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雄主苻堅
公元357年,前秦的東海王苻堅經人舉薦找到了王猛,一談之下,甚是賞識他的才華。苻堅得到了王猛,就像當年劉備得到了諸葛亮。他立刻把成為苻堅的主要謀臣。這年六月,苻堅殺前秦主苻生而自立,任王猛為中書侍郎,掌管機要。此後,王猛曆任京兆尹、吏部尚書、司隸校尉、尚書令、錄尚書事、都督中外諸軍事等要職。
西晉滅亡後,黃河流域成了戰場,匈奴、鮮卑、羯、氐、羌五大少數民族你爭我奪,分,竟出現了十六個國家,大多是遊牧民族首領稱王稱帝,其中如後趙、北燕、大夏、後漢等政權的國主大多凶狠殘暴,喜於殺戮,幾乎都是速興速滅。盛強時雖有控弦衣甲之士百萬,崩潰之時如潰穴之蟻,刹那間消散。
其實,苻堅絕非殘暴魯莽的君王,反而是個開明大度,高瞻遠矚,審時度勢,謹恭有禮,慕義懷德,善於納諫,雄才大略而又完全漢化的一代英傑。可惜的是,他最後關頭一意孤行,對於前燕、東晉等降臣又太過寬容,特別是淝水之戰導致一敗塗地,使赫赫前秦分崩離析,最後,他本人也為姚萇勒斃於佛寺。否則,隋文帝的大一統時代,極有可能在苻堅大帝的時代提前到來。
史重正朔,十六國曆史短暫而撲朔,故而苻堅的事跡後人隻從“投鞭阻流”、“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幾個成語中窺得一二,且是從極其負麵的方向把他當作一個剛愎自用的外族入侵者。拂去曆史重重的灰塵,擱置“島夷”、“索虜”的互相謾詆,作為中華大家庭萬古流傳的一代人傑,苻堅應當得到公允、正確的評價和憶念。
說起苻堅,應先從其祖父苻洪講起。苻洪,字廣世,是西晉略陽臨渭(今甘肅秦安)的氐族酋長。因為家裏池中有蒲葉生成,長五丈,五節個個如型,周圍人眾都稱這個家庭為“蒲家”,開始便是以“蒲”為姓。
西晉內亂,匈奴族的劉曜僭號稱帝,蒲洪被迫歸順,被封為率義侯。很快,劉曜為後趙石勒所敗,蒲洪降附石虎,累有戰功,封西平郡公,其部下獲賜關內侯的就有二千多人,蒲洪就又獲封為關內領侯將。
石虎的養子冉閔(就是後來遍誅石氏子孫,殺了數十萬羯族人的漢族大將)當時就暗勸石虎:“蒲洪雄果,他的八子又個個不凡,應該秘密把他們除掉。”石虎雖是出了名的殘暴嗜殺,卻沒有聽從冉閔的勸告,反而“待之愈厚”,大概是看重了蒲洪戰功卓著,不忍誅殺。
後趙在老暴君石虎死後,很快潰滅,蒲洪審時度勢,先在名義上降附晉朝,許多漢族民眾紛紛歸附,漸漸屬下擁有十餘萬兵卒。永和六年,晉朝封蒲洪為征北大將軍,都督河北諸軍事,冀州刺史,廣川郡公。當時,蒲洪屬下就屢屢有人勸他稱尊號。讖文又有“草付應王”的說法,他的孫子蒲堅一生下來背上就有“草付”兩字的紋理,於是,一家人改姓“苻”,苻洪自稱大將軍,大單於,三秦王,轟轟烈烈的前秦王朝由此開端。
苻洪襲擊石虎的部將麻秋,並俘虜了他,留在軍中任自己的軍師將軍,對其很是信任。苻氏幾代帝王,總是犯下這種對降敵手軟“慈德”的通病,可悲可歎。麻秋心懷野心,設宴招待苻洪,暗裏酒中下毒,準備鴆殺苻洪後並領其眾。
苻洪的世子苻健發現情況有異,帶兵收斬麻秋。苻洪臨死,對世子苻健說:“中原不是你們兄弟能占據的地方。關中形勝,我死後可鼓行西進。”言終而死,時年六十六歲。
苻健嗣位後,去秦王位號,佯稱晉朝封賜的爵號,以五千軍兵入潼關,擊敗晉將杜洪、張先,入都長安,安定三輔。永和七年,苻健自稱天王,大單於,建元皇始,置百官。永和八年,苻健稱帝。此後,他又大敗晉將張琚,令晉鎮西將軍謝尚倉皇逃命。永和十年,前秦又在白鹿原大破桓溫軍,奠定了氐族在西北的統治地位。此後,苻健與百姓約法三章,輕徭薄賦,修尚儒學,優禮士人,留心政事,治下呈現小康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