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和平年代(2)(2 / 3)

9月29日弗蘭柯絲·姬洛德終於離開了,她是帶著孩子們一起走的。她事先已經告訴過他,但由於她做過太多沒有實現的威脅,這一次他沒有料到她真的會走。她到巴黎後就直接去找她的希臘男人去了。

也許這是一種解脫。幾天之後畢加索也到了巴黎,稍早的時候珍妮維葉·拉波蒂已經打破了沉寂,與他通了幾封信。這次畢加索一到巴黎就打電報給她,求她來看他。當她來到他的住所,門打開時出現的是女仆愛妮絲,她露出一個歡迎的微笑,悄聲說:“弗蘭柯絲終於走了。先生太害羞了,不敢打電話給你,要我告訴你……”就在這時,薩巴提斯先走出來歡迎她,然後才是畢加索。

大家在一起進午餐,然後其他人都及時走開了。珍妮維葉告訴他關於她在亞波尼的農莊,然後她問他,可不可以去看看。他說當然可以。她說,她會開車送他去,車子就在門口。他告訴兒子保羅過一會兒來加入他們,然後兩個人就出發了。兩人已近一年沒有見麵,他們的關係受到了某種考驗。這一路上兩人都十分沉默。畢加索想求她來與他共度人生,但卻不知該用什麼方法說出來,可能因為他不慣於求別人,可能因為他所要說的事對他是那麼重要,而且過去弗蘭柯絲對他年齡的一再強調也使他失去了自信。

一直到了亞波尼他都沒有說出來,晚餐時兩人單獨在餐廳,他還是沒有直接說出,晚上也沒有,第二天早上也沒有,而他告訴她,他要回瓦勞瑞斯了。

珍妮維葉非常吃驚而且深深感到受到了傷害,她起碼希望他能多待一陣子。溝通的困難,害羞的情緒,還有緊張的心情在當時一定相當嚴重,因為當時保羅在旁邊。車子已經發動了,而畢加索終於鼓足了勇氣,轉頭向她說:“你來不來?”她十分傷心,十分困惑,居然心不在焉地說了一句:“先換了床單再說。”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很難明白。這幾個字剛出口她的臉就紅了起來,但話已經說出了口,不可能再收得回來,而那輛汽車就這樣絕塵而去。

畢加索相信自己是受到了拒絕,他默默地接受了這個拒絕,回到了瓦勞瑞斯——那個沉寂且已經沒有小孩的家中。

1954年弗蘭柯絲把孩子們帶來與他們的父親共度暑假。她跟那個希臘人的情史持續不到3個月,而她現在與畢加索處於一種極端有禮的狀態中——畢加索甚至請她為瓦勞瑞斯的一場鬥牛賽舉行開幕式,這場鬥牛賽是特別為他舉行的。不過她很快就離開了。

8月,畢加索的朋友拉瑟米夫婦帶著他和孩子到柯留瑞去,他非常喜歡這個地方。這裏的人口不過兩三千,雖然在有鬥牛賽時街上擠滿了人,卻不會有大量觀光客來騷擾。沒有那些水泥的高樓,到處都是有著粉紅色瓦片的古代建築。老百姓謀生的方式主要是捕魚和釀酒,而且即使在盛夏時節海灘上仍有足夠的空間供給想遊泳的人。畢加索幾乎天天在這裏遊泳,遊出了海灣後,整個海岸和天然風光、古色古香的房舍城堡以及大大小小的漁船盡收眼底,而這一切又是浸浴在最純淨的太陽光輝中。

他同時還可以欣賞柯留瑞的居民在態度上與別的地方人們的不同。在他自己住的地方,幾乎走到哪裏都有人對他側目而視,或直接對他需索;然而在柯留瑞這裏,他可以在街上漫步,在酒館中閑坐或者在海邊輕鬆一下,絕對不會引起絲毫的異樣眼光。而且在這裏,如果派洛瑪自恃身份不凡,想要在海灘上欺負別的小孩子的話,馬上就會有粗豪的卡達浪咒罵聲讓她了解狀況。

卡達浪的最明顯特質之一就是獨立,他們拒絕受到財富、階級、名聲或任何其他事物的壓迫,這種一視同仁的態度到了其他國家往往會被視為無禮,然而畢加索卻完全地習慣,在這兒他不會被視作一個神聖的怪物。柯留瑞的居民因為他完全沒有架子,並且了解他們的語言和處事方式而喜歡他;他喜歡他們則因為他們的傲氣還有他們對他從不拐彎抹角。他與他們接觸頻繁,有時通宵達旦地聊天,使得他在原有的大批朋友之外又加上了許多當地的知交。他們請他去主持一場鬥牛,他表現得成功無比,不但一直遵守著嚴格的西班牙禮儀,而且還對一位表現太差的鬥牛士冒出一長串的卡達浪髒話。

暑期結束之後,畢加索回到瓦勞瑞斯,秋天裏又到巴黎去參加一個畫展。他在巴黎見到了珍妮維葉·拉波蒂,現在要消除他們之間的誤會已經太遲了,但見麵時還是充滿了情感:他很高興知道她的詩選獲得了成功,那是6月中出版的《幽冥騎士》,裏麵有7幅畢加索作的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