神廟的遺址,倒在樹叢和荒草中的殘石上還尋得見精細的雕刻,其工藝不亞於巴特農神廟,而且每塊石頭都有說不完的故事。

穿過這神廟群,我們又看到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希臘露天劇場。這劇場呈盆狀,盆底是舞台,逐上是一層層的扇貝形石階看台,大約可以坐上千人。據說,劇場音響效果特別好,在舞台中間點著一張紙,最上一台的觀眾都能聽到紙燃燒的聲音。古希臘是戲劇的王國,古希臘的悲劇是世界戲劇的鼻祖。公元前五世紀古希臘出現了對世界文化產生巨大影響的三大悲劇詩人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裏庇得斯,他們的名劇《被縛的普羅米修斯》、《阿伽門農》、《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直到今天還經常在世界各國舞台上演,成為經久不衰的保留劇目。德爾菲的“歐洲文化中心”已舉行多次古希臘戲劇國際會議。1986年夏天,中國著名學者羅念生教授率領中央戲劇學院的研究生劇團參加了第二屆古希臘戲劇國際會議,就在這裏演出了由他翻譯由他兒子羅錦鱗導演的《俄狄浦斯王》,在此地引起轟動。兩年以後哈爾濱話劇院又來參加第三屆古希臘戲劇國際會議,演出了羅念生先生翻譯的《安提戈涅》,再次引起轟動。值得我們自豪的是這兩次在德爾菲演出古希臘悲劇,第一男主角都是哈爾濱話劇院的著名演員徐念福。我來希臘之前,還專請念福向我介紹了雅典和德爾菲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