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探網絡反腐的成因和政府回應模式(3 / 3)

三、政府對網絡反腐的回應模式分析

網絡時代政府如何有效吸納公民意見,實現網民積極反腐和政府積極回應的良性互動,這是考驗我國政府治理智慧的大問題。目前,我國官方網絡反腐模式有網絡信訪、網絡招標、電子監察行政審批、網絡管理專項資金、網絡村務公開模式等。[6]有學者認為,在網絡時代下,由於政府的反映比較滯後,以致於在形形色色的網絡輿論漩渦中已經形成了網絡輿情危機。[7]互聯網背景下,對於政府如何回應,學者普遍認為主要有兩類模式。第一種模式,是以政府和網民互動性頻度來劃分政府對網絡參與的模式。比如翁士洪和葉笑雲就是將政府的網絡回應模式劃分為“網民參與但政府不回應的鴕鳥模式、政府主動而民眾部分參與的蜂王模式、民眾先發而政府被動回應的杜鵑模式和政府主導下政民高度互動的鴛鴦模式”等四種政府回應模式。[8]另一種模式,則是以政府對網絡反腐回應積極程度來劃分政府的回應模式。比如李國青、楊瑩所提出網絡反腐的政府策略設計的鼓勵倡導模型、規範引導模型、集中替代模型和消極不作為等。[9]

互聯網背景下政府對網絡反腐的回應與網民參與意願應該形成一種互動模式。目前,我國民眾網絡反腐熱情高漲,政府對於網絡反腐絕對不作為的消極行為模式其實是不存在的。但政府回應模式還是比較被動,隻有網絡反腐輿論信息達到一定影響力逼迫政府必須做出處理時,政府才被動地加以回應。總的來講,政府對於網民的網絡反腐模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努力:

第一,政府對於網民反腐的認知要有一個定位。網絡輿論的廣泛性、及時性和複雜性拓寬了網絡反腐的深度和廣度,同時也使得網絡反腐變得及時、真實和複雜。這對政府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要求政府在積極回應的同時對網絡反腐的信息做一個甄別的工作。政府可能通過建立網絡輿情監控係統和網絡輿情分析製度來加以應對。

第二,政府對網絡反腐回應應注入民主觀念。從某種角度看,公民參與的網絡反腐行為可以視為一種回權於民的行為。正如盧梭主權在民的思想,人民本該是行使著監督權,然而現實中對於權利受到侵害的人民是無法向當權者抗衡的。因此,政府對網民正當的反腐權利應該給予高度重視,並積極疏通這一反腐信息渠道。要認識到網絡上的聲音其實也是現實世界裏民心的一種反應。

第三,化被動為主動,建立網絡反腐的官方回應機製。政府可以通官方渠道來建立一個長期的網絡反腐回應機製。例如2006年以來,某市紀委書記因網絡輿論發現有些網帖記錄著檢舉腐敗的信息,而在網絡論壇上實名注冊,公開自己的真實身份,表示願意接受網絡舉報。並且,直接成功受理多個網絡反腐舉報事件。然而,在該地區網絡反腐熱潮迭起之時,這位紀委書記卻被調到異地其他崗位工作。此後,該地區網絡反腐一度呈現出低迷狀態。所以政府應化被動為主動,通過建立官方回應機製使網絡反腐常規化、製度化。○

參考文獻:

[1]楊濤.網絡開辟反腐新戰場[J].檢察風雲,2009(08).

[2]宋為.公權腐敗的網絡治理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博士論文,2011.

[3]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第3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14-3-5.

[4]民生民性—義烏稠州論壇.

[5]張明新,劉偉.互聯網的政治性使用與我國公眾的政治信任[J].公共管理學報,2014(01).

[6]蘆葦.中國現行網絡反腐模式分析[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0(2).

[7]李鳴.論地方政府如何提升應對網絡輿情危機的現代化能力[J].科技創業月刊,2012(10).

[8]翁士洪,葉笑雲.網絡參與下地方政府決策回應的邏輯分析—以寧波PX事件為例[J].公共管理學報,2013(04).

[9]李國青,楊瑩.我國網絡反腐的策略設計—以SWOT四維度方法為分析框架[J].安徽行政學院學報,2013(02).

[9]孔繁玲.互聯網背景下影響製度反腐體係形成的要因分析[J].學習與探索,2012(12).

責任編輯 彭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