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天才少年初試高中(3 / 3)

在客棧裏,王安石結識了他的同鄉舉子曾鞏,兩人情投意合,相見恨晚,他們對國家、民族、時政等的看法出奇的一致,聊了整整一個下午。特別是談到大宋國勢的衰落,談到士人的沒有氣節,兩人越談越投機,轉眼天黑下來,曾鞏提出要看王安石的文章。

一番客氣之後,他們來到王安石的房間。曾鞏看著王安石的文章,不禁讀出了聲來,而且聲音越來越響亮。讀完,他真誠地做了一番評價,高度讚揚了王安石的文章。然後,他問王安石可否將文章拿回去看看,想推薦給歐陽先生。

王安石有點驚訝:“你是說文章泰鬥歐陽修先生嗎?我的東西不好汙他的法眼吧?”曾鞏說:“這個你就不要擔心了。給我吧!歐陽先生非常樂於汲引後進。”

幾天之後,曾鞏又來了。一進門就興衝衝地對王安石說:“歐陽先生非常欣賞你的文章。”王安石不禁大喜過望。歐陽修是如今天下眾望所歸的文章泰鬥,被天下文學之士奉為宗主,開一代新風。目前又在朝廷擔任要職,他樂於汲引後進、推薦人才是舉世所知的。得到他的肯定,確實讓人大喜過望。

歐陽修對王安石文章的褒揚傳出去之後,王安石立刻名滿京城了。他的作品開始被人們傳抄,很多舉子也慕名前來想結識他。王安石從一個普通的舉子一下子成了小小名人。雖然從小在地方上就有文名,可是名噪京師還是讓他有點受寵若驚。不過一開始的興奮過去之後,他立刻就批評自己沒有內力。大丈夫當以聖賢之心為心,一點點虛名算得了什麼。他強迫自己收下心來,認真準備考試。文章與命運並不同步,雖然文名已起,可並不能保證你就能高中,多少文學之士一直考到白頭也不能及第呀!

慶曆二年初,舉子入闈。王安石三場下來,自覺還算發揮了水平。王安石這科是慶曆二年三月發的榜。雖然對自己的考卷還算滿意,王安石心裏還是忐忑不安,畢竟在考場上什麼情況都有可能發生,萬一主考官不喜歡自己的文風,或者正好批到自己的卷子時主考官疲倦麻木,草草一眼就擲到了一邊,就隻好等到下一科再來一試了,自己卷子的開頭可是略顯平平呀。如果是這樣,失望的不隻是他一個人,而是整個家庭,是對自己期望甚高的母親和兄弟呀!

就像曆科考試一樣,發榜前都會出現種種傳聞。這些傳聞出自何方沒人知道,不過往往驚人地準確。就在發榜前兩天,王安石聽到有舉子告訴他,他極有可能高中本科狀元。在送給仁宗皇帝禦覽的卷子中,據說王安石排在最前麵。如果仁宗首肯,那麼王安石就是一甲第一名進士了!發榜那天,王安石沒有去,他派自己的書童去看。倒不是害怕自己考不中,而是不願和那些賭徒一樣的人到榜前去擠。

書童的腳步聲出現在門口,王安石站住了,他不想讓書童看見他焦急的樣子。

“咣”的一聲,門被推開了,書童興奮地跑了進來。

“相公!你中了第四名進士!”

第四名?連三甲都沒進。看來不是傳聞就是皇帝不太喜歡自己的文章。當今皇帝出名的仁柔,對於他矯健剛硬的文筆不欣賞也不出意外。再說,以詩賦取士的今天,中了狀元也說明不了什麼,自己又何必失落呢?無論如何,自己算是可以扔下這塊敲門磚,從今以後有了施展才能的機會,同時他也給了家庭一個滿意的交代。

後來曾鞏告訴王安石,原來王安石是第一名,這是他從歐陽修那裏聽來的消息。原來在進呈禦覽的時候,王安石的卷子確實被排在了第一名。但仁宗皇帝覽讀之後,不喜歡他文風的剛硬,因而禦筆定為第四名。